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比较易记易用、简短精辟的固定短语,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成语“慎独自律”是什么意思?下面准备了慎独自律的意思解释、出处及成语典故,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慎独自律的意思解释
▶ 慎独:在独处时谨慎自省;自律:自我约束和管理。
意思解释
慎独自律,字面意思是“在独处时谨慎自省,严格自我约束”,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谨慎和自律的态度。
该成语引申为强调个人修养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无人监督时依然能够恪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慎独自律常用于书面或口语中褒义地评价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自我管理能力,也可用来鼓励人们培养自律精神。
慎独自律的拼音
▶ 【shèn dú zì lǜ】
出处
▶ “慎独自律”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的思想。
其中“慎独”一词最早见于《礼记·大学》:“君子必慎其独也。”强调君子在独处时也要谨慎自省。
“自律”则是现代汉语对自我约束行为的概括,与“慎独”结合形成了“慎独自律”这一成语。
历史典故
典故一:曾子三省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以严谨自律著称。
他每天都要进行三次自我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种严格的自我反省精神体现了“慎独自律”的核心思想。
典故二:杨震拒金
东汉名臣杨震在赴任途中,有旧友王密深夜来访,以十斤黄金相赠。
杨震严词拒绝,王密说:“暮夜无人知。”杨震回答:“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这个故事生动展现了“慎独”精神,即在无人知晓时依然坚持原则。
典故的意思
▶ 这些典故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个人修养的重视,强调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保持道德操守和自我约束。
“慎独自律”将这种思想凝练为成语,用以概括并弘扬这种高尚的个人品德。
慎独自律近义词
严于律己——严格约束自己,与慎独自律在自我管理方面含义相近。
克己复礼——克制私欲,使言行符合礼制,侧重道德修养,与慎独自律相互呼应。
三省吾身——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体现自我监督的精神,与慎独自律同属修身类成语。
▶ 这些近义词共同体现了“自我约束、自我修养、道德自律”的核心含义,但各自侧重的情境或行为有所不同,可根据语境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