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精选7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试卷了,试卷可以帮助学校或各主办方考察参试者某一方面的知识才能。你知道什么样的试卷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1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记录变化的方法有( )( )( )( )( )等方法。
2、天气包括( )( )( )( )( )( )和雨等。
3、观测天气的仪器有( )( )与风向仪。
4、物质有三种常见的形态:( )( )( ),三者之间可以相互( )。
5、( )( )两种现象都可以把水变成水蒸气,两个过程都要( )。
6、冰的温度是( ),结的冰的温度是( ),水沸腾的温度是( )。
7、毛毛虫的生长过程要经过( )( )( )和成虫。有的昆虫要经过( )( )( )三个阶段。
8、人的一生要经过( )( )( )( )( )( )六个时期。
9、水开了溢出来这是因为水具有( )的性质。不仅液体有,( )体和( )体也有。
10、蜡烛燃烧生成( )和( )两种物质。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6分)
1、下面变化中哪个可逆的变化?( )
A金属生锈B炸鸡蛋C糖溶解在水中D小树长高了
2、下面变化中哪个是不可逆的变化?( )
A沙子放在水中B盐溶解在水中C面粉放在水中,D纸燃烧。
3、下面哪个不属于天气( )
A雨 B雾 C土 D雪、
4、下列不属于液体是的( )
A酒精B饮料C醋D二氧化碳
5、下列现象是属于蒸发的是( )
A下雨了B、洒在地上的水少了C、锅盖上的小水珠D早晨叶子上的小水珠
6、下列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糖溶解在水中B锯末放在水中C醋与小苏打混合D沙子放在水中混浊了。
7、下列物质谁容易溶解在水中呢?( )
A糖B面粉C二氧化碳D花生油
8、物质的三种状态之间是( )
A没关系B相互转化C关系不大
9、淀粉水与碘酒混合变成( )
A红色B绿色C褐色D蓝色
10、下列物质不是生锈的因素的是( )
A水B油C空气D酸
11、海水晒盐就是利用了( )现象。
A蒸发B沸腾C凝结D升华
12、水结冰的温度是( )
A零摄氏度B零摄氏度以下C零下五摄氏度D100摄氏度
13、下列哪个不是生物( )
A桔子B高智能机器人C仙人掌D鸡蛋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动物属于变态的有( )
A青蛙B毛毛虫C蚂蚁D鱼
2、下列哪个能证明人长大了( )
A以前的衣服小了B以前的鞋穿小了C会笑了D饭量增大了
3、固体的性质( ):
A有固定形状B有软硬之分C透明不透明之分D有一定的质量。
4、下列是水变成水蒸气的是( )
A蒸发B凝结C沸腾D结冰
5、找出气体的主要性质( )
A易压缩B有流动性C都是透明的'D无固定形状
6、下列是因为物质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是( )
A铁轨中间留空隙B在太阳下晒爆自行车胎C制做火车的轮子D苹果变色了
7、下列( )与二氧化碳混合不会生成白色沉淀物。
A水B石灰水C空气
四、实验操作题(观察现象每题3分,共12分,结论每题2分,共8分,本题共20分)
实验题目:混合后的变化
1、将三个烧杯依次编号为1、2、3。
2、向1号杯中加入10毫升的醋,再加入一小勺小苏打。
3、向2号杯中加入适量食油和水,再加入10滴洗洁精,搅拌后静置5分钟。
4、向3号杯中加入水泥,再加入少量的水,搅拌后立即倒入自制的模具中。你观察到发生的变化是:1号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2号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号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三个杯中的物体在变化过程中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试一试再将这些物质分离,让他们恢复到混合前的状态,你得出的结论是:混合后不容易 ,而且很难恢复成 的变化,是 的过程。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2
一、我会填空
1、像樟树这样茎比较硬的植物叫做木本植物,因为它长在陆地上,所以又叫做陆生植物;像金鱼藻这样茎比较软的植物叫做草本植物,因为它长在水里,所以又叫做水生植物。
2、一片完整的植物的叶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叶脉长在叶片上)
3、蜗牛的背上有一个壳,身体软软的,头上有两对触角,用腹足爬行。
4、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长有六只脚。
5、金鱼的`全身长有鱼鳞,用鱼鳍划水,用鱼鳃呼吸。
二、我会选择(单项选择)
1、观察大树应该按(C)顺序进行。
A、从整体到局部,从里到外B、从局部到整体,从远到近C、从整体到局部,从远到近
2、下列植物属于水生植物的是(C),属于木本植物的是(A)。
A、柳树B、狗尾草C、水葫芦
3、在观察活动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B)。
A、保持小动物的生存环境,不打扰它们B、观察过的小动物随便放在路边就行了C、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
