首页> 教案> 鲁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看浪花》教案范文三篇

鲁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看浪花》教案范文三篇

时间:2023-11-03 09:20:59

【#教案# #鲁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看浪花》教案范文三篇#】《看浪花》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诗歌,全诗共分五小节。第一小节讲三个孩子坐在海滩看浪花。第二、三、四节分别讲三个孩子看着浪花展开各自的想象:让浪水变淡水;到海底去探险;到海底去采矿。第五节讲孩子们沉浸在想象当中,说说笑笑忘了回家。古榕树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透过语言的美来感受浪花的美,领悟到三个孩子愿望的美好。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三个孩子看到浪花所想的内容,并体会他们的志向。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一、复习

1、师: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看浪花》。(课件出示词语,生齐读)

2、(课件出示没有拼音的词语)男、女生比赛读。

2、分组比赛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浪花的声音

1、师:孩子们,你们想去看浪花吗?咱们出发吧!(播放视频)

2、师:谁能模仿浪花的声音?浪花由远而近,所以读的时候声音要延长些,谁再来读?

师:浪花轻轻地拍打着海岸——;再轻一点——;浪花重重地拍打着海岸——;再重一点——;浪花由远而近,卷到了西津门——;卷到了校门口——;卷到了我们的教室里——;一浪接一浪,打着滚——

3、师:你们读得太棒了,徐老师仿佛听见无数的浪花都争着跑过来呢!

(二)感受三个孩子美好的愿望

1、学习第一小节。师引读:三个孩子光脚丫,坐在海滩看浪花。生接读:哗——哗—— 一束束浪花像问号,在问孩子想什么?

2、师:这三个孩子分别在想什么呢?(出示默读要求)请大家默读课文2—4小节,找到孩子们想法的句子,划上“——”。

3、汇报交流,齐读孩子的愿望。

4、过渡:你喜欢哪个孩子的愿望,就找到这一小节读给同桌听。

A、“我想到海底去探险,身着潜水服装戏黑鲨!”

(1)指名读第一小节。(板书:说愿望)

(2)师:你们见过黑鲨吗?老师带来了黑鲨的图片。师:黑鲨全身黑灰色,尾鳍呈金红色,眼睛大而外突,性情比较凶猛。

(3)师:戏黑鲨,多勇敢的孩子啊!(齐读)

(4)师:想着,想着,这个孩子仿佛看见了什么画面?(板书:想画面)

(5)师:马鬃是马身上的哪个部位?请生上台指,理解:马鬃。

(6)师:当你穿着潜水服装和黑鲨一起游戏、追逐、玩耍时,浪花在翻滚着,一浪接着一浪,就像千万匹骏马在奔驰,马鬃在空中起起伏伏。(指导朗读句子)

师:徐老师送给大家一把“读书金钥匙”(出示金钥匙图片:一边读一边想象)想象万马奔腾的场面。(再读句子)

师引读:此时的海水不停地翻滚着,掀起高高的巨浪,打到我的胸前——;海浪盖过到屋顶——;没过了小山——;师评价:你们读得特别生动,特别有感情。

(7)师:孩子们,让我们带着这个美好的愿望和万马奔腾的气势齐读这个小节。(板书:读生动)(齐读)

(8)小结学法:说愿望——想画面——读生动。请大家用这个方法自学2和4小节,请看自学提示,(出示自学提示:这个孩子的愿望是 ,想着,想着,我仿佛看见了 。)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同桌互相学习、交流)

过渡:你还喜欢哪个孩子的愿望?

B、“我想到海底去采矿,抱出万千金疙瘩!”

(1)(指名读,指名说:这个孩子的愿望是 ,想着,听着,我仿佛看见了 。)

(2)师:浩瀚无边的大海里不仅有无穷无尽的动物、植物,还有很多矿产资源呢。你知道海底有哪些矿产呢?(指名说)

(3)师:你们知道得真不少。(出示小资料)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就是课文中的“金疙瘩”。

(4)师引读:当我们把海底丰富的资源都开发利用起来了,是多么高兴啊!人们正挥舞着彩绸一起庆贺呢!此时的大海处处洋溢着欢庆的气氛,读——;这些矿产资源对于祖国是一笔多大的财富呀!高兴吗?女生读——;当孩子们成为征服大海的勇士,运用了科学知识到海底抱出万千金疙瘩时,开心吗?男生读——;

(5)有感情地齐读这一小节。

C、“我想让海水变淡水,哗啦哗啦浇庄稼。”

(1)(指名读,指名说:这个孩子的愿望是 ,想着,想着,我仿佛看见了 。)

(2)师:为什么海水要变成淡水呢?

