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整理的爱的教育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快来看看吧。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根据儿子的日记写出的日记体儿童小说,书中讲了安利柯四年级在班里发生的故事,还有安利柯教师所念的每月故事,很适合小学生阅读。
主人公安利柯的朋友很多,有的让我敬佩,有的令我厌恶,有的让我同情。品德高尚的卡隆是让我最敬佩的人,一次上课前,几个同学戏弄克洛西,克洛西一时动怒,抓住墨水瓶向他们扔去,却不料砸到了刚进门的教师脸上,教室立刻变得鸦雀无声,这时卡隆挺身而出为克洛西顶罪,教师明白事情的经过后,对卡隆竖起了大拇指。
卡隆还是耐利的保护者,耐利是安利柯同学中最弱小的一个,经常受同学们的欺负。突然有一天,卡隆站出来,郑重地说:“欺负耐利的同学听着,如果你们谁敢碰一下他,我就让他好看!”有个同学不服气,结果当场挨了卡隆一拳,他助人为乐、敢于承担的良好品质让我十分喜欢。德罗西是书中的`好学生,他与人为善,品学兼优,不怕吃苦,是教师的小助手,更是我学习上的好榜样。可伶的克洛西,家里贫穷依然学习用功,这种精神也值得我学习。
书里的每月故事我都十分喜欢读,大多讲的是孝心少年或爱国少年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小抄写员》和《六千英里寻母》。小男孩叙利奥为了让家里有更多钱,每一天晚上12点都替父亲抄写信封挣钱,长久下去,叙利奥睡眠不足,成绩下降,不知情的父亲责骂他。当父亲明白真相后,才明白自我儿子的苦衷;少年玛尔可历经千辛万苦,足足走了六千英里,才找到自我一年不见的母亲。两个故事都是在夸赞少年的孝心,如果我有这样的品德,我想我的父母必须是最幸福的。
《爱的教育》里有许多品德高尚的人,每一位都值得我们学习,诚实、守信、孝顺、奉献、保护弱小……具备这些品德才是最好的人。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2
一本洋溢着亲子之情、师生之情、朋友之情的书,读起来,不免感万千······这本书是围绕着校园风情而写的日记,但是其中也包括家庭亲情在内所以称之为《爱的教育》。
在读完《爱的教育》后我已被深深地打动了,确切的说,是被故事中的人物所发生的事情,而深深的'感动。
在这故事里,师生之情令我想起了我们以前的数学老师,她在我三年级时,就已经在我们四班教生了。她是一位和蔼可亲又平易近人的女老师,三年级时,她的头发还是有一点点的白发,可如今,她的白头发有增长了不少。
老师啊,您辛苦了!不知您现在的学生听不听您的话,是不是让您少操一点心,我如今见您,您的笑容依旧,可是,却多了白发,老师啊,我永远是您的学生。
这本书是适合于十三岁以下九岁即九岁以上的小学生们阅读的,令我不可思议的是,这本书竟是一个意大利市立小学三年级学生写的一年之纪事。年终他的父亲为知修改,仔细地为改变其思想,四年之后 ,儿子入了中学,凭自己记忆力所保存的新鲜人物又添了些材料。 在这本书中,有一篇名叫《嫉妒》的作文,写的是二十五日的一天,,第一仍是代洛西。华梯尼却因这嫉妒代洛西,虽然除此之外还有人嫉妒代洛西,可是他们并不像华梯尼这样显露在表面上。
校长先生在教室报告成绩:“代洛西,一百分,一等奖。”正说时,
华梯尼打了一个喷嚏。校长先生见了他那神情就猜到了:“华梯尼!不要饲着嫉妒的蛇!这蛇是要吃你的头脑,坏你的心胸的。”
之后在上课时,他在纸上写了大大的字,写的是:我们不艳羡那因了不正与偏颇而得一等奖的人。先生因暂时有事出去了,坐在代洛西旁边的人用纸做成大大的赏牌,在上面画了一条黑蛇。准备送给华梯尼,可是,在这时,代洛西却说:“将这给我吧!”把赏牌取来撕得粉碎。恰好先生进来了,便继续上课,华梯尼的脸红得像火一样,把自己所写的纸片搓成一团塞入口,嚼糊了吐在椅旁,下课后,代洛西帮华梯尼收拾好东西,替他放入革袋,结好了袋纽。而华梯尼也惭愧的抬不起头来。
当我看完这段文字以后,觉得代洛西不仅学习好,还是个非常大度的人。
我决定向代洛西学习!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3
每当我打开一本好书、阅读一篇好文章时,就好像眼前展现了一个新的世界。读阿琪斯先生的《爱的教育》就是这样,它给予我启迪,给予我力量,催我奋发上进。
爱是包容,爱是相信,爱是盼望,爱是忍耐……《爱的教育》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后来,我才发现,每一件事,甚至每一个最渺小的动作都充满了爱。爱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我们更离不开爱,如果没有爱,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如果没有爱,就没有美丽的花草树木;如果没有爱,就没有我们如此美好的生命……
