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整理的最新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快来看看吧。
最新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了解曼德拉在监狱中的生活,感悟其为争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朗读感悟曼德拉为争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媒体:
投影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分段。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我的菜园。
2、释题。
“我”即“曼德拉”(1893—1981),是南非人民民主运动的杰出领袖,是南非历第一位黑人总统,1993年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曼德拉的人生经历中,曾经有过27年的监狱岁月。
菜园:种蔬菜的园子
3、激发兴趣:对于我们许多同学来说,菜园是一个并不陌生的地方。在城市的郊区和农村,许多人家都有种菜的土地,那就是他们的菜园。
简单的说,菜园就是种蔬菜的地方。即使是自小生活在城市的同学也知道,每天从菜场买回来的蔬菜,都是从菜园运过来的。种菜的人一般都是最普通、最平常的人,他们种菜,是为了生活;菜园,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一块土地。曼德拉并非寻常之人,为什么他也有自己的菜园,还要亲自种菜呢?我们读了课文,就能了解其中所包含的不寻常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二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3)三读课文,划分段落。
课前布置预习查字(词)典:情有独钟苦役呵护戏谑慰藉
2、检查自读效果。
(1)认读下列词语:苦役垃圾呵护争取允许情有独钟监狱辣椒慰藉(jiè)收获宽敞意义放弃拒绝戏谑(xuè)纠正生字读音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结合课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见上述预习内容)
3、认真朗读全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默读课文,练习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曼德拉终于获准在监狱的院落里开辟一方菜园。
第二段(第4——8自然段)曼德拉开辟菜园的过程和对耕种的情有独钟。
第三段(第9自然段)曼德拉在耕作菜园中悟出的深刻道理。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说说容易写错的字狱:说出间架结构及笔顺。
2、学生描红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词语(见练习册)。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了解曼德拉在监狱中的生活,感悟其为争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朗读感悟曼德拉为争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精读感悟
(一)第一至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部分
2、曼德拉在获准开垦菜园之前处境怎样?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当时是一名囚徒,从结束苦役后只能在“监狱内的院落里做一些事情”中看出来。他的处境也非常苦,度日如年,从“艰难”一词可以体会出来。)
3、为了给自己监狱中的生活找些慰藉,曼德拉又是怎样做的呢?
4、为了给“每天的生活寻找”更多的“慰藉”,曼德拉多年来一直坚持“要求允许”他“在狱中的院落里开辟一方菜园”,“最终,做出了让步”。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曼德拉是怎样的一个人?(极为坚强的人)
5、齐读
(二)第4至第8自然段
1、默读思考:曼德拉是怎样开垦菜园、选种蔬菜的?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他对菜园情有独钟?
2、交流要点
(1)菜园所在地“土壤干燥,乱石丛生”,为了“给作物腾出生长的空间”,他“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
曼德拉选种的蔬菜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恶劣的环境里也能生长的.西红柿、辣椒、洋葱。
(2)从以下描述可以看出曼德拉对耕种菜园情有独钟。
①“早在福特哈尔上大学时,我就在一位教授的菜园里种过菜。”
②“辛苦的脑力劳动之后,我就到菜园里去,沉浸在与土地的亲密接触之中,自得其乐。”
③在监狱大院的“不停挖掘”,使得“一些朋友戏谑我生来就是一个矿工。”
(这表明:开辟菜园的工作是异常艰辛的,犹如开矿一样。曼德拉开辟菜园是异常投入的。)
④“我开始订阅有关种菜的书籍,学习各种耕作的技术,了解各类化肥的使用方法。”
⑤“播下种子,观察生长,悉心照料,然后收获。成为这一方天地主人的感觉让我体会到一丝自由的滋味。”
(3)指导朗读
3、第9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深化)
(3)曼德拉认为对一个领导人来说,应该从耕种菜园这件事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你能具体说说这是个怎样的道理吗?
(4)齐读
三、合作探究课题
(1)曼德拉的菜园有些什么特点?
(2)曼德拉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坚持要求允许他在狱中的院落里种这个菜园?