师小结:在我们的地球上,大部分都是海水,而淡水却很少很少。海水是咸的,不能用来浇灌庄稼。由于缺少淡水,地球上出现了这样的景象。庄稼枯萎了,大地裂开了,农民伯伯一个个愁眉苦脸的。

(3)师:如果海水变成了淡水,庄稼会长得怎么样?

(4)师引读:庄稼在淡水的灌溉下,绿油油的,无边无际,读——;浪花在微风的吹动下,高低起伏,绿浪滚动,读——;

(5)师:像绿浪滚滚这样ABCC的词语,你会说吗?

(6)有感情地读这一小节。

5、师:千姿百态的浪花,多么美丽;三个孩子的愿望,多么美好。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美丽的浪花,再来听听三个孩子美好的愿望吧,有感情地朗读这三个小节。

6、拓展,说愿望。

7、学习后一小节。

(1)理解 “抚摩”的意思,找近义词,并做动作。

(2)有感情地齐读这一小节。

三、总结

师:感谢美丽可爱的小浪花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学习的大门,让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孩子们,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让我们用自已的聪明才智,去欣赏她,发现她,并利用她,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绚丽多姿!就让我们带着各自的理想去努力奋斗吧!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会认12个生字,读通课文,理解词语:稻穗、身着、黑鲨、马鬃、海疆、金疙瘩、彩绸。(全体学生)

能力目标:

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浪花的美丽。 能仿照课文,想象说话。(大比例学生)

德育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应该树立建设祖国的远大理想(全体学生)

教学重点:

理解三个孩子看到浪花所想的内容,并体会他们的志向;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浪花像什么及孩子们玩耍的乐趣。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朗读感悟等。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是什么样的?想跟老师去海边看看吗?请闭上眼睛,我们就要出发了。(播放海边的声音)

2、来到了海边。你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全体学生)

二、初读感知,扫除障碍

1、是啊,大海无边无际,海水哗哗地唱着歌,拍打着海岸,卷起朵朵浪花,(出示图)有三个孩子光脚丫,也来到了海边,坐在海滩看浪花。有位作者把孩子们看到的想到的编成了一首诗歌《看浪花》,一起来听听吧!(播放课文录音)

2、诗歌这么动听,想不想读?下面就请大家自已读课文,要读准字音,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全体学生)

3、现在诗歌里的词娃娃跑出来和你们见面了,看看你认识吗?

(1)、现在哪个自信的小老师愿意带大家读一读?(指2、3名当小老师带读)(优势学生)

(2)、大家自己能读了吗?(直接读)(全体学生)

(3)、去掉拼音能读吗?(分组读,开火车读)随机理解“稻穗、马鬃、彩绸”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田里的稻谷已经熟了, 沉甸甸的稻穗压得稻杆抬不起头来。马鬃是在马的什么地方?彩绸是布料的一种,柔软滑爽、高雅华丽、色泽鲜艳、光彩夺目。

(4)、这首诗里还有几个四字词特别好,谁找出来了?(大比例学生)

(5)、指导朗读“哗--哗”(听,浪花在唱歌,怎么唱的,读一读)

4、诗歌中难的词语我们都会了,相信再读诗歌肯定会更加流利了

5、指名分节读,注意正音。

三、研读重点段落感悟诗歌童趣

学习第一小节

1、生活在海边的小朋友真幸福,他们经常去海边玩,瞧,他们光着脚丫,正坐在海滩上看浪花呢,“哗--哗”他们看到了什么呀?(全体学生)

(出示第一自然段)自由读(看到了浪花)

2、一束束浪花像问号,海面上有多少问号呀,无数的浪花都在问什么呀,谁来当小浪花问一问?(指名多个读)(大比例学生)

齐读(我们一起来问一问)

