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Lawrence
5 月 19 日,币安 Alpha 平台宣布将于 5 月 23 日上线 SOON 代币($SOON),成为首个整合此专案的交易平台。这项动作不仅标誌着 Solana 虚拟机(SVM)生态在 Layer2 赛道的关键突破,也意味着模组化区块链技术进入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
作为 2025 年融资额超 2200 万美元的明星项目,SOON 以「解耦 SVM + OP Stack + 可配置 DA 层」的架构设计,试图解决以太坊等公链的性能瓶颈与跨链互通性难题,其代币经济学中社群主导的分配机制和潜在价值捕获能力,更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SOON 的核心团队堪称区块链领域「全明星阵容」。
CEO Joanna Zeng 曾担任隐私公链 Aleo 副总裁,主导过零知识证明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更早前在 Coinbase 、 OP Labs 等机构积累了大量 Layer2 开发经验。
行销长 Ruki Hu 出身香港顶尖投行 JDI Global,主导投资 Sonic SVM 等 SVM 生态项目,其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策略管理背景为 SOON 的市场扩张提供方法论支撑。
技术负责人 AndrewZ 则是 Rust 语言专家,曾参与 Solana 核心客户端开发,对 SVM 架构的最佳化具备深厚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SOON 的顾问团队囊括 Solana 共同创办人 Anatoly Yakovenko 、 Celestia 核心开发者 Mustafa Al-Bassam 等重量级人物。这种「技术+资本+生态」的三重资源整合,使其在竞争激烈的 Rollup 赛道中迅速脱颖而出。
SOON 的融资路径打破传统创投主导模式,开创了「NFT 发售+社群共建」的创新募款机制。
2025 年 1 月,专案透过分层 NFT 销售募集 2,200 万美元,其中 51% 的代币透过三类 NFT 公平分发:900 美元档位提供 3 个月线性解锁的短期流动性,2,850 美元档位设计 12 个月锁定期以筛选长期持有者,而 22,500 美元高门高阶投资者参与深度建筑战略投资者。这种设计既避免 VC 份额对二级市场的卖压冲击,又透过时间维度区分使用者风险偏好。
投资者阵容同样折射出产业认可度——Hack VC 、 ABCDE Capital 等顶级机构领投,Solana 生态基金、 Celestia Labs 等策略方加持,甚至传统资本 IDG 、 PAKA 也罕见布局。资金主要投向三大方向:40% 用于主网及跨链协议研发,30% 投入开发者生态激励计划,剩余 30% 储备用于应对市场波动与安全审计。
SOON 的技术创新围绕着三个核心组件:
1. SOON 主网:以太坊首个 SVM Rollup 执行层
透过将 Solana 虚拟机器(SVM)从原生共识中解耦,SOON 主网在以太坊上实现 50 毫秒出块时间与 30,000 TPS 的吞吐量,较 Optimism 等 OP Rollup 提升 5 倍以上。其关键技术突破在于:
2. SOON Stack:多链 Rollup 部署框架
开发者可透过 SOON Stack 在 BNB Chain 、 Ton 等公链一键部署客製化 SVM Layer2 。测试网数据显示,基于该框架构建的 svmBNB 链已实现 15,000 TPS,并支援 AI 代理交易、即时游戏引擎等高效能场景。这种「乐高式」架构使 SOON 成为首个横跨 EVM 与非 EVM 生态的通用 Rollup 解决方案。
3. InterSOON 协定:无中介跨链通讯层
基于 Hyperlane 改进的讯息传递协议,允许资产与智能合约在多链间直接交互,消除跨链桥的託管风险。在 Solana 与以太坊的测试案例中,USDC 跨链转移耗时从平均 8 分钟缩短至 22 秒,手续费降低 95% 。
