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冬奥纪录片《大国盛会》心得体会(精选4篇)

冬奥纪录片《大国盛会》心得体会(精选4篇)

时间:2025-08-05 09:00:02

冬奥纪录片《大国盛会》精选了4篇观后感,记录下赛场内外的动人瞬间与深刻感悟。这些文字不仅展现了冰雪运动的魅力,更传递出超越竞技的人文关怀,让我们一同感受冬奥精神的力量。

冬奥纪录片《大国盛会》心得体会 篇1

2月8日上午,在2022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获得金牌,法国选手勒德摘得银牌,瑞士选手格雷莫德获得第3名。获得亚军的勒德在第三跳挑战女子最高难度动作时出现失误,谷爱凌和格雷莫德第一时间走上前俯身送出拥抱,给予了她安慰和鼓励。

赛后,谷爱凌在采访中表示:"比赛不是为了打败其它选手,是要和自己比,无论落地成功与否,都会感到非常骄傲,挑战新动作是让世界看到自己的比赛精神。"

相信这也是每一位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的心声,在公平中竞争,尽自己所能为国争光;同时,不断挑战自我,以体育精神、以奥林匹克精神激励所有人。

而中国观众们也始终保持着很高的文明观赛素质,用东道主的.热情和大度为各国运动员加油,不以胜负论英雄。

冬奥纪录片《大国盛会》心得体会 篇2

雪花灯笼,点亮世界;折柳寄情,唱响骊歌。

那朵从开幕式飘来的雪花,依旧轻灵而浪漫;由山区孩子演绎的《奥林匹克颂》,依然纯净动听。当雪花火炬台与梦幻五环交汇,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奥会闭幕",北京冬奥会在歌声中徐徐拉上帷幕。

品味铺陈中国元素和闪耀奥运精神的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最令人大开眼界的场景之一,无疑是无处不在的中国结。从无数条红丝带从四面八方飞入鸟巢编织中国结,到场内冰车滑动雕刻中国结,再到运动员代表入场时,天上地下都由巨大的中国结线条包裹,中国结成了今晚最具亲和力的美好意象。

当91个国家和地区的2877名运动员奔赴北京,相聚奥林匹克旗帜下,这是团结;当超过30位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为着同一个梦想,欣然出席开幕式,这也是团结;当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用拥抱表达祝福和善意,这是团结;当数以亿计的观众为运动员的精彩表现而不吝掌声,这同样是团结。

北京冬奥会非常成功,这是团结的力量。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说,此次北京冬奥会已经向全球传达出一则信息,只要大家遵守团结的精神,如果人人都作出贡献,那么就可以举办一次盛大的赛事。

"你们给了和平一个机会!"当国际奥委会向中国人民颁发奥林匹克奖杯,我们读懂了奋斗的意义;当北京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密切合作,共同为世界奉献了一届必将载入史册的奥运盛会,我们更读懂了团结的内涵。

"你"的丝丝努力,让美好世界环环相扣。这里的'你,是来自各行各业、出生在不同年代的中国人民,是中国的文化界人士、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学生,是成千上万的志愿者……正因为每个人都为北京冬奥会贡献力量,才有"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

微光虽小,但聚光成炬。一丝努力,看似微不足道,但一丝丝努力连接起来,足以编织环环相扣的美好世界。

北京冬奥会是一场国际交流的盛会,也是一场中华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和合共生的盛会。今天,当我们再次打量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越发意识到"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多么深入人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多么契合时代潮流。闭幕式中,91面旗帜与场内的"中国结"相呼应,展现了"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更表达了"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价值追求。

当五星红旗遇见五环,这是最美的相遇;当丝丝相扣成就美美与共,这是人类的共同荣耀。北京冬奥会谢幕,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初心不会改变,弘扬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不会改变,践行奥林匹克运动宗旨永不改变,团结一致向未来的决心永不改变!

