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整理的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3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 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3. 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
2. 教学难点
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感悟法。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1)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2)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花生的品格和做人的`道理。
2. 精读课文,体会品格
(1)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花生有哪些好处?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花生味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
(3)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花生生长过程的句子,体会花生的品格。
(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这句话,体会花生默默奉献、不求虚名的品格。
3. 领悟道理,深化主题
(1)父亲是怎样评价花生的?
(2)学生找出父亲的话,读一读,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的含义。
(3)小组讨论:在生活中,哪些人是像花生一样的人?哪些人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体会写法,拓展延伸
(1)回顾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花生?
(2)教师讲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写花生来比喻做人的道理。
(3)拓展延伸:让学生选择一种事物,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写一段话。
5. 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这篇课文通过写花生的好处和品格,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布置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花生的品格和做人的道理,同时也掌握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让阅读更好地为写作服务。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慕虚名的品格,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PP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词语(读一读)
二、 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2、花生还有一个名字,谁来告诉老师?
3、出花生课件,解释: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著名的作家许地山他最喜欢的就是这落花生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作家许地山的散文名篇《落花生》
4、齐读课题。
5、你们看它既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诱人的果实,那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三、 浏览课文,脉络回顾,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
1、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文65页,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围绕“落花生”都写了哪些内容?哪一部分写得最详细?(出示课件)
2、 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3、 通过刚才你们读课文发现,种、收、尝花生,作者寥寥几笔,而议花生这一部分作者却颇费笔墨,写得非常详细,那同学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
生:作者想通过议花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师:也就是议花生是重点,作者就写得详细具体,而次要部分作者则(与详细相对的词是)写得简略)那这篇文章的写法对你们平时写作有什么启示呀?(写作文时不能平均用力,主要部分我们就把它写得详细,次要部分就把它写得简略)
4、 既然这篇课文详写议花生这一部分,那我们就直奔重点,学习这一部分,好吗?
四、 重点感悟,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15自然段,看看谁说的`话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做上记号。一会给大家读读!
2、 父亲提出了什么问题让大家讨论。
3、兄妹俩所说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
3、 读父亲说的话,出课件父亲说的话
我们一起来看投影(点课件,花生果实怎样?桃呢?)
4、 说一说你更喜欢哪种植物?
5、 你们看这句话(再点课件),文中的父亲喜欢谁呢?
6、 父亲不仅喜欢花生,而且是在赞美花生,那花生有哪些可贵之处值得赞美呢?我们应抓住哪些重点词语来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呢?
7、 我们先来看一下表格,看一看如何填?
8、 我们刚才通过填写表格抓住了重点词语来比较了它们的不同之处,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确实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果实埋在地里,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因此,你从中体会到花生的可贵品质是什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体会到花生有默默奉献、朴实无华、无私奉献、不图虚名的品质)板书:默默奉献
9、 谁愿意来读读
10、 同学们想不想也读一读,齐读
11、 读父亲接下去说的话,出课件
师:全班齐读,说说父亲说这句话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生:做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12、 作者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找出有关句子(出课件句子)
师: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人?
生:对国家、人民作出贡献的人
师:那什么样的人只讲体面的人呢?
生:只讲美 注重外表
师:举例说说你看到这样只讲体面的人吗?
五、 分角色朗读重点部分
1、 同学们想不想把议花生这一部分分角色读一读呀?
2、 这晚的谈话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给自己取了一个笔名(出课件)
六、 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 那同学们学到这儿,你现在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落花生了吧?(表明自己想做落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2、 这篇课文,从议花生讲到做人,它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共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事物能给人启示,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请同学们举例说说?
3、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事物能给人启迪,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那就要靠同学们平时细心去观察,用心去发现了。
七、 课堂讨论
1、 出课件(果子对比图)
2、 说说共同点和不同点
3、 在21世纪的今天,你想做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呢?还是做落花生这样的人?我们现在就来一个实话实说:你想做哪一种人理由是什么?
4、 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待会和大家交流。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看同学们还想说,待会下课和你们交流,好吗?
5、 在这儿老师送给大家两句名言(出课件)
6、 同学们,在现代社会中,到底应该做哪种人,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论你想做哪能一种人,你都
应做——有用的人,这就是老师对你们的希望
八、作业布置(小练笔)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2、分清课文的主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议花生”部分。
教学过程 :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落花生 2、由笔名引入课文:作家许地山有个笔名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童年的时光。 3、翻开书,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几件事? 对作者影响最大的是哪件事? 4、那天晚上,在茅亭下,他们谈论花生的什么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5、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叙述部分,其他孩子边听边勾画,他们各自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 6、引读齐答:对于花生的好处,姐姐说: 哥哥说: 我说: 爸爸说: 7、其中谁的谈话对“我”的影响最大? 8、指名读爸爸的话,其他的孩子勾画出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 9、全班齐读。 10、从父亲的话语中,你知道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 11、从这里可看出爸爸将=花生和苹果,石榴,桃子乡比较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 12、自己想一想,读一读。引导:爸爸在赞美花生的什么精神,学生结合爸爸的谈话内容谈,不炫耀,默默奉献的精神。 13、全班一起读,读出这种精神。 14、爸爸只是在赞美花生的精神?吗不是的。他是在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做什么样的?人因此,父亲接下去说:引读第12自然段。 15、爸爸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呢联系爸爸的话,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是啊,爸爸教育孩子门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不摹虚名,默默奉献。怎么读爸爸的话?练读,指名读,全班读。 16、爸爸由赞美花生的可贵之处,谈到怎样做人,许地山听懂了爸爸的话吗?所以,他说:引读 17、年幼的我是怎么理解父亲的话?的'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18、许地山懂了,同学们也懂了,男孩子读,女孩子读。 引读:人,要做:不要做: 19、许地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许地山说的话。 20、学到这里,我们知道课文是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那么,你长大以后,准备做象花生一样的人,还是准备做像桃子,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呢?为什么? 21、这篇课文主要内容是议花生这部分,作者为什么把议花生作为主要内容来写? 22、这篇课文朴实无华,使读者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感染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相信也感染着你,把你感受最深的自然段,有感情的读一读,再练习背一背。 种花生 收花生 准备过节 议花生可贵:果实埋在地里{默默奉献不炫耀}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