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整理了方言传话趣味语录合集(30句),供大家参考,快来看看吧。
方言传话趣味语录之南北差异篇
1、北方人:“这馒头真瓷实!”南方人传成:“这馒头真磁石!”(心想:馒头还能吸铁?)
2、广东人:“雷猴啊!”传到东北变成:“雷劈猴啊!”(东北人懵:猴咋得罪雷公了?)
3、四川人:“巴适得板!”传到山东变成:“八十块板!”(山东人挠头:买木板要讲价?)
4、上海人:“侬饭切过了伐?”传到北京变成:“侬翻七个过儿?”(北京大爷:这杂技难度挺高)
5、福建人:“你系做虾米滴?”传到陕西变成:“你系做虾米的?”(陕西人:俺们这儿只有土豆)
6、湖南人:“恰饭不咯?”传到内蒙古变成:“掐饭不咯?”(牧民紧张:吃饭还要动手?)
7、天津人:“嘛钱不钱的!”传到广东变成:“妈前不前的!”(广东人:这涉及家庭伦理?)
8、河南人:“中中中!”传到云南变成:“钟钟钟!”(云南人:这是要敲钟集合?)
9、东北人:“瞅你咋地!”传到江浙变成:“丑你咋滴!”(南方人捂脸:人身攻击啊)
10、山西人:“饿的不行咧!”传到海南变成:“鹅的不行咧!”(海南人:鹅为啥不行了?)
方言传话趣味语录之鸡同鸭讲篇
11、老师让用“难过”造句,四川娃写:“我家门前有条水沟很难过。”(老师批语:给沟搭座桥吧)
12、广东同事说“给我个垃圾袋”,新人听成“给我个拉几袋”,默默递上三个塑料袋。
13、北京大爷问路:“姑娘,前门儿怎么走?”上海游客听成“钱吗怎么走”,赶紧捂紧钱包。
14、重庆人吐槽:“好热哦!”东北朋友接话:“好饿?我这有馒头!”(40℃的疑惑)
15、福建老板说“发红包啦”,员工听成“发轰趴啦”,当晚扛着音响来上班。
16、湖南人喊“小心绊倒!”江苏人听成“小心板刀!”,瞬间摆出武术架势。
17、陕西导游说“看这大佛多端庄”,游客听成“多端砖”,疑惑:佛还兼职搬砖?
18、山东大汉说“俺要去方便”,南方妹子热心指路:“便利店在右边!”
19、云南人说“买根甘蔗”,北方老板递上“干蔗”,还强调:“晒得可干了!”
20、天津大妈夸“这孩子真耐人”,外地家长紧张:“哪、哪里耐人了?”
方言传话趣味语录之生活乌龙篇
21、广东婆婆叮嘱:“煲汤要落枸杞啊!”媳妇听成“落狗仔”,差点把泰迪扔进锅。
22、四川老公说“晚上吃兔脑壳”,东北媳妇哭着报警:“他要吃我头!”
23、上海阿姨说“汰衣裳”,外地女婿扛着衣服去找“泰医生”看病。
24、福建老板喊“下班”,新员工听成“下ban”,默默打开王者荣耀。
25、河南大爷说“这妮儿真得劲”,小伙听成“真低筋”,追问:“是面粉吗?”
26、湖南人喊“快恰饭”,朋友听成“快刷卡”,掏出了POS机。
27、山西同事说“饿得心慌”,广东同事递上“和胃整肠丸”。
28、东北人说“这疙瘩疼”,南方医生认真记录:“患者头部有玉米粒”。
29、天津人抱怨“介不逗闷子嘛”,翻译软件显示:“这不是豆面做的”。
30、内蒙朋友说“骑马过来”,快递小哥真诚发问:“马放哪个快递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