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师,这个职业常常处于社会的边缘,但却与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告别息息相关。他们每天与死亡打交道,却活得比大多数人更懂得珍惜生命。下面,我来为你讲几个真实或改编的殡葬师故事,它们有的感人至深,有的温暖人心,有的让人反思生死。
故事一:《最后的口红》
有位年轻女殡葬师小林,在一次工作中接到一个特殊的遗体化妆任务。逝者是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太太,生前是位舞蹈老师,非常爱美,临终前唯一的愿望是“走得漂漂亮亮”。
小林认真地为她清洁、护肤、化妆,准备好漂亮的衣服。可就在准备完毕后,老太太的女儿忽然哭着说:“妈妈最喜欢那支红口红,可我找不到了。”小林沉思了一下,走到自己的包里,取出一支崭新的红色口红,那是她自己最喜欢的一支。
“没关系,这支正好,很适合她。”
老太太的脸在口红点缀下仿佛重现年轻时的光彩。告别仪式结束时,老太太的家人深鞠一躬:“谢谢你,让她走得这么美。”
小林却轻声说:“这是我对她的尊重,也是我对生命的敬意。”
故事二:《男孩的纸飞机》
一位年仅8岁的小男孩不幸因病离世,父母悲痛欲绝。他生前最喜欢做纸飞机,还常说:“我要造一架纸飞机,飞到天上给外公。”
殡葬师李叔在整理遗体时,发现小男孩的手中紧紧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画着飞机的图样。他想了想,悄悄折了一架白色纸飞机,写上:“飞得高高的,去找外公。”
火化前,他把纸飞机放在了男孩身边。仪式结束后,父母收到了李叔递来的那张画飞机的纸。
“他已经飞走了,也许,正朝着外公那儿去了。”
父母泪流满面,却也第一次露出了微笑。
故事三:《每一次叩门》
老殡葬师王叔有个习惯:每次进入太平间前,他都会轻轻叩门三下。
有人问他:“他们都走了,你叩什么门?”
王叔回答:“那是我告诉他们,我来了,不打扰,是来护送他们最后一程的。”
这习惯他坚持了三十年,从未中断。直到有一天,他也安详地躺在了太平间的冷床上,徒弟在门外,学着他的样子,也敲了三下。
“师父,我来了。”
尾声:
殡葬师的故事,往往充满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他们默默守护人们的“最后一程”,用温柔与专业替逝者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也为生者留下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