4、秋天,我们可以观察到植物的变化有(A)。
A、狗尾巴草枯黄了B、柳树发芽了C、树叶变地更绿了
5、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A)。
A、粘液B、脚印
6、蜗牛通常在夜间活动,给蜗牛喂食的时间一般是(C)。
A、早上B、中午C、傍晚
7、蚂蚁不会把窝建在(C)。
A、树上B、泥土中C、水中
8、蚂蚁是用(A)来交流信息的。
A、头上的触角B、声音C、舞蹈
9、下列关于叶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叶片上有叶脉B、落叶是没有叶柄的C、叶子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三、我会判断
1、(√)蜗牛的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小眼睛长在它的一对长触角上。
2、(x)狗尾草的叶子像鸡蛋,是卵形的。
3、(√)树木和我们人一样有生命,我们要爱护树木。
4、(x)金鱼游泳时不断地张嘴,是因为它在不断地喝水。
5、(x)新鲜的叶与落叶相比,除了颜色不同,其他都相同。
6、(x)蚯蚓喜欢在水里生活。
7、(x)植物不能运动,所以它们是没有生命的。
8、(x)蚂蚁找到了食物会马上把它吃掉。
9、(x)陆生植物长在陆地上,所以它们的生长不需要水分。
10、(√)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3
一、你的观察(共18分,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
1、你观察了各种各样的叶,叶的相同点是都有()、()、()等。
2、写出三个你发现了小动物的地点()、()、()等。
二、填空。(33分)
1、在校园里,我发现了蜜蜂、______、______、______等生物。
2、报纸、______、_______、_______、胶水等都是没有生命的物体。
3、说说我喜欢的动物的名称,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4、水是一种没有_______、没有_______、没有_______、会_______的物体,像水这样的物体叫_________。
5、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___看,用___摸,用___听,用__闻。
6、我还知道油、_______、_______、_______、牛奶等液体。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V”,“X”。(20分)
1、放大镜是常有的观察工具。()
2、食用油、可乐都是液体。()
3、电脑、羽毛球、杯子是有生命的'物体。()
4、在观察完小动物后可以把它踩死。()
5、盐和糖都可以溶于水里。()
6、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7、人每天都要呼吸空气,但水里的动物就不需要空气了。()
8、老虎、鱼、芒果树、松鼠和小草都是生物。()
9、水可以变成方形,也可以变成圆形的。()
10、我们观察树叶时可以到树上随意摘树叶。()
四、能力题,开动你的大脑,用你的智慧,解决以下的问题。
1、怎样区分盐水、白酒、清水?(10分)
方法:
2、回忆一下,你能根据你观察石头的结果,能给石头分成几类,(越多越好,最少写出三种分类方法)(9分)
3、能把你见过的树叶形状画下来?能画多少种就画多少种。(10分)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4
一、填空题
1.气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气象要素在短时间内的综合状况。
2.控制______、装隔音或吸音______等方法能有效降低噪音。
3.动物有自己的“语言”,它们用不同的方式发出________。
4.水里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如漂浮在水面上的______,出淤泥而不染的______,生活在水下的______,水生植物都有__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
5.在不同的地方所测量的温度是_______。
6.透过玻璃窗;夜晚能看星星;清晨能享受阳光;这是利用了玻璃______的特点。
7.玉米吃的是植物的________,大白菜吃的是植物的________,胡萝卜吃的是植物的________。
8.我们听到的雷声是通过__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9.植物的______里都有种子。
10.塑料有重量________、造价________、不易破碎等优点。
二、选择题
11.我们在校园不同方位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的传播方向是()。
A.沿直线
B.四面八方
C.向上
D.向下
12.和大叶黄杨不同,杨树适应冬天寒冷环境的方法是()。
A.树叶表面覆盖比较厚的蜡质
B.三分之一左右树叶掉落
C.树叶全部落光,减少水分蒸发
D.树叶厚,表面光滑
13.大叶黄杨叶和杨树树叶相比较,不具备的特点是()。
A.大叶黄杨叶叶片更厚实
B.大叶黄杨叶表面有蜡质,更光滑
C.大叶黄杨叶表面有许多茸毛,更粗糙
14.长在石头上的植物有()。
A.青苔
B.水葫芦
C.金鱼藻
D.骆驼刺
15.水瓶树生长在非洲,它的生长环境是()。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沙漠
