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做最好的家长读书心得(精选4篇)

做最好的家长读书心得(精选4篇)

时间:2025-08-07 11:24:01

古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整理的做最好的家长读书心得(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快来看看吧。

做最好的家长读书心得 篇1

从孩子生下到现在进幼儿园,好像一直忙忙碌碌,从也没静下心来认证看过几本关于儿童教育的书,这次得知第一幼儿园倡导读一本好书的行动,这才激励我想好好读一本书。

在空闲时间读了《做最好的家长》这本书,《做最好的家长》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写的,他对孩子的心里特点和成长规律十分熟悉,他的教育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才,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家长,家长是孩子的终身教育者。确实,在生活中,我们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家长又是老师,从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开始,我们就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我们在生活的每一瞬间都在教育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孩子一起走下去,慢慢和孩子一起成长,给孩子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可以把孩子比喻成需要雕琢的石头,只有慢雕细刻才能成为好的作品。

第一是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具有一个好品质的人是一个优秀的人,这是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务。我的孩子5岁,在这个时期孩子还没有良好的与人交往的能力或较为稳定的情绪,要培养好的品质需要时间和良好的环境,我觉得孩子在幼儿园里是最好的培养条件,幼儿园里也是个小社会,以前我的孩子非常任性,自私,脾气也不好,自从把她送进了幼儿园这个小集体后,在老师的教育的过程中,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慢慢也学会了自信,合作,毅力,自我约束,关心他人的优良品质,这对她以后的成长道路会起非常关键的作用。

第二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习惯是人生的基础,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就给了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该书作者对自己孩子习惯的培养近乎完美,和孩子一起努力将常规变成行动,并坚持下去。我作为家长,感觉自己非常惭愧,我的孩子在家中做事总喜欢拖拖拉拉,玩过的玩具完了也就丢在一旁,总要我说很多次她才会收拾起来,在写作业时也喜欢一心二用,写着写着就跑去玩了,写了一半又要喝水了,然后快写完了又想唱歌了,总是注意力不在一件事情上,看了此书后得知做为家长没有给孩子培养好的习惯,没有给孩子明确的时间观念,要明确目的`,减少犹豫,在固定的时间做同一件事情,久而久之,形成条件反射,学习时专心致志,玩乐时尽情玩乐,长久坚持必然孩子会养成好习惯。

第三,是使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使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这是我做家长最单纯的愿望了,在当今社会,压力太大,竞争力太强,望子成龙是天下所有父母共同的心愿和期待。但引句哲人的话:大道固然受人关注,但小路有小路的风采,太阳虽然被人高歌,但哪一颗星星不是“太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位置,我们也不必逼孩子去追求那些遥望不可及的梦,给她一个快乐自由的童年才是最重要的。

这本书给我的启示还远远不仅如此,最重要的是做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漫长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只要我们源源不断的付出耐心,精力和时间,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遵循教育规律,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孩子必将有个美好的明天!

做最好的家长读书心得 篇2

看完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我又开始阅读他的另一力作《做最好的家长》。

我用心感悟它的每一篇《手记》。作为一位普通孩子的家长,我也同时反思着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情不自禁地感到汗颜,有时也会感到羞愧,以及悔恨。

从儿子出生的那一天起,我们夫妇俩就开始描画着“重点培养”的宏伟蓝图,我们试图把孩子培养成为“全才”。当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开始教他背唐诗,朗诵经典名篇,小家伙伊伊呀呀一段时间之后,就没有耐性了。

我给他报了美术班,小家伙涂鸦了一段时间之后,又放弃了。

接下来,他参加了“小黄莺”合唱班,还是无疾而终。

当孩子读一年级的时候,我让他学习弹钢琴。

刚开始,孩子还挺有兴趣的,毕竟钢琴刚入门,曲目较为简单,易于掌握。当时,钢琴老师经常表扬他,孩子特有成就感。

随着曲目的难度加大,小家伙开始不乐意了,每一次练琴都要闹脾气。我软硬兼施,甚至拿着棍子威胁他,好歹把他唬住,就这样,勉勉强强坚持了两年。

后来,孩子的钢琴老师因家庭事务繁多,实在抽不出时间继续教孩子弹钢琴。

小家伙就开始嚷嚷,一副“打死我也不想再学弹钢琴”的样子。

在家里,孩子的原始本性总是暴露无遗的,他可不像在学校那般听话哟!不容置疑,我对孩子的教育偶尔也会触触礁,也会让我不胜其苦。

不过,事后想想,我也犯了作为家长们普遍所犯的错误,有时违背孩子的意愿,不准他这样做,不准那样做,应该这样,必须那样

总是给孩子的行为贴标签,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还美其名曰: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孩子在自己的管教之下,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支配自己生活的'权利,他很不满,他在抗议。

