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数字研究主管Alex Thorn周三引发了一场关于以太坊Rollup经济的新辩论,他指责头部Layer2网络正在从主链抽走价值,却只给ETH持有者留下"几分钱"。在X平台广为流传的帖子中,Thorn指出:"经过这么多年,以太坊社区显然默许多数用户都在由单一公司或基金会控制的中心化L2上操作...几乎没有价值回馈给ETH持有者...可悲!"
以太坊L2现状:中心化、高利润且抽干ETH价值
Thorn指出,当前Rollup项目每日收取10万至40万美元费用,但"自五月以来每天购买数据块的支出不足0.1美分",每日向以太坊主网支付的数据可用性费用不到1万美元。他特别指出Coinbase旗下OP-Stack扩容方案Base是最典型案例:过去180天Base仅向以太坊L1支付305万美元,却向代码授权方Optimism Collective支付了440万美元。"Base每日向Optimism Collective支付的费用,超过了所有L2(包括Base自身)向以太坊L1支付费用的总和,"Thorn写道,称这种价差是"门好生意"。
Coinbase的财报数据更触目惊心。Thorn指出,2025年二季度Base产生1490万美元用户费用,仅花费44.3万美元用于以太坊数据成本,却向Optimism支付了216万美元版税——同期该交易所披露斥资2.47亿美元收购了2509枚BTC。
"Coinbase是否在抽走以太坊价值并用所得资金购买比特币?"他质问道,认为这证明Rollup可以将经济引力从ETH转向其他资产。Coinbase7月31日的X帖文证实了比特币增持:持有11,776枚BTC,成本价7.4亿美元,现价值12.6亿美元。
Vitalik Buterin强调技术路线图
当Thorn聚焦经济与治理问题时,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则分享了侧重L2用户体验的技术路线。Buterin欣喜于"众多主流L2已达到阶段1",但强调下个里程碑必须是通过有效性(ZK)证明实现亚小时级原生提现——最终缩短至单个区块时段——取代需要7天挑战期的乐观方案。"等待一周提现实在太久...这催生了采用具有不可信假设的解决方案的动机,完全违背L2的初衷,"他写道,敦促开发者采用混合证明系统(ZK+OP+TEE或其变体),在保持去信任化的同时提升速度。
Buterin承认频繁提交ZK证明成本仍高——目前单次提交消耗约50万gas——但预计短期内可将多个Rollup证明聚合为"每个时段提交一次",在保持以太坊作为结算与资产发行中心的同时,实现近乎即时的跨L2流动性。他认为有效性证明的技术融合将削弱Thorn所诟病的中心化多签桥优势,重塑安全性与经济一致性。
目前两种观点仍存在巨大分歧。Thorn将现状视为价值榨取:中心化定序器攫取利润,却只向质押者支付微不足道的费用,治理权仍掌握在企业委员会而非无需许可的验证者手中。Buterin则主张,通过密码学工程消除资金滞留在L2金库长达一周的摩擦,才是实现更强一致性的路径。这场经济学与技术路线的争论孰胜孰负,可能取决于Rollup部署廉价ZK系统的速度——以及用户是否愿意等待升级,还是继续奖励当前最盈利的定序器。
截至发稿,ETH报价384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