16.观察降水量时常用的单位是()。
A.摄氏度
B.级
C.毫米
17.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
A.花生
B.南瓜
C.胡萝卜
18.()是风媒花。
A.桃花
B.油菜花
C.玉米花
19.以下研究纸的吸水性的实验是()。
A.在纸上滴一滴有颜色的水
B.把各种纸裁成长宽一样,相互勾住拉一拉
C.在纸的表面涂蜡,做纸船
D.把不同的纸放在阳光下,观察影子
20.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越()。
A.高
B.低
C.不一定听得到
21.()不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A.根
B.花
C.叶
22.24小时内的降水量是80毫米,这个降水量的等级是()。
A.暴雨
B.中雨
C.大雨
23.南林交莲藕是临汾市曲沃县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清脆可口的莲藕属于植物的()。
A.根
B.茎
C.叶
24.烈日炎炎的夏季,我们穿着()的衣服会更加凉爽。
A.腈纶棉
B.毛线
C.纯棉
25.大小相同的铜块、铁块、铝块,最重的是()。
A.铜块
B.铝块
C.铁块
三、判断题
26.黄瓜花的雄蕊和雌蕊在同一朵花上。_____
27.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______
28.汽车的喇叭声和轮船的'汽笛声不是噪声。______
29.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营养器官。______
30.植物只要开花就会结果。______
31.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很慢。______
32.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_____
33.纸是可以循环使用的,所以不需要节约用纸。______
四、连线题
34.将植物的各器官与其对应的作用连起来。
①根
A输送水分和营养
②花
B吸收水分和营养
③叶
C繁殖后代
④茎
D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
35.植物名称
环境
植物名称
椰树
干旱的沙漠
睡莲
骆驼刺
池塘
水瓶树
金鱼藻
热带沿海
地衣
苔藓
潮湿的石头上
棕榈树
五、简答题
36.上课铃响了,为什么在校园不同地方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
37.沙漠中生长的植物有哪些?
(举出5例)
38.举几个例子来证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9.下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至少写出三点)
六、实验题
探究种子发芽条件的实验
(1)在4个瓶里各放入两张纸巾,撒上同样多的种子。将1号瓶的瓶盖拧紧。
(2)分别在2,3号瓶里洒一点水,将4号瓶里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然后拧紧
2,3,4号的瓶盖。
(3)将1,3,4号瓶放在常温下,将2号瓶放到冰箱里。五六天后观察4个瓶里的种子。
40.要想探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可以用()瓶进行对比实验。
A.1号和2号
B.2号和4号
C.1号和3号
41.将2号瓶和3号瓶放在一起做对比,是在探究种子发芽与()是否有关。
A.温度
B.水分
C.空气
42.最后会发芽的是()里的种子。
A.2号瓶
B.3号瓶
C.4号瓶
43.将4号瓶的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是为了()。
A.保证种子有充足的水分
B.降低种子周围环境温度
C.使种子与空气隔绝
44.通过此实验,我们可以知道下列哪一个不是种子萌发必要的条件()。
A.一定的空气
B.适量的水
C.肥沃的土壤
下面两组实验是“腾飞”小组的同学设计研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实验。①、②、③、④、⑤、⑥处分别是相同的6粒种子。把甲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把乙放在20℃左右的房间里,观察几天。
甲
乙
根据现象完成下面问题:
45.缺少水分的是_______和________号种子。
46.缺乏空气的是_______和_______号种子。
47.容易发芽的是________号种子。
48.②号种子容易发芽吗?为什么?
49.种子发芽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七、综合题
50.填空。
①油菜花
②玉米的花
③豌豆
④桃花
⑤小麦
⑥杨树的花
昆虫传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风力传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自花传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5
一、填空(1.5×32=48分)
1、风是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风有( )和( )两个特征,
2、云分为三类( )、( )、( )。
3、( )比( )在水中溶解的能力强.
