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开发者提出了一项激进提案,旨在保护网络免受潜在的量子计算攻击。该草案计划可能导致约25%的比特币总供应量被冻结——如果用户未能及时升级的话。
这意味着价值约5930亿美元的比特币将面临量子攻击威胁。
比特币开发者的量子时代备战计划
这项名为《后量子迁移与旧版签名淘汰计划》的提案于7月14日提交,参与者包括知名开发者Jameson Lopp等人。
提案概述了分阶段将比特币过渡至抗量子密码学,并逐步淘汰ECDSA和Schnorr等传统签名方案的战略。
开发者警告称,量子计算机可能在5-10年内攻破现有加密体系。有观点认为"量子威胁日"(Q-day)最早可能在2027年降临。
一旦发生,任何曾在链上暴露公钥的钱包都将面临风险——包括中本聪持有的比特币。
该计划包含三个关键阶段:
阶段A将禁止向量子脆弱地址发送新交易,推动用户迁移至抗量子(P2QRH)地址。
阶段B采取更激进措施,在预定区块高度使所有采用传统加密的交易失效。这意味着未升级的脆弱钱包资金将被实质冻结。
阶段C仍在研究中,可能为错过迁移期限的用户提供恢复机制,通过零知识证明验证钱包助记词控制权。
量子威胁真实存在
提案指出,当前有超过490万枚比特币(现价约5930亿美元)因使用旧版地址格式面临风险,包括早期Pay-to-Public-Key(P2PK)格式和重复使用的密钥。
若提案通过且未完成迁移,中本聪持有的约100万枚比特币也将受到影响。
提案作者强调该计划将形成明确升级动力:"拒绝升级意味着永久丧失资金访问权"。
其动机显而易见:若量子攻击者获取暴露的公钥,可悄无声息窃取代币,进而摧毁整个网络的信任基础。
开发者警告称,当链上可见攻击迹象时,损失往往已不可逆转。
提案还援引了量子算法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2024年批准的后量子签名方案。
虽然量子硬件尚不成熟,但算法突破正不断压缩安全窗口期。
比特币历来对升级持保守态度。本次提案试图通过设定五年倒计时,推动各方围绕明确的时间节点达成共识。
目前该提案仍处草案阶段,需获得广泛社区认同才能推进。但这标志着比特币社区首次针对量子威胁展开系统性的防御部署。
若最终实施,这将是比特币史上首次因不符合新安全标准而永久禁用未花费代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