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以太坊始终是被遗忘的中间派。比特币沉浸于"数字黄金"的叙事中,霸占着ETF获批的头条和华尔街欲拒还迎的宠爱;Solana扮演着高调炫技的年轻后辈,而以太坊只是默默耕耘。
本周之前,ETH始终未能触及2021年4878美元的历史峰值。反观比特币,早在数月前便已突破前高。对拥有最活跃开发者生态、作为DeFi基石的以太坊而言,这种滞后堪称难堪——仿佛被困在自己亲手搭建的天花板之下。
但时代变了。周五,ETH在24小时内暴涨近15%,根据BNC数据达到4879美元,以一美元优势刷新历史纪录。象征意义?当然。但在金融市场,象征即是燃料。
以太坊创历史新高 数据来源:以太坊流动指数
鲍威尔催化剂
直接推手来自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的演讲——这位美联储主席几乎挥舞起了利率白旗。其降息暗示让风险资产(尤其是加密货币)瞬间沸腾:比特币数分钟内飙升2.5%,对流动性更敏感的以太坊则在一小时内暴涨8%。
这是多年来ETH首次在动能上超越BTC。叙事正在改写:以太坊不再追随,而是引领。
为何是现在?
ETH暴涨绝非仅靠宏观泡沫。几股结构性东风早已悄然成形:
- ETF狂热——2024年中推出的现货以太坊ETF正吸纳着比肩比特币的资金流。仅上周单日,美国ETH ETF就吸金超10亿美元。
- 企业囤币潮——企业正效仿MicroStrategy的策略,但将标的从BTC换为ETH。BitMine Immersion已囤积70亿美元ETH,SharpLink Gaming持有35亿美元。ETH国库正在成为新常态。
- 监管放行——特朗普政府下的SEC放宽质押限制,流动性质押服务商可分发收益而不必担心被认定为证券。这对ETH的核心收益叙事堪称重大解封。
- 稳定币与资产代币化浪潮——上月通过的《GENIUS法案》为稳定币提供明确法律框架。几乎所有主流稳定币都运行在以太坊上,再加上代币化国债、房地产和债券,ETH正从"科技股替代品"转型为21世纪金融体系的结算层。
供应紧缩将至
Glassnode数据显示交易所ETH余额已跌至九年新低——中心化平台仅存1490万枚ETH。原因?质押、锁仓与囤积。流动性供应萎缩遇上ETF需求激增,正是今年初推高比特币的配方。以太坊终于开始烘焙同款蛋糕。
未来之路
预测市场目前给出ETH年内突破5000美元的85%概率。素来保守的渣打银行更将2028年目标价上调至2.5万美元——相当于苹果公司的市值体量。
能否实现?或许。或许不。但关键在:以太坊不仅是在追赶历史,更是在定义未来。比特币是完美的资产,以太坊则是链上构建的经济体。若加密世界能穿越下一周期,很可能正是因为ETH证明了它能承载全球金融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