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 )和( )三个部分,( )的温度最高,( )次之,( )的温度最低。
5、通常我们想让物质在水里溶解快一些,可以( )、( )、( )。
6、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7、耳朵分为( )、( )、( )三部分。( )和( )在头的内部
8、声音能在( )、( )、( )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9、从外形上,人的身体一般可以人分为( )、( )、( )、( )四部分。
1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使我们的( )粗壮、( )发达、( )更加灵活。
1、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天气预报来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 ( )
2、风向标可以用来测风向,也能准确测出风的大小。 ( )
3、水的热度可以影响溶解的速度。 ( )
4、声音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 )
5、我们处在真空状态,我们就听不到声音。 ( )
三、选择(2×4=8分)
1、要观测风力可以利用( )。
A、风向标 B、风速仪 C、电风扇 D、发电机
2、天空中的云是由( )聚集而成的。
A、水蒸气 B、水蒸气和空气 C、小水滴或小冰晶
3、下列没有应用溶解的.是( )。
A、用洗衣粉洗衣服 B、炒菜时放盐 C、和面 D、白糖水
4、鼓膜的振动通过( )传给耳蜗。
A、外耳道 B、听神经 C、听小骨 D、耳廓
四、连线(2×4=8分)
把器官和它的功能连起来
牙齿 储存和消化食物
胃 将食物残渣的水分进一步吸收,形成粪便
小肠 将食物磨碎
大肠 消化和吸收养料
五、问答(21分)
1、我们通过什么方法来了解天气变化?(4分)
2、骨骼的什么作用?(3分)
3、怎样保护我们的耳朵?(6分)
4、新增加的天气信息有哪些?(8分)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6
一、我会判断
1. 可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没有限度的 ( )
2. 溶解的速度只与物质本身有关,与其他条件无关. ( )
3. 酒精能在水中溶解,但水不能在酒精中溶解. ( )
4. 空气不能在水中溶解. ( )
5. 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的内焰给物体加热. ( )
6. 两块肥皂同时放入装水的杯子中,放在热水中的一定溶解的快. ( )
7. 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分离出来. ( )
8. 食糖在水中溶解后,中间的地方最甜. ( )
9. 在“搅拌是否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实验中,两个杯子中水可以不一样多.( )
10. 在“比较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可以在其中的一个杯子中搅拌. ( )
11. 溶解就是放入水中的物质完全与水混合,水中没有沉淀物.( )
12. 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也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 )
13. 所有液体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
14. 酒精灯温度最高的是焰心部分. ( )
15. 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 )
16. 石棉网的作用是让物体加热的更快. ( )
17. 肥皂粉鸡精面粉白酒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 )
18. 一些液体不能溶解在水中,但可以溶解在其他液体中. ( )
19. 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大有小的( )
20. 为了过滤更多的液体,漏斗里的液体可以超过滤纸的边缘.( )
21. .耳廓可以放大声音.( )
22. .耳朵可以长时间使用,所以也可以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 )
23. .噪声只会影响我们的听力,与身体健康没有多大关系.( )
24. 当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 )
25. 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的,但是固体液体也是能传播声音的 ( )
26. 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它们传播声音的本领有所不同.( )
27. 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不看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是不振动的 ( )
28. 嘈杂刺耳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 )
29. 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
30. 雷声是通过雨水的振动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
31. 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
32. 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里的听小骨.( )
33. 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高.( )
34.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 ( )
35. 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 )
36. 通常情况下,午后的气温最高. ( )
37. 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 )
38.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一个月中的大气状况. ( )
39. 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雾等. ( )
40.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 )
41. 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个等级. ( )
42. 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
43. 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 )
44. 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 )
45. 当天空被云覆盖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 ( )
46. 在雨量器的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 )
47. 今天下了中雨,我知道降水量在~毫米之间.( )
48. 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 )
49. 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 )
50.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就是北风.( )
51. 身体工作时,需要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
52. 屈臂伸臂时,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
53. 骨骼能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输送营养. ( )
54. 我们呼出来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 )
55. 锻炼身体可以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肌. ( )
56. 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回到心脏. ( )
57. 食物进入人体后,先后经过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 )
58. 口腔对食物的初步消化,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 )
59.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所以呼吸次数会增加. ( )
60. 运动时,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的氧气. ( )
61. 食物中的养分是在胃中被吸收的 ( )
62. 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
63. 在呼吸器官中,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
64. 消化食物时,不需要消耗氧气. ( )
65. 胃可以初步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 )
二、我会选择
1. 在下列物体中,难溶于水的物体是( ).