学习第二小节

1、那孩子们是怎么告诉浪花的呢?(全体学生)

a、出示前两句(自由读,生说)

板书:变淡水,浇庄稼

哎呀,庄稼有水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把海水变淡水呢?(海水是咸的,浇了庄稼,庄稼就会死)(大比例学生)

b、老师告诉同学们啊,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百分之九十七五的水是咸水,无法饮用,余下只有百分之二点五的淡水,目前我们的地球面临的严重的缺水危机

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裂开的土地 干枯的禾苗……)

c、那么多的海水,如果变成了淡水,哗啦哗啦浇庄稼,庄稼会长得怎么样?庄稼长得好了,农民伯伯心情会怎样?(大比例学生)

浪花听了这个孩子的想法后,可激动了!不住地欢叫着

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哗——哗——

看着,想着,听着,孩子眼前的一束束浪花像什么?(出示图)庄稼长得这么好,绿浪滚滚连天涯。这两句你会怎么读?(优势学生)

2、那么这一小节你想怎么读呢?(自由读,指名读、女同学读、齐读)

小结:引读。三个孩子光脚丫,坐在海滩看浪花。 哗——哗—— 一束束浪花像问号,在问孩子想什么?想什么呀?——“我想让海水变淡水,哗啦哗啦浇庄稼!” 哗——哗——一束束浪花像稻穗,绿浪滚滚连天涯。

(过渡:看着,说着,想着,孩子们还在想什么呢?)

学习第三、四小节

出示:“我想到海底去探险,身着潜水服装戏黑鲨!”

1、同学们,你们见过鲨鱼吗?(全体学生)

孩子想到海底去探险,身着潜水服装戏黑鲨!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大比例学生)(勇敢的,不怕冒险的,自信的,)你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的?(优势学生)在这个勇敢的敢于冒险的孩子眼里,此时的浪花又是怎样的呢?(一束束浪花像马鬃,万马奔腾甩尾巴。)(全体学生)

2、是啊在这个勇敢的,敢于冒险的孩子眼里,一束束浪花像马鬃,万马奔腾甩尾巴。海水不停地翻滚着,此时海水的哗哗声又有什么不同呢?谁来读(哗——哗——)(全体学生)

3、这一小节你又会怎么读呢?(自由读,指名引读,男同学读、齐读)

小结:三个孩子光脚丫,坐在海滩看浪花。 哗——哗—— 一束束浪花像问号,在问孩子想什么?孩子们,你在想什么呀?(全体学生)——“我想到海底去探险,身着潜水服装戏黑鲨!” 哗——哗—---一束束浪花像马鬃,万马奔腾甩尾巴。

过渡:看着,说着,说着,想着,孩子们还想些什么呢?

出示:“我想到海底去采矿,抱出万千金疙瘩!”

(1)(出示课件)同学们,就在这浩瀚无边和深不可测的大海里面,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动物、植物、矿物和其他资源,目前已经发现的海洋动物,就多达十五万多种。那数不清的鱼、虾、蟹、蚌,都是营养丰富、鲜美可口的食物。在海底深处,还有更重要的宝藏,等待着人们去开发呢。所以“金疙瘩”指海里那无穷无尽的资源。

(2)如果这么多的资源被开发利用起来了,对我们的祖国来说,这将会是一笔多大的财富呀。当孩子们成为征服大海的勇士,运用了科学知识到海底去采矿,抱出万千金疙瘩时,大海成了欢乐的海洋,披上了彩带,洋溢着欢庆的气氛。(读)哗——哗—— 一束束浪花像彩绸,万里海疆铺彩霞。

(3)指名引读:一束束浪花像问号,在问孩子想什么?孩子们,你们还想什么呀?“我想到海底去采矿,抱出万千金疙瘩!”哗——哗——一束束浪花像彩绸,万里海疆铺彩霞。

四、美读全文

1、引读第五小节:三个孩子看浪花,说说笑笑忘回家。哗——哗——一束束浪花像小手,抚摩孩子的小脚丫。

2、孩子们说说笑笑,那么开心,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看浪花。

读整节诗歌

五、拓展延伸,小练笔

同学们,孩子们的这些想法是为了他们自己吗?是为了谁?(全体学生)

