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汽车> 下半年的理想,月销5万台,稳了?

下半年的理想,月销5万台,稳了?

时间:2025-05-21 14:08:02

今年,理想汽车的年销目标,保底也得超过去年的50万辆。

再过1个月,2025年就过半了,截止到今年第20周(截至5月18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了15.6万辆,追平去年50万的进度条,只走了不到32%。

照这个速度下去,后面的6个月,L系和MEGA身上的KPI,将会从0.83万辆/月,涨到1.15万辆/月。而在所有车型当中,能长期稳住这个数字的,有且只有L6这一款。

关键是,今年的销量大梁,还得靠增程系来挑,这就意味着,L全系在下半年不光得卖掉6万辆,主销车型甚至还得挑战更高的成绩。

因此,理想汽车在下半年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追进度。

怎么追?有什么挑战?

一、L系智能焕新版,变了啥?

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车的主要动作,是对L全系做了改款升级,下半年,聚焦i系列纯电SUV和VLA司机大模型方案。

前面提到,今年理想汽车销量的主力军,依然是以增程系产品为主,所以,冲刺销量最基础的逻辑,就是通过升级产品力来稳住市场基本盘。

那,这次L系车型究竟升级了什么?

三部分,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底盘。

先来讲辅助驾驶的变化。在硬件部分,以往只有AD MAX版本才有的激光雷达,这次全L系都标配。同时,禾赛AT128被禾赛ATL取代,体积、重量缩小了六成,功耗少了55%,视窗高度矮了一半,点云也更具聚焦于道路本身。

帮大家翻译一下,激光雷达的感知性能,不分高低配,而且比原来更节能了。

其次,AD Pro从地平线征程5升级成了征程6,算力没变,还是128TOPS;AD MAX从双Orin X升级成了单颗Thor U,算力增加了196TOPS,处理分析上限明显变高。

在软件上,AD Pro在激光雷达和新芯片的加持下,主要变化是主动安全能力看齐了AD MAX,如AEB和AES的最高刹停时速,都是120km/h和130km/h。

AD MAX,在现阶段VLM方案下多了司机Agent,园区或地下停车场漫游时,解锁了语音控车功能,可以看作是给接下来的VLA打了前站。

座舱部分的变化,主要聚焦在理想同学的互动体验,形象从之前的2D变成了3D,增加了动效和微表情,还能通过语音指令处理一些手机端的复杂操作,比如,理想同学可以买咖啡、订餐排号、买票等等,可以说,未来智能座舱交互的趋势,一定是越来越少的手动操作,执行越来越复杂的功能。

至于底盘,L6智能焕新版优化了CDC,L7、L8智能焕新版用上了双腔单阀空悬(24款L9那套空簧),L9智能焕新版则首次用到了双腔双阀空悬。

二、月销5万台,难吗?

乐观来看,实现起来不难。

第一,L系智能焕新版,较对手优势多在智能化体验,关键价格没变,所以原本就在考虑理想L系的潜在家庭用户,接下来大概率不会被其他车型分流。

第二,截至5月20日,理想汽车在全国建成了924家零售中心和展厅,128家交付中心,353家服务中心和275家授权钣喷中心,接下来,零售中心及展厅数量若能够增超1000家,下沉到三四线地级市,5C补能网络也同步新店落成,那么,加以完善的渠道和补能体系,必然会辐射到更多地区的用户群体,这对销量而言显然是一个增量。

另外,若按照正常的新车上市和交付节奏,5月份正值L系智能焕新版和24款交替的首销期,所以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还得结合下个月的成绩来看。

我们再从市场的角度复盘来看,理想汽车之所以能在过去的3到4年一枝独秀,是因为底层逻辑和竞品有两处不同。

一,是过去踩准了新能源市场增程技术的稀缺性,在全民押宝纯电或插混技术之时,有且只有理想选择了串联架构;

二,是对家庭用户的需求做到了精确把握,从功能配置到做工用料,都能照顾到家庭每一位成员的需求。

事实上,这波组合拳都有一个共同的效果,就是给了用户新鲜感,让人眼前一亮。

随着L系列成功带火增程和“冰箱彩电大沙发”,以至于到现在,从L6至L9,每款车型几乎都有极具针对性的竞争对手,在同样配齐“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同时,价格反而只有L系的“半价”。

比如,起售价不到16万的零跑C16,比30.18万起售的理想L7,便宜了15万之多,深蓝S09同样是“523”尺寸,也同样有6座,价格却比理想L9便宜了近20万。

要是再具体到理想L6主打的20-30万价格区间,甚至可以买到空间配置更大更高的小鹏G9。当然,潜在对手还包括了年轻人极为关注的小米YU7和小鹏G7,这对于理想L6而言,不排除会分流一波颜值粉和技术控。

很明显,这块由理想汽车率先吃到的蛋糕,现在已经不够分了。

所以,理想汽车在下半年能不能守住5万辆月销,就看怎么解决前面提到的这两件事:

1、面对满大街的家庭SUV,理想会打什么牌?

2、面对竞品的低价策略,怎么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接着往下聊。

三、新一轮销量爆发,靠AI?

事实上,上面提出的2点疑问,本质上可以用一件事来回答,即刷新智能化体验。

先是智能座舱。理想全系车型的智能交互的体验,会从手指与中控屏的物理接触,升级到全链路语音控制,也就是全新升级的理想同学。

也就是说,语音交互的功能,不止再是简单的控制车窗、空调、座椅、后备箱,也不止是和MindGPT玩深度对话,而是告诉车机去点外卖,去处理票务,这个新功能体验明显是有技术迭代意义的。

不过,目前行业内,智己汽车在今年3月已经率先发布了IM AIOS生态座舱,同样能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和AI Agent集群协作,串联起更多的生态或车端应用软件,不过和理想同学的区别,在于后者可以记住家庭成员的面部、音色等个人性特征,在对话形式、交互逻辑,甚至坐姿等方面,能够实现同步切换,这一点,显然是理想用AI技术打磨的新鲜感。

后是辅助驾驶。由于VLA在2个月后才会发布,所以具体的功能细节,不作为本篇文章的主线,能够参考的是,以现阶段E2E+VLM辅助驾驶版本(AD MAX V13.0)的司机Agent大模型方案实际体验效果来看,园区、地库漫游时,能听懂“到...”、“停在...”、“前方左/右转弯”、“就近停车”等语音指令,就整个P2P的体验来看,视觉语言大模型的优势,会在执行效率和成功率上体现,这一点,明显又能刷新用户新鲜感。

可以肯定的是,行业内对辅助驾驶技术的探索,只会朝着更高阶、更高效的维度去推进,“冰箱彩电大沙发”解决的是家庭用户对实用、好用和舒适的基础需求,用AI把座舱和驾驶串联起来,大概率会是下一场技术变革的风暴中心。

写到最后:

理想汽车的先发优势,可以说不全在产品维度,而是利用产品力在品牌层面和家庭早早的实现了深度绑定,再回到我们起初的思考,细分市场竞品的性价比优势,也不能说是直接影响L系销量增减的主要变量,核心反而是理想汽车在今年,该怎么把AI创新带来的新体验,像前几年的“冰箱彩电大沙发”那样,把体验变成口碑,这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