A. 味精 B.酱油 C.酒精 D. 食用油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 B.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
B. 加热完后,立即用手把蒸发皿放到桌面上
C. 蒸发皿中的食盐颗粒十分细小.
3. 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使杯底的盐溶解( ).
A. 不断搅拌 B.往杯中加水 C.使杯中的水蒸发
4. 把一杯浓盐水放在窗台上,让杯里的水蒸发.如果杯中的水全部蒸发了,原先溶解在水里的盐( ).
A. 不见了,跟水一样蒸发了 B.不会蒸发,会留在杯底
5. 在水里滴几滴油,油会( ).
A. 浮在水面,不能在水中溶解
B. 沉在水底,不能在水中溶解 C.在水中溶解
6.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把盐从水中分离?( )
A. 溶解 B.融化 C.加热 D.过滤
7. 下列几组物质中,( )都能溶解于水.
A. 食盐、菜油 B.氧气、酱油 C.冰糖、面粉
8. 我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A. 面粉看不见了 B在滤纸上留下了面粉 C.水变白色了
9. 我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胶水在水中溶解了.
A. 沉在水底 B.漂浮在水面 C.均匀地分布在水中
10. 下列问题中,我们可以直接研究的是( )
A.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糖 B.一杯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糖 C.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糖
11. 声音不能在( )传播.
A. 固体 B.液体 C.气体 D.真空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医院、餐厅、同学发言时,我们应保持安静
B. 用相同的力击打大小音叉,大音叉发出的声音强.
C. 唱歌、说话主要是由于声带在振动
13. 声音在下列物体中,传播速度从慢到快排列正确的是( ).
A. 水—空气—木头—钢铁 B.空气—水—木头—钢铁
B. 空气—木头—水—钢铁 D.水—空气—钢铁—木头
14. 在一个杯子里,一边慢慢往杯子里加水,一边连续敲击杯子上部的杯壁,杯子发出的声音会( ).
A. 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一样高 D.先高后低
15. 写字的声音可以通过( )传播到紧贴在桌面上的耳朵里.
A、 笔 B、空气 C、桌面 D. 纸
16. 我们耳朵里有一个( )在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A、 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17. 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越( ).
A、 高 B、低 C、不一定听到
18. 尺子伸出桌面一定的长度,用力弹拨尺子,所听到的声音( ).
A、 弱 B、低 C、高 D.强
19. 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A、 气流 B、直线 C、 波
20. 音高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是( )
A、 物体振动快,声音高 B、物体振动慢,声音高
B、 物体振动幅度大,声音高 D.物体振动幅度小,声音高
21. 在记录风速的时候,数字“”表示( ).
A、 无风 B、微风 C、大风
22. 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时,风向是( ).
A、 东风 B、北风 C、南风
23. 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 ).
A、 卷云 B、积云 C、层云
24. 风每秒行进的距离称为( ).
A、 风速 B、风向 C、风量
25. ( )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A、 集水漏斗 B、测量水管 C、雨量器
26. 小明看到烟囱里的烟飘向西北方,这时的风向是( ).
A、 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27. 下面的天气现象中,( )不是降水的形式.
A、 大雪 B、中雨 C、冰冻
28. 下面的说法中,( )是不正确的
A、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了.
B、 我们呼出来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C、 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
29.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最主要的消化器官是( ).
A、 口腔 B、胃 C、小肠
30. 在呼吸器官中,( )是交换气体的场所.
A、 支气管 B、气管 C、肺
31. 人运动后呼吸、心跳会加快,这是因为( ).
