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精选4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精选4篇)

时间:2025-08-09 19:00:02

古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整理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快来看看吧。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篇1

一、班级实际情况

两个班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比较喜欢游戏形式的学习活动。在游戏中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真正学习到知识。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个别学生因注意力和学习主动性等问题,而使他们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计算比较差,速度慢。还有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依赖性强,少有做完题检查的习惯。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会分类计数。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四、复习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银行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复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5、关注后进生的学习,进行耐心的辅导。

五、复习时间安排

1、回顾与反思本学期的学习情况(1课时)

2、0—20各数的认识及相应的加减运算(4课时)

3、分类(1课时)

4、认识物体(2课时)

5、综合复习(4课时)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篇2

为了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我特制定了下面的复习计划:

一、明确复习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读写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角=10分,1元=10角。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并学会爱惜人民币和珍惜时间。

3、能给指定的图形或数的排列找到简单的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100以内加法这几部分内容。

复习难点: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退位及进位加法,钟面的认识,人民币的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三、复习方法

1、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妇幼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复习,理解数学。

2、结合重难点及知识的内容联系使学生在原来基础上有所提高。

3、把本学期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试卷练习册的容易出错的题做重点渗透复习。

4、对于学困生我采用即时发现即时辅导的方法。

四、复习时间安排

1、位置,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找规律统计。各为1课时,计划从6月3日—6月10日。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各2课时,计划从6月11日—6月18日。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篇3

一、扎实数学书上的基本题:

数学书是基础之发源地。将数学书本上的知识掌握扎实后,对于后面的学习有利大于弊。教者将数学书上一些重要的题目进行梳理归纳,让孩子将这些题目进行再次复习回顾,让孩子说一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是什么?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回忆一开始讲解的过程,也是建立一个数学知识系统的过程。扎实计算也是巩固基础的重中之重。低年级就是计算。

二、找到学生困惑之处

(1)文字的不熟悉:一年级是孩子的文字的启蒙阶段。很多词不明白表达的.含义是什么?让孩子多认识字才是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多让孩子读书,理解表达的含义是什么也是重点的出发点。

(2)一些易混淆梳理与对比:

18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与18有几个一组成混淆;6比5大1,5比6小1。()比5大1,5比()小1,容易混淆;括号线与问号列式,等等

三、答题方法的整理如下

1:学会抓住关键词:在···中,方向词:左右前后;代替方向句:某某是第几个,问另外一个是第几个;

2:学会画图:排队题。主角画黑圆,其余人用空心圆,结合标数字。解题一定对。

如:从前往后数,小红第7个,从后往前数,小红第6个,问这一队有几人:

四、熟记以下,解题快又对

1、10个一是1个十

2、最大一位数是9,最小两位数是10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4、10以内的分与合

5、数字排队中一般是:左前右后。

以上四点,是我帮助学生进行梳理的部分,相信进行过梳理之后,孩子的数学一定掌握的更为扎实有效。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篇4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是一年级(2)班,这个班共有学生53人。本班在数学学习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还比较差;

(2)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不够好,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

(3)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少部分学生的基础太差,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部分学生出现读不懂题的现象。

二、复习的意义目的:

1、引领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系统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加深理解,掌握知识,发展技能技巧。

2、弥补平时知识掌握的缺陷,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

三、复习重点:

1、通过复习、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100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口算、估算)

2、通过复习、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表内除法除法,能熟练正确地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复习难点:

1、进一步明确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运用恰当的重量单位。

2、通过复习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关于看图用数学问题。(指导学生看图的方法)

4、结合实际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

五、复习内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找规律(简单)。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习作一简要说明。

1.“表内除法”的复习。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习。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习。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近似数不同,知道近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克和千克”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主要有:

a、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1000克=1千克。

b、用秤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c、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5.“图形与变换”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平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习的。因此,复习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习惯。具体为:

a、辨认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

b、辨认简单的图形在方格上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向左、右,向上、下)

6.“解决问题”的复习。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习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统计”的复习。

统计知识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具体如下:

a、了解统计的过程和意义。

b、会看、填简单的统计表和一格表示几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会简单分析数据。

c、利用统计解决问题。

8.找规律的复习。

开阔学生思路,在练习中带着练习,不作具体要求。

六、时间安排:

1.表内除法2课时

2.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乘法和混合运算2课时

3.克和千克1课时

4.图形与变换1课时

5.解决问题2课时

6.综合复习(测试及讲评)6课时

七、复习方法材料:

1、围绕课本为中心,以教研室试卷辅助材料进行复习、巩固。

2、题型,拓展知识点,整合知识,举一反三,升华运用。

3、讲――练――测――评――思(总结)――再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