但是,他还小,无法反抗,他只好把他的不情愿和怨恨埋在心里。

就像这次学弹钢琴,他的兴趣却不在那儿。

然而,我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强迫他去学。

为此,他每天闷闷不乐。我的心是揪结的,我为自己曾经的行为深深地自责,为自己无意间带给孩子的伤害而后悔。

但是,孩子做事总是半途而废,我感到非常担忧。

而我又不能逼迫他,让他违背自己的意愿,做自己不乐意的事情!百般无奈之下,我只好跟孩子谈“条件”。

让他选择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但是,必须服从我的另外一个安排每天阅读三篇英语小短文。权衡再三,孩子禁不住我的“诱惑”,他最终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事:每逢假日去打羽毛球。于是,打羽毛球,风雨无阻;自然而然,每天的英语阅读,便如约进行。

教育和培养孩子不是一件“立竿”就能“见影”的事情。它是经历着难以避免的磕碰,再磨合;持续不断的冲突,再磨合

《做最好的家长》中也提到:与孩子共同成长!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家长将很难满足其对更多知识的渴求。培养、教育孩子,首先要提高家长自己。家长的素质决定着对子女教育的成败。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品格修养,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孩子,以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才会让健康向上的教育理念渗透进孩子的心灵。

孩子的成长是无法阻挡的,我们能选择的是:要不要与他们一起共同成长?以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我,总是粗浅地认为,教育孩子,那毕竟是我的“专业”啊!

殊不知,育人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呀!

我要慢慢学会成为孩子的知己,关怀而不干涉,尊重而不放纵,分享而不教导,邀请而不要求,看似简单,我知道要做到真的不容易,但,我必须努力做到!

做最好的家长读书心得 篇3

做最好的家长!相信是每个家长的理想,也是我的理想。可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家长呢?我带着虔诚的向学之心跟随李镇西老师走进他“最好的家长”世界。

《做最好的家长》通读下来,可以看出李镇西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一直遵循这样三个简单的原则:一是培养女儿良好的品质,这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要务;二是使女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三是因材施教。说它简单,是因为我们每个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肯定都有过这样的想法和意识。但是说起来简单,往往做起来难!起码,我在孩子学习没有达到自己要求的时候,盛怒之下,这些念头就全飞了。这就是与“最好的家长”的差距吧!

一个拥有良好品质的人,才真正能为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做贡献!在李镇西对女儿的教育中,品质教育无疑是占了最大比重的,而且,这也是教育孩子首当其冲的目标,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但现实是,在孩子的教育中,品质教育反倒显得越来越不重要了;并不是家长没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而是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充满竞争的、以金钱地位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商业气息浓厚的现实社会,人与人之间与来愈冷漠,人们越来越自己。对于自己的关注、自我价值的体现愈来愈重视。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无暇关注事情的过程,只关心结果。但一个人良好的品质往往体现在举手投足间,体现在做事的过程中。如同升大学,人们关注的只是最后的结果:高考多少分,考上了什么大学,有谁会去关心你上高中时做了些什么呢?这也许就是晴燕那些同学“自私”的原因吧!