(3)从一个的角度看,曼德拉在耕种菜园的过程中悟出了怎样深刻的道理?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先要有播种、观察、耕耘,然后才会有收获。忠于职守,尽心尽责。领导要悉心呵护人民群众,群力击退敌人,全力挽救能够争取的一切,全力清除影响成功的一切障碍。)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课文。
2、完成本课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默写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
1、默读课文,说一说曼德拉为菜园做了些什么?他从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2、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坚忍不拔乐观向上)
三、作业
最新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极具生活情趣的记叙文,共有四段。
第一段总的说在美国西雅图有一个特殊的鱼市场,在那里买鱼是一种享受。第二段主要写作者在鱼市场的所听、所看、所感,展现了一幅鱼贩们充满乐趣和欢笑的和谐生活图。第三段主要写作者了解到鱼贩们这样快乐生活的原因。第四段主要写鱼贩们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附近的人们。全文虽然篇幅较长,但语言浅显,读来倍感亲切、自然,读者容易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借助旁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的态度,激发学生在生活中传递快乐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语言。
3、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经验,借助旁批领会课文内容,感受鱼贩们的快乐。培养学生面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借助旁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的态度,激发学生在生活中传递快乐的意识。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注意课前观察附近的鱼市场,说说自己在鱼市场的感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自探谈话导入,审题质疑。
1、今天,老师带同学们漂洋过海,去西雅图一个特殊的鱼市场走走。
2、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两遍。
3、看到这个课题,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鱼市场的快乐表现在哪儿?
鱼市场里怎么会有快乐?
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三个主要问题走进课文,探究鱼市场的快乐,来感受鱼市场的快乐。
二、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1、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难记的生字新词画出来。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借助批注理解问题,画出有关语句,用心读一读,并仿照文中的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注意留足时间,要特别关注学困生。
三、合探解疑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你遇到哪些自己觉得难读难记的生字新词?学生自主交流,自主识字。
2、那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说评结合,以评促说。
体会鱼贩的快乐
1、同学们,在这个异国他乡的西雅图鱼市场的快乐表现在哪儿?(鱼贩)你从课文哪些句子体会到鱼贩的快乐?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他们面带笑容,让冰冻的鱼像棒球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大家互相唱和:“啊,5条鳕鱼飞到明尼苏达去了。”“8只螃蟹飞到堪萨斯。”这是多么和谐的生活,充满乐趣和欢笑。”
2、指名朗读,评价,读出快乐了吗?
3、情景模拟鱼贩们的唱和,感受鱼贩充满乐趣和欢笑的生活,体会鱼贩的快乐心情。
4、让我们都快乐起来,快乐地读读鱼贩们们的快乐。
5、填空:现在鱼贩们的一天是_____的一天。这一天中,他们忘记了_______,忘记了_______,忘记了________
6、鱼贩们为什么这样快乐?先然学生自己说说,然后填空。填一填。(可以用课文中的话,页可以用自己的话)从快乐的生活中,鱼贩们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感悟到_____________。从快乐的生活中,鱼贩们发现了并不是生活亏待了自己,而是自己的期望太高,以至忽略了生活本身。感悟到与其每天抱怨沉重的工作,不如愉快地对待工作,把苦日子过甜。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7、小结:鱼贩们懂得了:生活的本身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我们不能改变生活的本身,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呢?于是,他们不再抱怨,而是把卖鱼变成一种有趣的游戏,愉快地对待,把苦日子过得甜蜜、轻松。于是,一个创意接着一个创意。
8、启发想象:鱼贩们还会想出哪些创意?
