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教案精选了古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内容,包含四篇详细的教学设计,为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参考方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发现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
3、能背诵"日积月累"部分。
教学重难点
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教学媒体准备使用
准备"爬山虎"图片,提前布置学生观察感兴趣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读读写写
1、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
⑴自由读记,标出本组所学生字。
⑵小组读认,读中正音。
⑶全班交流读,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
2、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再次识记。
3、听写词语,注意书写正确规范。(自我表现)
4、选择两个词语造句。(小组交流)
二、读读记记
1、读中正音:
⑴指名读词,随时正音。
⑵齐读。
⑶同桌互读,一人随意快速地指点,另一人读。
2、解疑说话:
⑴提出不懂的词语,共同交流解题。
⑵自由选择一组词,说一段话。
三、我的发现
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
2、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发现作者细腻之处。
3、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这么细致、具体?
4、分角色读"小林""小东"的话。
5、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课后从其他阅读材料中摘录类似的语句,积累在摘抄本上。
四、成语故事
1、认识事物需要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长期的观察,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学生通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3、故事中的`哪些语言给你特别深刻的印象?
4、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明白"观察"与成绩的必然联系。)
5、交流成语含义。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胸有成竹"的意思。
五、日积月累
1、有人对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花也作了细致的观察,编了一首歌。先听老师唱唱。
2、学生小组内读读,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老师巡回倾听,给予帮助。
3、抽读正音。
4、细读,你发现这段话有哪些特色?哪些词句用得特别精妙。
5、熟读成诵,吟唱成诵。
6、拓展:课后有兴趣的话,用一种花名,依照短文的句式说两句话。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学会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认字。
2. 知道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思。
3. 巩固以前学习的字词,会背诗歌《鞋》。
4. 口语交际,懂得从小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教学重点、难点: 能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运用课上学会的方法学生活中的字。 自制识字卡片 1.引导学生能自己发现识字的规律,小结识字的方法。 2.初步了解多义字。 3.能将所发现的规律用于生活中的识字。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都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平时在家里,你们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干些什么呢? 二、我会认 1.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的时候,电视中出现的生字,爸妈会教给你们吗?看电视,你们都认识了哪些字呢? 2.学生拿出自制的识字卡片,分小组互相交流看电视时认识的字。 3.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识字的方法,教师和同学评议。 三、找规律识字 1.出示熟字漂、飘、完、园、直、扁,读一读。 2.同时出示 漂 、飘,你发现了什么? 去掉偏旁就是票,念piao,这种去掉偏旁变成一个新字的方法叫减一减的方法。 3. 那么我们给一个熟字加上偏旁变成新字的方法就叫加一加的方法。(直+木=植) 4. 请学生自己看语文书,认记生字。(可以小组合作) 5. 用生字卡片检查。今后我们还可以用这些方法认记其它的生字。 四、 读读想想 1.小组学习:自由读,指名读。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告诉学生: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的意思不同。 如张字。 3.你还知道哪个字,也和张字一样,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4.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举例 楼老师 楼梯 1.积累一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习惯。 3.熟读背诵《鞋》。 一、我会读 1.出示一棵苹果树,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苹果上写了我会读中的词语)。 2.小组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我会读中的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3. 小组合作读,请小组长检测。 4.各小组采用轮读的方式(开火车一人读一个词),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二、读读背背 1.自由读,启发学生想象:大大小小的鞋之间会说些什么?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3.小组学习。 a.四组小组一起读小诗《鞋》,互相纠正读音。 b.说一说这首诗说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读这首诗(可加动作)。 4.指名朗读《鞋》,同学评议。 5.自由背诵小诗《鞋》。 6.全班配乐背诵。 1.能完整地讲述做家务事的经过。 2.愿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体贴长辈。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在家做个家务事吗? 2.你为什么没做过?能给大家说说当时的情况吗? 二、展示画面,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一 1.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里只剩妈妈和小明,妈妈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小明,还要做许多的家务事,小明就想帮妈妈做一些家务事,可妈妈说小明还小,不会做。小朋友们,他该怎么办?谁来帮他出出注意? 2.讨论交流。 这位小朋友非常需要大家的帮助,你们愿不愿意帮他想想办法? a.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b.小组内表演。 c.上台表演。 d.小组自告奋勇上台表演。 e.评一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课时目标: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