在讲求实效、追求经济利益的当今时代,无疑知识能力的“变现”速度是最快的,而思想品质的“变现”是最为缓慢的,甚至是不凸显的。正因为这种不凸显,致使我们广大家长漠视了“品质”教育。但它恰恰影响着决定着你会成就一个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大概是我们在孩子初来人世间时最单纯的愿望了。但是随着孩子开始上学,这个愿望的空间就被挤占的越来越小了。在李镇西老师看来,身体健康、精神快乐在孩子成长学习的过程中,是首先要保障的。由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才能正确面对漫漫人生道路上的酸甜苦辣、挫折和成功……身体的健康,相信所有家长都很关心、重视,所以无需多说。精神的健康,却往往是我们忽视了的。我们常常在媒体报端看到听到这样的消息:因高考失意,某某学生自杀身亡;因不堪忍受学习压力离家出走等等。我们的第一反应是: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这么差!那么导致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根源是什么呢?没有人去深究!其实就是忽略了孩子的精神健康,我们把目光过多的投放到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没有去关心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和情绪的变化。可能有的家长意识到了孩子的情绪变化,但是没有有效的沟通,致使孩子没有一个正确的排泄不良情绪的通道,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或消化或堆积。也可能有的家长看到了,但思想上没有重视,想当然的认为:小孩子会有什么烦恼?其实,这又是一个问题,对家长来说。当家长,是一辈子的事,要有正确的思想、科学的方法。不能因循着老一辈家长教育自己的方式方法想当然的去做。时代在发展,我们作家长的也应该通过读书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已这份一辈子的“职业”。李镇西老师在女儿的学习上首先考虑的是不要让女儿有过多的压力,乐学,才能学好!我想,对于我来说,这也应是我对女儿学习的一个正确态度。

“因材施教”,对老师说的比较多,其实对于家长也同样适用。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优势。不能盲目的拿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而且,我们家长最大的错误是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其他孩子的优点比较。比来比去,往往是比的孩子没有了自信。李镇西老师对自己的女儿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一个普通的孩子。这一点可不容易,普天下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对孩 子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在这个基础上再结合孩子的兴趣和优势确定教育孩子的方向。“别老想把自己的孩子当天才”,“鼓励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这是李老师的教育心得,也是我们家庭教育中应该首先明确的。

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最出色的,并不意味着他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人!李老师的女儿晴燕就是这样一个出色的人。晴燕以“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为座右铭,并且时时处处以行动来建设自己的理想。不仅如此,晴燕的交际能力、责任感、正义感都是非常强的。这难道不是孩子能力的体现吗?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是成绩优异,而是具有优秀品质、团队精神、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人。成绩,仅是一个方面。所以,我们在关注孩子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这本书给我的启示,还不仅仅如此。其实,最重要的是: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漫长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它需要你源源不断的付出你的耐心、精力和时间。

做最好的家长读书心得 篇4

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是由于儿子学校的推举,在看的过程很快使我熟悉到,这是一本在子女教育方面特别有启发意义的好书,是一本家长应当细读、值得回味的好书。当看到那些令我茅塞顿开的地方,甚至我会在心底暗暗懊悔,为什么不早些读读这本好书呢?

看后觉得,这本书所写、所记、所阐述的不仅仅是李镇西教师如何陪伴自己的女儿成长、成才的过程,而是给全部的教师、家长介绍了一些教育理念,一些教育方法,一些教育实践。教育是门学问,也是门艺术,更是个系统简单的工程。教育是堪比泰山还重的一份责任,也常常是让全部家长、教师时时刻刻牵肠挂肚无法回避的日常琐细之事。

教育更多的是要给孩子以鼓舞。要常常确定孩子取得的进步或成绩,哪怕再微小的.进步,也要准时赐予夸奖,要擅长从微小之处常常开掘他的闪光之点,强化他的信念和骄傲。任何一个家长都盼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考试成绩好,但优秀不只学习成绩一方面来表达。假设孩子一时表现不很精彩,假如家长只是一味地批判、怪怨,那么孩子的自信念必定会受到打击、挫伤,久而久之很可能会形成习惯和承受自卑,破罐子破摔,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对孩子的鼓舞和信念的培育,李镇西教师给了我们许多的启发。

教育是要让孩子欢乐的学习。李镇西教师说:“让女儿成为一个欢乐的人!和女儿一起欢乐的成长!”这也是他坚决不移的教育理念。欢乐是人生的一大追求,“欢乐”二字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践行起来却不那么简洁。以大人的看法,稚气单纯,无忧无虑的孩子应当是“欢乐的”。但成人的想法和孩子的感受往往并不全都,甚至会有冲突,他们眼觉心受是和成人不一样的。作为家长应当学会从孩子的角度体会他的心灵,并适当引导。要给孩子供应一个宽松的气氛,敬重他们的心灵世界,以一种公平态度和他沟通对话。要知道只有他们自己感受到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也只有他们自己体验到的欢快才会赐予他们真正的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