A、 运动时需要更多养分 B、运动时人太累了 C、运动时需要更多的氧气
32. 牙齿在食物消化的过程中的作用是( )
A、 咬碎食物 B、消化淀粉 C、 搅拌食物
三、我会连线
面粉 口腔
白糖 心脏 消化器官
酒精 气管
能溶解在水里 胶水 不能溶解在水里 大肠 呼吸器官
肥皂 肺
酱油 胃 血液循环器管
塑料 血管
洗发水 鼻腔
耳道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口腔 暂时贮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
鼓膜 传递振动到内耳 胃 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听小骨 传递声波到中耳 食管 使食物破碎,消化少量淀粉
耳蜗 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大肠 消化食物、吸收养分的主要地方
听觉神经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小肠 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用力敲击鼓
轻轻敲击鼓
听到的声音高
橡皮筋振动快
听到的声音低 橡皮筋振动慢
听到的声音强 弹拨伸出桌面距离长的尺子
弹拨伸出桌面距离短的尺子
听到的声音弱
敲击大音叉
敲击小音叉
四、我会探究
1、描述五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高锰酸钾
面粉
胶水
食用油
酒精
2、研究怎样加快糖块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一种方法)
研究的问题
我的猜想
需要的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研究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研究的问题
需要的材料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4、 用一根皮筋或一把钢尺研究声音高低强弱的变化
研究过程
研究结论
5、写出三种能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的方法
6、写出三种减慢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
7、画出四种不同天气现象的天气符号
8、写出人们减少噪声的三种方法
9、通常情况下,一天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
10、跳绳的时候,需要人体的哪些器官的协同工作
11、写出过滤装置、蒸发皿蒸发水分装置、酒精灯各部分的名称
12、写出人体外形各部分的名称,人体消化器官、呼吸器官各部分的名称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7
一、填一填(25点)
1.气象学家通常起风速记为( )个等级,风速仪是( )的仪器,
2.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 )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 )色的,还称它为( )云。
3.水能溶解很多( ),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 )( )等气体。
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 )和( )三个部分,点燃时一定要用燃着的( ),决不能用燃着的( )对火,熄火时要用( )盖灭,不能用( )灭火焰。
5.一个物体在( )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 )。
6.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它是从( )传播到( )的。
7.心脏在( )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人体需要的氧气由( )吸入后进入血液。
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 )、( )( )和大肠。
二、选一选,将正确的答案字母填在括号内。(20点)
1.心脏实际上在( )钟就完成了跳动,剩下的( )是休息的。
A、0.5秒 B、0.8秒 C、0.2秒 D、0.1秒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 )交换。
A、液体 B、气体
3.物体振动得( ),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 ),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A、较快 B、越快 C、较慢 D、越慢
4.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A、振动 B、响动
5.水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质,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 )以上,几乎都是不纯净的。
A、65% B、70%
6.酒精灯火焰的( )温度最高,( )次之。
A、焰心 B、内焰 C、外焰
7.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中雨为( )毫米。
A、25毫米—50毫米 B、10毫米—25毫米 C、小于10毫米
三、辨一辨,你认为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20点)
1.一天中的气温中午最高。( )
2.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2个等级,也就是12级风。( )
3.水能溶解液体和气体,还能溶解固体。( )
4.盐能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
5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
6.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 )
7.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氧气。( )
8.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 )
9.人的呼吸实际是进行气体交换,使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同时排除氧气。( )
10.不能振动的物体也能产生声音。( )
四、图形题(25点)
1.填图(10点) 2.画图形表示云量(15点)
(1)多云(2)晴天(3)阴天
五、小实验(10点)
面粉、砂子、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状态记录表
物质
现象 面粉 砂子 食盐 高锰酸钾
能否看见颗粒
分布是否均匀
是否有沉淀现象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有溶解
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答案
一、1、13 测量风速 2、扁平层、灰、雨层云 3、物质、氧气、二氧化碳 4、外焰、内焰、焰心、火柴、酒精灯、灯帽、嘴吹
5、力、振动 6、波、一个地方、另一个地方 7、两次
8、食道、胃、小肠
二、1、C B 2、B 3、B D 4、A 5、B 6、C B 7、B
三、1 × 2× 3 √ 4 √ 5√ 6× 7√ 8 √ 9× 10 ×
四1、西、西北、北、东
2、(1)小于圆形的四分之三代表多云、
(2)圆形的四分之一代表晴天、
(3)大于圆形的四分之三代表多云、
(要求学生画图)
五、1、能、能 不能、不能
2、不均匀、不均匀 、均匀 均匀
3、有 、有 没有、没有
4、能、能、不能 、不能
5、没有、没有 溶解 、溶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