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整理的中班综合活动(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快来看看吧。
中班综合活动 篇1
活动目标:
1、尝运用各种常见蔬菜进行印画。
2、对森林进行创造性地装饰与表现。
3、在活动中体验创作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各种常见蔬菜:大白菜,莲藕,大蒜头,生姜,胡萝卜,玉米,灯笼椒……
各色颜料,铅画纸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1)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了?(秋天)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给我们送来了许多的蔬菜宝宝,让我们一起看一看!你们认识吗?(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蔬菜的名称、颜色、吃到嘴里是怎样的味道。
2、尝试用蔬菜的切面进行印画。
(1)师:现在老师要把这些蔬菜切成两半,请小朋友帮老师想一想可以怎样切。(引导幼儿发现横切、斜切和竖切三种切法会切出不同的样子)
(2)师:切好的蔬菜宝宝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自己的样子,现在老师来给玉米拍拍照,小朋友们仔细看,老师怎样给它拍照的。(示范用玉米进行印画)
(3)幼儿尝试用各种蔬菜的切面进行印画,感受每种印画图形的奇特之处。
3、幼儿进行蔬菜印画——大森林
(1)情境表演(手偶猴子和小鸟的对话:秋天到了,我们的大森林里树叶落了,小花谢了,小草枯萎了——)
(2)请幼儿帮助小动物们装扮大森林,并且说一说“我想用蔬菜印树叶,用蔬菜印小花——
(3)鼓励幼儿大胆使用各种颜色和蔬菜创造性的表现树叶、小花和小草。
4、结束活动:
(1)参观“大森林”,体验创作的成功感。
(2)讨论“为什么要爱护森林,保护环境?”
中班综合活动 篇2
设计意图:
由于小班幼儿的小肌肉发展还不够完善,他们动手绘画的能力还不强,但是他们却对颜色充满兴趣。基于幼儿对玩色游戏的兴致,我通过让幼儿印画的方式来满足幼儿的认知欲望。活动中我尽可能的准备多种颜料和蔬菜印章,让幼儿参与印画活动,在印画的过程中以获得对色彩美和形态美的体验。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蔬菜印盖花纹的方法,在蔬菜印画的过程中,体验这种特殊作画方式的乐趣。
2、感受图案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美、色彩美。
3、用完蔬菜印章后懂得物归原处。
活动准备:
1、适合印制的蔬菜印章:菜椒、藕、胡萝卜、苦瓜等。
2、装有颜料的盘子、抹布、白色棉布。
3、蔬菜印画图片、视频。
活动过程:
1、展示蔬菜,激发兴趣。
播放音乐《买菜》,今天齐老师也买来很多蔬菜,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有哪些蔬菜?(幼儿说出蔬菜的名称)
蔬菜能用来干什么呢?
蔬菜不但可以吃,还能用来做蔬菜印章,印出漂亮的花布呢!
2、欣赏印画,丰富经验。
这是老师用蔬菜印章印制的花布,请看!
提问:这块花布上的花纹像什么?是用哪种蔬菜印出来的?
谁知道这么漂亮的`花布是怎么印出来的呢?引导幼儿猜测印画的方法。
3、欣赏视频,学习印画。
欣赏蔬菜印画视频,学习印画的方法。
你们想不想也来玩一玩蔬菜印章,印画一块漂亮的花布呢?
4、欣赏花布,提升经验。
欣赏各种花布,感受花布的色彩美、图案美、形式美,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为印制花布做好美感储备。
5、自由印画,体验快乐。
幼儿分组印画花布,教师巡回指导。
6、展示作品,分享喜悦。
共同欣赏幼儿作品,个别幼儿介绍。
这么漂亮的花布是哪些小朋友印制的?这个图案真好看,是谁印出来的?用哪种蔬菜印的?你们印的花布太漂亮了,让我们一起拿起花布跳个舞吧!
