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整理的小学音乐优秀教案(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快来看看吧。
小学音乐优秀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唱《报春》
【教学目标】
1.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熟练的演唱《报春》,较好地表现三拍子的韵律。感受歌曲明朗、活泼的情绪。
2.用歌声和动作表现春来了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点】
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熟练的演唱《报春》,较好地表现三拍子的韵律。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欢乐、活跃的情绪,能尝试设计符合乐曲风格特点的动作,并随乐曲段落的变化律动。
【教学准备】
钢琴 多媒体 CD 课本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复 备
一、导入 完成目标,创设情境。
1.老师弹唱.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春天!
师:你们能说说春天有些什么美丽的景色吗?
师:恩,同学门说的很好,那么老师现在有一个关于鸟的谜语要给大家猜一猜,你们能猜中吗?谜语:一只小小鸟,冬去春又来,布谷布谷叫,催着春耕忙.
生:布谷鸟.
3.恩,同学们真棒!布谷鸟的`叫声就仿佛告诉大家春天来了,美丽的景色来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吧!
二、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提醒孩子们安静的听音乐。)
师:通过听了这首歌曲,你们听见布谷鸟的叫声了吗?
生:。。。
师:谁能模仿出音乐中布谷鸟的叫声啦?
师:在远处叫和在近处叫有什么不同啦?
2.发声练习:请学生跟琴声学布谷鸟的叫声,请同学分别模仿在远处(高音)的叫声和近处(低音)的叫声.
3.请同学再次欣赏歌曲《报春》,思考几个问题:
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愉快活泼、旋律优美)
师点评:说的很好,这首歌曲愉快活泼,旋律优美舒展,歌词布谷鸟的叫声使整首曲子充满了趣味.
4.学唱歌曲第一段
(1)用LU轻轻跟琴声熟悉、学习旋律(哼唱曲调二遍)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诵歌词。
(2)播放音乐,让学生带上歌词默唱整首歌曲。
(3)播放音乐,让学生带上歌词清唱歌曲整首歌曲,耳朵仔细听范唱。
(4)加入歌词跟琴演唱歌曲第1段,对有问题的老师指出并加以纠正。
(5)加入歌词跟琴演唱歌曲第2段。
师:“春天,春天你快来吧!”说明春天来了吗?表现了人们怎样的心情?应该用着什么样的心情演唱?
生:……
师:对,说明人们盼望春天的到来,应该带着急切盼望心情连起来唱,换气时也要急速换气。咬字吐字要清晰,用这种方法再唱一遍。
(6)加入歌词跟琴演唱歌曲第3段,对有问题的老师指出并加以纠正。
(7)加入感情完整地演唱整首歌曲。
三、歌曲表演 。
1.请学生为歌曲配上适当的表演动作.
2.全班演唱歌曲,请2个学生用碰铃和木鱼为歌曲伴奏。(提醒伴奏的同学要注意3拍子的强弱规律)
3.分组表演,请2个学生用碰铃和木鱼为歌曲伴奏。
四、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听音乐出教室。
用四字成语: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等。
板书:这首歌曲是哪个国家的儿童歌曲? .歌曲的拍号是什么?
讲解:这是一首三拍子的音乐,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
只做口型,不发声音。
布谷鸟唱起歌来特别轻盈富有弹性、我们学着布谷鸟声音来演唱。
提醒孩子们在唱布谷时,要唱的有弹性,跳跃,四分休止要唱出来,还要用高兴的心情去演唱整首曲子,老师范唱。
小学音乐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听辨音乐,用动作来表现自己感受到的不同的动物形象。
2、在歌唱、表演中即兴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即兴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小朋友们,想去动物园玩吗?这是不是你们高兴的事? 你高兴时会怎么样? 二、音乐活动:动物大合唱 1、你们能说出一个字的动物有什么? 两个字的动物呢? 三个字的动物呢? 2、现在,我们来进行“动物大合唱”。 如:长颈鹿、老鼠、蛇 三、学习歌曲《在动物园里》 1、小朋友们的大合唱很精彩,现在我们可以进去看看可爱有趣的动物了。(课件:动物图片) 2、哎,这些动物们在干什么呢?哦,他们在唱歌呢,唱什么歌?小朋友们会唱吗?我们和他们唱一唱,好吗? 3、学唱歌曲《在动物园里》。 四、创编歌词 1、刚才我们在动物园看到了那么多可爱的动物,想不想自己编歌词进去?那想一想第一句怎么编?大家一起想,要什么动物来编?()睁眼看我们,真(),真(); ()跳舞多起劲,真(),真(); ()吹口哨,真(),真(); 动物园里动物多,真(),真()。 2、学生进行创编歌词,教师将歌词写出来。 3、学生演唱并表演创编的歌曲。 五、课后小结: 地球上的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爱护动物 板书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 歌唱:《在动物园里》 教材分析: 《种玉米》是一首印度尼西亚儿童歌曲,歌曲充满劳动热情,四二拍,音调坚定有力,描绘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用辛勤的劳动换取丰盛的果实。 教学目标: 1.