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从以太坊里把质押的 ETH 取出来?那你可得有耐心了。
自 7 月 16 日起,ETH 解质押的请求量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冲。原本每天只有 1920 个验证者申请退出到 7 月 22 日直接飙到 47.5 万以上,等待时间也从不到一小时,硬生生拉长到八天多。这波操作让不少人懵了:明明 ETH 价格最近表现不错,加上 Pectra 升级调整了质押要求,解质押变多能理解,但怎么会突然炸锅?
答案藏在借贷市场的 "过山车" 里 ——7 月中旬开始的 ETH 借贷利率飙升,才是这场风波的真正推手。
先搞懂:以太坊的 "退场规矩"
想理解为啥取个 ETH 要等这么久,得先看看以太坊的 "退场机制"。
为了保证网络稳定,以太坊给验证者退出设了道 "限流阀",也就是所谓的 "churn limit"( churn 有 “搅动” 的意思,这里可以理解为 “流动限制”)。这个限制和活跃验证者的总数挂钩,大概每个 epoch(约 6.4 分钟)只能允许 8-10 个验证者退出。
简单说,就像电影院散场,再急也得排队按顺序走,不能一哄而上。验证者申请退出后,得先排队等处理,就算排到了,资金还得再等 27 小时左右才能真正提取。
这也不是第一次出现排队拥堵了。2024 年 1 月,加密借贷平台 Celsius 破产重组,要提取 55 万 ETH,当时排队等了整整六天。而这次,等待时间直接突破了八天。
利率飙到 18%!"循环套路" 崩了
故事的转折点,在 Aave 这个去中心化金融平台上。
7 月 14 日开始,Aave 上的 ETH 借贷利率变得 "神经兮兮"。平时也就 2%-3% 的水平,结果 7 月 16 日、18 日、21 日三天,突然冲到了 18% 的高位。这波暴涨的源头,是 HTX 交易所关联钱包的 "大搬家"—— 从 6 月 18 日到现在,这个钱包已经提走了 16.7 万多枚 ETH,直接导致 Aave 上的 ETH 供应量大减。
供应一少,借钱就贵了。这可坑惨了那些玩 "ETH 循环策略" 的人,也是解质押请求暴增的关键原因。
所谓 "循环策略",是加密玩家常用的 "收益放大器":把流动性质押代币(LST)或再质押代币(LRT)当抵押品,存到 Aave 这类平台,借出 ETH 后,再换成更多 LST 存进去,反复操作加杠杆。只要质押的收益比借钱的利息高,就能赚差价。这个操作可以自己手动来,也能靠 EtherFi、Instadapp 等协议的 "自动金库" 一键搞定。
但 7 月 16 日之后,ETH 供应一紧张,借钱成本远超质押收益,利差直接变成负数。到 7 月 21 日,利差最低跌到 - 2.25%—— 这意味着玩循环策略不仅不赚钱,还得倒贴钱。
于是,"平仓潮" 来了。大家纷纷开始抽 ETH、还贷款、降杠杆。因为多数人用的抵押品是 LST/LRT,他们要么把这些代币换回 ETH,要么直接解质押,这就给 LST/LRT 的二级市场和以太坊的退出队列,都加了把火。
连锁反应:代币脱锚,排队更堵
借贷利率一涨,LST 和 LRT 与 ETH 的 "脱锚" 更严重了。
平时,LST/LRT 对 ETH 会有小幅折价,毕竟解质押要排队、DEX 流动性有限,还可能有协议风险(比如被罚没、智能合约出问题)。但到了强制去杠杆或赎回的时候,抛压一大,这些代币的价格就会跌得更狠,离 ETH 的面值越来越远。
更麻烦的是,那些自动循环策略的 "金库" 应对方式不一样:有的选择解质押,有的直接在二级市场抛售。比如 EtherFi 的流动性策略,目前还有约 2 万枚 ETH 排在退出队列里。
还有人趁机 "薅羊毛"—— 看到 LST/LRT 折价,就在二级市场低价买入,再通过解质押换回全额 ETH,赚差价。这波套利操作,又让退出队列更挤了。
好消息:新质押的人也在变多
有意思的是,就在解质押请求暴增的同时,新的质押需求也在猛涨。
从 6 月开始,ETH 的质押申请和验证者准入请求,已经涨到了 2024 年 4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一方面,ETH 最近比比特币表现好,重新点燃了市场热情;另一方面,多家数字资产财库公司(DATCOs)最近买了超 25 亿美元的 ETH,也推高了需求。
目前来看,新质押的量几乎能抵消提款的规模,算是给市场吃了颗小定心丸。
未来:排队不是 bug,但脆弱性得改
这次解质押排队刷屏,乍一看像大家在 "落袋为安",但仔细看就会发现,主要还是借贷市场动荡和利率飙升闹的 —— 毕竟新质押的热情还在,就能说明问题。
而且,虽然大家吐槽排队太久,但这其实是以太坊的 "设计特色",不是 bug。限制验证者进出速度,就是为了保护 PoS 共识机制的稳定和安全。
不过,这次事件也暴露了 ETH 流动性质押和再质押生态的 "玻璃心":太依赖杠杆策略,一遇到极端行情就容易出问题。LST/LRT 脱锚、赎回延迟的影响,也提醒大家得重视 "久期风险"(资产变现的时间风险)和流动性瓶颈。
接下来,那些完全依赖以太坊原生退出机制的协议,可能会被更严格地审视。市场大概率会更关注能提升赎回灵活性的方案 —— 比如点对点退出市场、优化的 LST/LRT 自动做市商(AMM),或者专门缓解排队拥堵的流动性金库。
毕竟,谁也不想取个 ETH,还得等上大半个月不是?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理性看待加密货币投资,切勿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