活动反思:《蔬菜印画》是一节小班艺术活动。由于是第一次把蔬菜当做作画工具,小朋友新鲜感十足,而且又是玩色游戏,所以活动自始至终小朋友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致,非常投入。整体设计从欣赏——印画——展示这样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旨在通过用蔬菜印画,从而使幼儿感受图案所表现出来的色彩美、形态美,激发幼儿体验到印画的乐趣。
第一个环节:展示蔬菜,激发兴趣。随音乐《买菜》带领幼儿入场,凝聚幼儿注意力,从而引出蔬菜主题。
第二个环节:欣赏印画,丰富经验。在欣赏老师印画作品的过程中,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联想图案像什么?会是用什么蔬菜印的?幼儿在丰富经验的同时,也增强了对蔬菜印画的向往。
第三个环节:欣赏视频,学习印画。幼儿对于蔬菜印画只是具备初步经验,但是对于如何印画却不是很了解。我通过幼儿非常感兴趣的视频,向幼儿传达了蔬菜印画的过程,为幼儿自由印画做好准备。
第四环节:欣赏花布,提升经验。我利用课件演示各种漂亮的花布,让幼儿感受到花布的色彩美、形态美、排列美。为幼儿自由印画做好美感储备。
第五环节:自由印画,体验快乐。每组幼儿在相互合作中共同完成一块花布,体验印画这种特殊作画方式的乐趣。
第六环节:展示作品,分享喜悦。在展示作品时,幼儿能说出哪些图案是自己印的,用什么蔬菜印的,从而得到成功的满足感。最后幼儿用自己印制的花布跳舞,幼儿在玩乐花布的同时,体验到花布的神奇魅力。
活动结束后,我又重新梳理了一下自己组织活动的过程,还存在对活动的时间把握不够好,对幼儿关注不够全面,在驾驭课堂的能力,灵活应对孩子在活动中出现的偏离现象等方面,我感觉自己还需继续努力。
中班综合活动 篇3
一、教学目标
让幼儿了解农家乐的基本概念和特色,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增强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农家乐的特色,参与实践活动,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材料,让幼儿了解农家乐的特色。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参与农家乐的实践活动,如采摘水果、种植蔬菜等。
讨论交流法: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四、教学准备
收集农家乐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成教学课件。
准备一些农家乐的特色物品,如农作物、农具等。
联系一家农家乐,安排实地参观和实践活动。
五、教学过程
导入(3 分钟)
播放一段农家乐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地方呀?” 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主题 “农家乐”。
认识农家乐(10 分钟)
展示农家乐的图片,介绍农家乐的基本概念和特色,如田园风光、农家美食、农事活动等。
让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自己对农家乐的印象和感受。
教师提问:“你们去过农家乐吗?农家乐里有什么好玩的呢?” 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经历,分享自己的感受。
农家乐实践活动(20 分钟)
实地参观农家乐,让幼儿亲身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可以安排幼儿参观农田、果园、养殖场等,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养殖动物的生活习性。
组织幼儿参与农事活动,如采摘水果、种植蔬菜、喂养动物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品尝农家美食,让幼儿了解农家特色菜肴的制作方法和营养价值。可以让幼儿品尝一些简单的农家美食,如玉米、红薯、鸡蛋等。
讨论与分享(10 分钟)
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在农家乐的感受和体验。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在农家乐里做了什么?你们觉得农家乐好玩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总结幼儿的发言,强调农家乐的特色和意义,鼓励幼儿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劳动成果。
结束活动(2 分钟)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表扬幼儿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接触大自然,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六、教学延伸
在班级的自然角种植一些蔬菜和花卉,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手工等活动,表现自己对农家乐的印象和感受。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去农家乐游玩,增进亲子关系。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农家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乐趣。在实践活动中,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但是,在活动组织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实地参观时的安全管理不够到位,部分幼儿在实践活动中不够积极主动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中班综合活动:农家乐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综合活动:农家乐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