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地回顾了一下历年8月的大盘表现,确实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是“阴影重重”。历史数据显示,无论是比特币还是以太坊,在8月的下跌概率都偏高。
但有趣的是——平均回报率竟然是正的。
也就是说,虽然8月常常是震荡和回调的高发期,但当牛市处在大周期的强势阶段时,它未必是风险源,反倒可能是主升浪的中继。
而2025年的位置,恰恰与2021、2017年那两个“爆发年”相对应,这意味着现在断言牛市结束,可能还为时过早。
比特币:震荡时间越长,爆发高度越有限
从#BTC的小时图来看,现在这种低位横盘的时间拖得越久,后续反弹的“势能”反而会被消耗。倘若震荡格局升级到4小时级别甚至日线,那就容易出现支撑跌破、趋势反转的风险。
因此,短线操作上,更合理的策略是:等待15分钟周期重新排列上涨结构,或者等4小时图再探底,出现更明确的“回踩确认”。
以太坊:月线结构稳健,走势仍有延续潜力
#ETH的月线图看上去其实非常健康,低点逐渐抬高,总体仍呈现上涨通道。尽管4000美元这个“心理关口”连续两次没能突破,但背后原因也不难理解:上轮牛市很多人是在这个位置高位站岗,抛压自然沉重。
但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次下探之后,下影线位置都有放量买入支撑,例如7月份那根带量长阳,就是典型的“下探回收”。
而且这波上行节奏不同于过去的“假阳线”,这次是伴随明显的放量与加速,并不虚弱。
MACD指标依旧在零轴上方形成金叉,表明主力仍然坚守,只要没有突然的巨量砸盘,8月的ETH依旧有希望进一步走高。
宏观变量:数据“越差”,反而越利好市场?
宏观面也有一些关键信号值得留意。最新出炉的美国就业数据:
失业率高于市场预期 → 利好
非农就业人数低于预期 → 依然是利好
这看起来有点反常,但在“美联储降息逻辑”里,经济数据越疲软,越有可能促使政策宽松,从而对风险资产形成支撑。
不过,近期的PCE物价指数意外偏高,导致市场情绪瞬间降温。这一波下跌,本质上就是“对降息预期过高的修正”。
但值得一提的是:SEC主席刚刚官宣启动 Project Crypto 计划,这个动向对#DeFi、#RWA、#L1公链等多个板块来说,堪称政策级的利好。
ETF资金动向:虽有回撤,但格局未变
从资金面来看:
比特币ETF昨天净流出1.14亿美元;
贝莱德连续两天未买入新份额;
以太坊ETF虽有小幅流入(约1700万美元),但力度明显减弱。
Solana那边虽然ETF有200万美元流入,但整体市场表现依旧不佳,几乎没有引发联动效应。
这其实释放了一个信号:真正能吸引传统+链上资金的项目,必须同时满足几个条件,比如:
有ETF或财库背书
灰度或WLFI持仓
被大机构主动认购
缺乏这些支撑的山寨币,很可能只是“空气”。
最后总结:8月未必是终点,或是起点
尽管8月常被视为“行情冷淡月”,但在牛市大年(如2017、2021)中,它反而经常成为结构性行情爆发的起点。关键在于:资金何时重新轮动、情绪如何切换。
当前虽然遭遇ETF资金外流、宏观政策扰动和税率压力等不利因素,但以太坊的结构依然偏多、SEC态度出现松动、RWA与链改板块热度抬升,这波回调更可能是行情分段的修正,而非终结。
最后一条建议:
在选择投资标的时,请牢记一个核心判断标准:
“机构不碰、财库没进、ETF没影”的项目,别恋战,更别死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