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欢快饱满的情绪准确演唱歌曲《种玉米》。 2.通过节奏练习、模唱、对比等方式唱准歌曲中带有附点节奏的乐句。 3.通过听唱法学习歌曲,感受歌曲所表现种玉米的劳动热闹场面,培养爱劳动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欢快饱满的情绪准确演唱歌曲《种玉米》 教学难点: 通过节奏练习、模唱、对比等方式唱准歌曲中带有附点节奏的乐句。 教具: 电子琴、多媒体电脑课件、单响筒,图片等。 教学过程: 1、导入: 设问:同学们都知道现在是秋天,那秋季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丰收的季节,收获的季节) 师:同学们吃过烤玉米、煮玉米吗?在这个季节里卖烤玉米煮玉米的非常多,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玉米的成长过程。 (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对歌曲产生兴趣,为学唱歌曲做准备。】 2、初听歌曲录音范唱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印度尼西亚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种玉米) (课件播放歌曲)(出示课题) 3、复听歌曲 设问:请你仔细听一听孩子们在种玉米时都有哪些劳动动作?你能试着做一下吗? (除草、施肥、撒种子、浇水) 【设计意图:为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做铺垫。】 4、教师弹琴范唱歌曲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印度尼西亚儿童歌曲《种玉米》,请同学们打开书到22页,仔细看歌词,用手指指着歌词,在心里跟着老师一起唱一唱。 听后设问:歌曲是几拍子的?他的节拍特点是什么?请你用拍手的方式告诉大家。 (四二拍、节拍特点强弱) 5、教师按歌曲节奏读歌词。(用单响筒打拍子,边打边读歌词) 师:请同学拿出笔,认真听老师读歌词,如果有不认识的字请你在旁边标好拼音。 6再次复听歌曲录音范唱,请学生用手指指着歌词轻声跟唱。 7节奏小练习:(课件展示) 教师用打击乐器分别击拍两条节奏,让学生分辨是哪一个,然后学生用拍手的方式分别拍出两条节奏,不准确的.地方教师指导纠正。 设问:第一条节奏是歌曲的哪一句?请你找出来告诉大家。 (学生找出后试着按节奏读出歌词) 设问:第二条节奏歌曲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分别找出来,并且按着节奏把歌词读出来。 (教师指导读的不准确的地方,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为解决歌曲中的难点做准备,为了学生能准确演唱歌曲做铺垫】 8、再次复听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设问:找出自己唱的不准确的乐句。 学生唱得不准确的乐句教师弹琴范唱,学生模唱至唱准,(全班齐唱) 【设计意图:解决歌曲的重难点,为能准确演唱歌曲做铺垫。】 9、师生共同练唱歌曲:男女生接唱,小组接唱等方式。 (在学生唱的不准确的乐句教师指导唱准。) 10、教师启发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控制力度以及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学生可以加入种玉米时的劳动动作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感受歌曲带来劳动时的快乐,培养热爱劳动的美德】 师:同学们,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劳动时心情是怎么样的? (开心的) 师:那你们在劳动时心情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呢? (学生热爱劳动,喜欢劳动,享受劳动) 1.扮演《摇船调》,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2.猜谜活动交流。 3.单元小结。 1. 感悟谜语的乐趣。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1.由《猜调》导入:一问一答的歌曲上节课我们学了《猜调》,今天我们再唱一首这样的一问一答歌曲 2.聆听(录音)范唱。要求:能听出问什么?怎样回答?? 3.再听范唱。要求:能感悟到“摇船”的感觉吗?如当你有感觉时,请用摇船的动作为歌曲随同律动 4.用投影或幻灯打出歌谱(也可抄成歌片),让同学边听录音边做摇船动作边看歌谱,反应快的.同学可以随录音轻声哼 5.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分男女声(或小组)试唱歌曲。教师从中获取反馈,纠正个别乐句的错误,如第3、4小节的一字多音,和点节奏等 6.各人自学歌曲并设计扮演 7.各组排列成船形(四组4条船)教师手执口风琴到各组轮流伴奏(不带旋律,曲谱见课本),全班同学随教师的口风琴伴奏边唱边观察各组的扮演(即兴)。教师到哪一组中间,该组就边唱边扮演,各组唱一段歌词即间→答→问答。师生评价 8.同学学习口风琴伴奏:? (1)找到G音和G=1,并顺次找到“1 2 3 5”四个音 (2)学奏伴奏谱8小节 (3)在教师弹奏钢琴的旋律下,同学吹伴奏 (4)学习最后4小节口风琴伴奏 9.两组为一歌队,一问一答(扮演、伴奏,均由队员自身承当)。 10.评价小结。 11.猜谜语活动? ⑴各人把上节课后收集到的谜语进行交流 ⑵修改收集到的谜语 ⑶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 ⑷演唱创作新的歌词的《摇船调》,并进行扮演 ⑸单元小结:音乐与人的关系给我们带来童趣、乐趣。 12.教学小结。小学音乐优秀教案 篇3
一、师生问好歌
二、发声练习曲《我们一起来唱歌》
三、学唱歌曲《种玉米》
四、教师小结:
小学音乐优秀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