冬奥纪录片《大国盛会》心得体会 篇3

超越自我、迎难而上、拼搏到底,是体育情、拼搏志激荡在奥运赛场上的最强音,赛场上最动人,比金牌更闪耀。这样的精神,见证着过去的奋斗,激励着未来的奋进。热泪又一次从徐梦桃的脸颊滚落。但已不再是遗憾的泪、不甘的泪。

这是无数次拼搏之后挥洒喜悦的泪水,这是梦想成真之后尽情释放的泪水。为了这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金牌,徐梦桃坚持了4届冬奥会、跨越了12年,中国空中技巧队拼搏了24年。多年持续不懈的奋斗,凝结为徐梦桃今天痛快的呐喊。金牌开创历史,金牌更见精神。这样的精神,意味着永不放弃,做到极致。赛后,徐梦桃一句"太不容易"的感慨,有多少滋味涌动在心头。运动生涯20载,与27个世界冠军头衔相伴的,是那些大大小小的伤病。而更大的考验,是一次次从挫折中昂起头来,继续出发的勇气。4届冬奥会,一次次与梦想擦肩而过,徐梦桃选择一次次"清零"。最近的一次,是在2月10日的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比赛之后。领奖台上,徐梦桃反复掂量着这块银牌,默默擦了擦眼角,然后又笑了起来。

这样的精神,意味着相信自己,勇于突破。最后一跳,拿出最高难度,也要拿出突破自己的勇气。无数次的刻苦训练,数不清的汗水付出,在这一刻都沉淀了下来,"最后一跳我什么都没想,就是专注技术,要做最好的自己。"用完美的一跳证明自己,徐梦桃做到了。

这样的精神,意味着敢于担当,无畏拼搏。"我就是那个'拼'金牌的姑娘,为祖国拼金牌,是使命也是荣誉!"为国争光,始终是徐梦桃和队友心底最深的动力,也是中国运动员砥砺前行、始终不忘的初心。这样的精神,闪耀在空中技巧队的拼搏故事中:从徐囡囡1998年长野冬奥会拿到的第一枚银牌,到韩晓鹏2006年都灵冬奥会拿到的第一枚男子金牌,从郭丹丹忍着伤痛完成比赛的坚持,到李妮娜、贾宗洋、齐广璞多年奋斗的拼搏……为中国选手注入了最昂扬的力量,让中华体育精神有了最生动的'表达。

这样的精神,让国歌一次次奏响,国旗一次次飘扬,让中国选手的身影,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赛场。这样的精神,是超越自我,是迎难而上,是拼搏到底,是体育情、拼搏志激荡在奥运赛场上的最强音。赛场上最动人的,是体育情;比金牌更闪耀的,是拼搏志。这样的精神,见证着过去的奋斗,激励着未来的奋进,汇聚为一句呐喊:中国冰雪,加油!中国,加油!

冬奥纪录片《大国盛会》心得体会 篇4

一个梦,一个五彩缤纷的梦,从窗子里飞了出去。它是一个冬奥梦,它要去寻找今年的冬奥冠军。

这个梦越过国家体育馆,越过水立方,越过白雪皑皑的赛道,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这里云雾缭绕,15个大项的标志在天上半明半昧地发出亮光。冬奥梦又看见了两个闪闪发光的奖章,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四方响起国歌,中国红照亮了奖章。一枚是冬奥会会徽,一枚是冬残奥会会徽。冰墩墩和雪容融从会徽后走出来,梦赶忙飘向前去问:"冰墩墩、雪容融,你们觉得谁是冬奥冠军?""在你心中,谁是冠军,谁就是冠军。在我心中中国就是冠军!我们的祖国多伟大,有这么多优秀的运动员。运动员们都有着蓬勃向上的心态、夺冠的梦想,有了梦想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冰墩墩说得对,"雪容融在一旁补充,"冬奥会在中国举行,中国就必胜无疑。你是一个中国的冬奥梦,你承载着无数中国人的远大梦想。你要做的就是弘扬奥运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梦深受启发,它道了谢就踏上了新的旅程,飘向孩子们的家中。就这样,每个孩子都有了一颗冬奥的心,中国必胜的信念飞速扩散。这个梦也飘进了我的心里,我心中的冬奥梦就是让中国成为冬奥冠军。可究竟事实上谁会是冬奥冠军?

通过思考,我想:也许中国就是冬奥冠军。中国的花样滑冰双人滑、速滑女子500米、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都是优势。其他孩子们似乎也想到了这点,滑冰场上的人数不断增加,滑雪场的队伍排得长长的;建筑工人也日夜不停地造滑冰场、滑雪场,大家都为了夺冠而奋斗;运动员们更是不辞辛苦地训练,他们要在冬奥会上为祖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