小结:鱼贩们可真是快乐的使者,他们把一个充满鱼腥味、又脏又臭的鱼市场变成了快乐乐园,这怎能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体会顾客的快乐
1、鱼市场的快乐仅仅体现鱼贩身上吗?还体现在哪些人身上?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顾客是快乐的?(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3、角色体验。
(1)如果你是一个参加接鱼游戏的顾客,你来快乐地读读。指导学生理解“意犹未尽”、读出“意犹未尽”的感觉。
(2)你是让鱼贩排忧解难的顾客,读出你此时的感觉。
4、感悟顾客快乐原因。
出示:在鱼市场里,顾客能够________,能够___________,能够________还能够______。
师:顾客能够参观市场,享受快乐;参加游戏,体验快乐;交流谈话,获得快乐,在买鱼的同时将快乐打包带回家去,在这里买鱼怎能不是一种享受呢?齐读“与其每天抱怨沉重的工作,不如愉快地对待工作,把苦日子过甜。”
四、质疑再探
1、这节课,我们读懂了在鱼市场鱼贩们创造快乐,快乐卖鱼,顾客们体验快乐,快乐买鱼。因为他们都感悟到出示:与其每天抱怨沉重的工作,不如愉快地对待工作,把苦日子过甜。
齐读这句话。
2、再看看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解疑。
五、运用拓展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一定兼顾写作方法)
2、请你根据课后生字、课文中的四字词语、重点语句、课文内容,给自己设计一份作业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3、教师补充题:同学们,回想我们的学习生活,要听讲、要写字、要背书、要算题、要摘抄、要记单词,常听同学们抱怨,看了鱼贩们的快乐,你们打算怎样对待自己的学习、生活呢?可以以名言的形式写在课题的旁边。
学生写名言并交流。
教师:同学们,只要我们乐观地对待学习、生活,积极地享受学习、生活,那咱们处处都会拥有快乐。
板书设计:
鱼市场的快乐
鱼贩顾客我们
愉快地面对生活
最新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新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3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丽。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学习随着观察位置的变化有顺序地观察和抓住景物特点描绘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颐和园有关的资料及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图片导入 A、学生欣赏颐和园的图片 B、说一说看完图片的感受(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段的根据是什么? 2.讨论分段,并指导概括段意。 明确: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 (第1自然段)总写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2---5自然段)分别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美景。 (第6自然段)写出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三、学习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正确地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理清脉络,把握顺序 1、欣赏颐和园课件填空:颐和园是一个( )的公园。 2、今天作者会带我们去游览公园的哪些景点呢?默读课文(2—5)小节,用--------画出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并把线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可用文字的方式表示,也可画图表示) 3、生上台交流游览线路图。并用简笔画表示。 (1)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2)画图略 4、通过线路图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吗? 5、小结: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览的先后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这种方法就叫地点转换顺序或游览顺序。 二、讲练结合,细品韵味 1、作者是如何把这些地方的景物描写具体的呢?在听读课文、欣赏画面的基础上,你对哪个景点最感兴趣?自己再去细细品味。 (自由分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用“ ”画出景物,抓住景物特点) 2、“我是小导游”(各组交流汇报。) Ⅰ学习第二自然段:长廊 (1)小导游讲解长廊。(边讲边演示图片) (2)其他学生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 (3)长廊的长和美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生:通过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分成273间。)学习作者用数字说明事物的方法,理解这种方法的用处。 (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描写长廊的长吗?(生:长廊真长啊,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万寿山脚下。……) (5)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长廊的一头,会看到什么?(用向前看……向上看……向两旁看……的句式说一说) (6)漫步长廊,欣赏着五彩的廊画,闻着微风送来的淡淡花香,你会说: 长廊真是世界上最廊 Ⅱ学习3、4自然段:佛香阁和排云殿 (1)游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佛香阁和排云殿。 (2)听完讲解你能感受到佛香阁和排云殿的特点吗(雄伟高大,金壁辉煌) (3)这些特点是从那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耸立、金壁辉煌、一排排) (4)指导朗读,读出气势。 Ⅲ学习5自然段:昆明湖 (1)导游讲解昆明湖。 (2)昆明湖可是镶嵌在颐和园的一块碧玉呀!作者是如何用语言表现的 呢(打比方)出示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3)品读句子,理解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句式练习: 昆明湖真美呀,________ 。 昆明湖的水真绿呀,________ 。 (4)换词法体会“滑”字。(通过滑——划的互换,体会昆明湖的静,游船,画舫的慢,间接表现昆明湖的美) (5)背一背这句话。 Ⅳ学习5自然段:十七孔桥 (1)导游讲解十七孔桥。 (2)发散思维:十七孔桥上的狮子有哪些形态呢?(出示练习题: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子,柱子都雕刻着小狮子,它们有的( )、有的( )、有的(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这17孔桥真( )! 3、谁能把颐和园完整的介绍给大家呢? 4、师小结: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三、读写结合,临摹章法 1、一篇文章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叫叙述顺序。 2、分男女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刚才我们学过 的内容,想想这篇文章的叙述顺序。(指名答,归纳小结板书) 3、学习《颐和园》这篇文章我们最重要的是学会作者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叙述、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 4、模仿《颐和园》的描写手法进行小练笔:《美丽的校园》 附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美丽的大公园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