他们说说笑笑都忘了回家,他们一定还有更多的幻想。如果你也是看浪花的孩子,此时你就站在海滩上,望着蔚蓝的大海,欢跳的浪花,你会有哪些不一样的幻想呢?你想让海水变什么,想到海底干什么呢?下面就请大家发挥想象,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全体学生)

出示:我想( )

再瞧瞧这一束束浪花像( )

看,只要把同学们刚才说的填上去,老师再加上“哗哗”浪花的声音,这就成了和课文中一样的一节小诗了,小朋友们也是个小诗人了。

六、总结升华

今天我们一起去海边看了美丽的浪花,知道了三个小朋友那些美丽、有趣的愿望,还当了一回小诗人呢,高兴吗?感谢这一朵朵美丽可爱的小浪花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学习的大门,让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同学们,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让我们用自已的聪明才智,去欣赏她,发现她,并利用她,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绚丽多姿!就让我们带着我们的理想去努力吧!

板书设计:

看浪花

变淡水 浇庄稼 美好

去探险 戏黑鲨 勇敢

去采矿 抱金疙瘩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了解大海,想象浪花像什么以及孩子们玩耍的乐趣。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教学准备:

师:准备大海、海岸、海滩图片。

生:预习课文,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大海。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孩子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生自由回答)大海离我们西部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但是咱们从电视、各种图画书上是经常看见的,你能把你所知道的大海样子跟同学们一起交流交流吗?(生互相交流)

2、是呀,大海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有美丽的海欧,大海边有美丽的贝壳,大海呀,还有调皮的小浪花呢?(板书:浪花),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到海边,去同三个小朋友一起去看看浪花吧!(补全课题)

3、齐读课题。

二、扫清障碍,自读课文。

1、学生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跳过去,并拿出笔,在字下面作上一个小记号。

2、借助拼音读自己所勾画的字,注意读准字音。

3、再读课文,做到读准、读通、读流利。

4、指名读,其余生评。(指导读好表示浪花声音的“哗——哗——”这里破折号的用法,应该在朗读时体现出来。)

三、品词引路,感知课文

1、指名读文,其余生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谁在干什么?

2、生找出:三个孩子光脚丫,坐在海滩看浪花。(强调用上自己的话来说)

3、浪花像什么样呀?(学生说出像问号时,教师板书简笔画,并书写一个大大的问号作对比)

4、指导朗读好本节。

5、我们知道,问号就是表示在提问题呀,今天浪花可为孩子们提了一个问题,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问题是什么吗?(生提问,注意引导口语训练)

6、是呀,浪花给孩子们提的这一个问题,孩子们都是怎样回答的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生交流

A、回答第一个孩子的问题时,抓住“海水”和“淡水”,进行分析,让孩子明确这两种水的不同之处。

B、第二个孩子的回答时,故意质疑,让孩子了解海底“火山”和“陆地”的矛盾处,从而理解‘探秘’一词。

C、第三个孩子的回答时,从挖煤入手,了解矿石,然后理解‘采矿’。

D、假如你也在海边看浪花,你会想到些什么?你又会怎样回答。

7、引读文章内容。

第一个孩子回答说:……

第二个孩子回答说:……

第三个孩子回答说:……

……

8、学习第三节

(1)指名读第三节,其余生思考:浪花像什么?

句子训练:浪花像小手。浪花像。

(2)体会“抚摸”,教师创设情境,小孩用手抚摸家中小动物,然后让孩子用“抚摸”说话。

(3)指导朗读。

四、品读诗文,小结全文。

1、指导有感情朗读。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诗文背诵下来。

3、小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小结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提出学习要求:学习生字词。

二、自画生字,读准字音。

1、从文中找出生字,同桌互读互学。

2、检查字音。(开火车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3、出示带生字的词,自读词。

4、交流读。

三、认准字形,组词运用。

1、出示生字,让生用自己的方法记住生字。

2、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难记的字。(总结识字方法)

4、再读生字词。

5、用生字自己组词。

四、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生字,生认读。

2、观察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重点指导。

家、脚、到

4、学生自己先描后写。

5、作业展示。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1、看浪花

浪花简笔画

浪花像问号。

浪花像小手。

浪花像____。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