儘管 SOON 凭藉技术架构创新与社群化代币分配机制吸引了市场关注,但其投资风险在代币解锁週期与估值模型失衡的双重压力下显着放大。以下从代币经济学的结构性缺陷、市场供需失衡及同类项目对比等维度,解析其潜在风险。
一、代币解锁机制埋藏大规模卖压隐患
根据 SOON 公布的代币分配方案,51% 的代币透过社群分配(含 NFT 预售),而团队与共建者持有 10% 的份额,基金会及生态激励部分佔 31% 。儘管专案方强调「线性解锁」设计,但实际解锁节奏仍可能引发市场抛售潮:
NFT 持有者的短期套利动机:社群分配的 5.1 亿代币中,第一档(900 美元 NFT)对应的 3,200 枚代币仅锁定 3 个月,这类投资者成本集中在 0.28-0.31 美元区间,若上市初期价格突破 0.5 美元,获利了结压力将快速释放 68 。历史资料显示,散户在解锁后 30 天内抛售比例高达 65%-80%,可能导致流通量激增 50% 以上。
团队与机构解锁的延迟冲击:团队持有的 1 亿代币虽设定 12 个月锁定期,但结合同类项目经验,核心成员在锁仓期满后平均减持比例超过 40%,按当前 FDV(完全稀释估值)估算,潜在卖压达 4 亿美元 35 。此外,策略投资者(如 Hack VC 、 ABCDE Capital)持有的场外份额可能透过 OTC 市场提前转手,间接增加二级市场供应。
生态激励的代币倾销风险:佔总量 25% 的生态发展基金(2.5 亿枚)採用「按需释放」机制,但专案方为吸引开发者往往超发奖励。参考 Optimism 等项目的营运数据,生态激励代币的实际流通速度较计画快 2-3 倍,可能每年额外释放 5,000 万枚代币。
以 SOON 主网上线前的完全稀释估值(FDV)分析,其预设的 10 亿代币总量若按 NFT 预售最低档估值(0.9 亿美元 FDV)计算,FDV/TVL(总锁定价值)比值高达 18.7(假设 TVL 为 500 万美元),远超成熟 2.313 万美元),远超成熟 1.30 万美元),远超成熟 1.383 万美元),远超成熟 1.30 万美元)。即使对比同为 SVM 生态的 Sonic SVM(FDV 2.2 亿美元,TVL 1.1 亿美元),SOON 的估值仍有明显溢价,但技术差异化尚未形成护城河。
更值得警惕的是,市场情绪已提前透支技术预期。 SOON 主网 TPS(30,000)虽高于主流 Rollup,但其依赖的 Celestia DA 层尚未经历大规模压力测试,实际性能可能打 30%-50% 折扣。一旦主网上线后出现宕机或安全事件,FDV 的支撑逻辑将迅速瓦解。
SOON 的核心叙事——解耦 SVM 与模组化架构——正面临 Eclipse 、 Movement 等专案的直接冲击。 Eclipse 已获得 Polychain Capital 领投的 5,000 万美元融资,并宣布在 Solana 上部署基于 SVM 的通用 Rollup,其开发者工具相容性及生态资源整合能力均优于 SOON 。此外,Celestia 原生 DA 层的成本优势(较 SOON 低 60%)进一步削弱了其模组化故事的说服力。
从市场佔有率来看,SOON 测试网仅吸引 80 余个 DApp 迁移,而 Arbitrum 、 zkSync 同期开发者数量超过 3,000 人,生态冷启动的滞后性可能导致其沦为「技术实验室」,而非实际应用层。
综上,SOON 代币将在 2025 年 5-8 月进入风险集中释放期:
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建议观望主网上线后 3 个月的链上数据(TVL 、跨链资产规模、开发者活跃度),待技术验证与代币供需再平衡后择机布局。
SOON 的模组化愿景虽契合产业演进趋势,但其代币模型设计与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形成安全边际。当科技光环褪去后,解锁卖压与估值泡沫的共振可能引发戴维斯双杀。在 Layer2 战争进入「应用落地」决胜阶段的当下,投资人更应关注生态真实价值创造,而非技术参数的内捲游戏。
(以上内容获合作伙伴 Marsbit 授权节录及转载,原文连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