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诗> 李白《渡荆门送别》原文及翻译注释 诗意解释

李白《渡荆门送别》原文及翻译注释 诗意解释

时间:2025-08-06 16:35:08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李白《渡荆门送别》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白《渡荆门送别》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渡荆门送别》原文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译文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

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渡荆门送别》的注释

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远:远自。

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江:长江。

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

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仍:依然。

怜:爱。一本作连。

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万里:喻行程之远。

简短诗意赏析

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年少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