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世界上最大的空间站

世界上最大的空间站

时间:2025-07-30 08:32:01

曾经的三个空间站加上现今的国际空间站,人类总共建设过四个空间站。他们分别是礼炮号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天空实验室和国际空间站。

礼炮号空间站

苏联一共发射了7个礼炮号空间站。1971年4月19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太空飞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礼炮1号空间站由轨道舱、服务舱和对接舱组成。在太空运行6个月,相继与联盟10号、联盟11号两艘飞船对接组成轨道联合体,完成任务后于同年10月11日在太平洋上空坠毁。

礼炮2至礼炮7号:苏联的这6个空间站分别于1973年至1982年间发射,最后一个即礼炮7号在1991年坠落到地球。

和平号空间站

和平号空间站是苏联第三代载人空间站,被誉为人造天宫。

和平号空间站的设计工作始于1976年,1986年2月20日发射升空。2001年3月23日北京时间14时零分12秒,和平号空间站成功地坠毁在南太平洋预定海域。据统计,15年来,共有31艘联盟号载人飞船、62艘进步号货运飞船与和平号实现对接,另外自1995年到1998年,和平号空间站与美国航天飞机进行了8次对接飞行。

天空实验室

美国天空实验室是美国第一个环绕地球的航天站。用土星5号运载火箭发射。轨道高度约435公里,运行周期93分钟,倾角50度。由轨道工作舱、过渡舱、多用途对接舱、太阳望远镜和阿波罗飞船5部分组成。航天员由阿波罗飞船接送。自1973年5月到1974年2月先后接纳过3批航天员。1979年7月11日进入大气层烧毁。

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作为国际合作空间探索项目,由16个国家共同建造、运行和使用。1998年正式建站,于2010年完成建造任务转入全面使用阶段。重要组件包括:

一、曙光号功能舱(Zarya):于1998年11月20日由俄罗斯质子-K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曙光号是国际空间站的基础,能提供电源、推进、导航等多种功能。它由和平号空间站上的晶体舱演变而来,寿命13年,电源最大功率为6千瓦,可对接4个航天器。

二、团结号节点舱(Unity):是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节点舱,于1998年12月4日由奋进号航天飞机送入轨道。用于存贮货物和调节电力供应,是国际空间站上负责连接6个舱体的主要节点舱。

三、星辰号服务舱(Zvezda):是国际空间站的核心,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星辰号服务舱由俄罗斯出资和建造,于2000年7月12日发射,7月26日与国际空间站联合体对接,使国际空间站具备了接待航天员居住和工作的基本条件。

四、命运号实验舱(Destiny):是NASA在1974年2月空间实验室(Skylab)退役后的第一个永久性运作的在轨实验室,于2001年2月与国际空间站团结号节点舱顺利对接。命运号实验舱是美国进行微重力科学与研究的场所,包括材料加工、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实验、流体试验和地球科学等。

五、寻求号气闸舱(Quest):是国际空间站主要的气闸舱,由美国于2001年7月14日发射升空。气闸舱的作用是为航天员提供出舱活动前穿戴航天服的场所。

六、和谐号节点舱(Harmony):是国际空间站3个节点舱中的第2个,2007年10月23日,由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所起的作用是把美国命运号实验舱和后来送入太空的欧洲航天局哥伦布号空间实验舱、日本希望号空间实验舱连接在一起。

七、宁静号节点舱(Tranquility):是国际空间站的第3个节点舱,由意大利泰利斯阿莱尼亚航天公司为NASA建造,长约7米,直径约4.5米,在轨重量约18160千克。宁静号能够为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以及包括氧气生成器、水循环系统、废物清理—卫生维护系统和科尔贝尔跑步机等在内的许多生命支持和环境控制系统提供额外的空间。

 八、哥伦布号实验舱(Columbus):是继美国命运号之后的第二个国际空间站实验舱,它由欧洲10个国家的40家公司共同参与制造,是欧空局最大的国际空间站项目。哥伦布实验舱装备有多种实验设备,能开展细胞生物学、外空生物学、流体和材料科学、人类生理学、天文学和基础物理学等多方面的实验,其使用寿命至少10年。

九、希望号实验舱: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座连接到空间站上的载人太空舱。它由舱内保管室、舱内实验室、舱外实验平台、舱外集装架、机械臂和通信系统6大部分组成。实验舱的第一部分——保管室于2008年3月11日由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携载先期运往国际空间站。

十、莱昂纳多多用途后勤舱:于2001年进行了首次太空飞行。2010年3月,发现号航天飞机携带莱昂纳多服务后勤舱执行最后一次货运任务。返回地面后,莱昂纳多服务后勤舱进行了改装,具备了更好的碎片防护功能,并能使航天员更容易使用其内部的设备,并更名为永久性多功能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