以前,我觉得爱是爱,教育是教育,爱和教育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怎么能写在一起呢?直到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才发现,教育中充满了爱。这本书的核心就是一个“爱”字。爱分很多种,书中对于不同类型的爱都有讲述,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书中提到的爱都不是泛泛和空洞的,而是通过很细腻的语言表达出来。爱的'内容非常丰富,和世俗生活融合到一起,宛如实物一般触手可及!
《爱的教育》中,描写的是虽然是一个个平凡的人物,但他们却有着不平凡的思想品质,在我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涟漪,将爱的美德永驻到我的心中。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这个故事,它主要讲述了一位刚满十八岁的少年马尔科历尽了千辛万苦最终找到了自己重病的母亲,并且帮助母亲建立信心,勇敢的和病魔做斗争,最后母亲终于得救了的故事。
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马尔科是靠着他坚韧不拔的毅力找到母亲的,他徒步行走了几千英里,其中经历了很多的困难,是他对妈妈的那份爱,让他度过了种种难关,最终找到了他的母亲。我非常敬佩他,从这个故事中,我也深深的体会到了什么是爱。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4
书是挚友,让我们与知识同行;书是师者,让我们的头脑充满知识;书是舟,让我们通向知识彼岸。我与书有不解之缘,于是,今天我又看了一本《爱的教育》。
这本书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为主线写出了学校与家庭中的爱。《爱的教育》语言简朴却每一个字眼都透出了浓浓的温情,另人感动不已,最令人感动的就是书中马可尔万里寻母的故事。
马可尔父母因家庭的负担,负债累累。于是马可尔的母亲便去布宜诺斯艾利斯工作。可不知为什么,他的母亲突然失去了和家庭的联系。在没有母亲的日子中,马可尔与父亲天天以泪洗面,有一天,13岁的'马克尔终于忍受不住没有母爱的日子,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去千里之外寻找母亲。马克尔的坚持、执着的决心终于打动了父亲,父亲为马克尔筹备好了一切,马克尔开始万里寻母。世界之大,马可尔不知道从哪里寻找,而且哪有如此容易找到母亲?一路上,马可尔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在人们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母亲。马克尔的出现令生命绝望的母亲重获希望,在医生的帮助下,马可尔与母亲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看到这动人的场面,我不禁对他们的母子之爱肃然起敬。再想一想自己,生活在幸福的年代,还生在福中不知福,不知道感恩,不懂得尊敬长辈,这是多么的不应该啊。
其实当我们静下心来,会发现身边会有许多关心你和爱你的人。爱很简单,它是在冬日里的一杯温开水;它是夏日中的一杯冰水;秋日中的一杯浓茶。注意一下你身边的人吧!他们都很爱你,爱不能用金钱换取,在我们失意冰冷时,请搬出它,那纯纯的、暖暖的爱会让我们忘却一切。看完《爱的教育》让我明白了什么叫爱。
是书让我们变得聪明;是书让我们变得懂事;是书让我们受益匪浅;是书伴我快乐健康的成长。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5
这个暑假我过得很有意义,因为我读了很多书,其中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这本书对我触动最大。这本书通过对生活朴素的描写,使我感受到人类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我认为这都离不开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
书中有一篇文章叫《要学会爱人》给我印象最深,主要内容是讲,安利柯的父亲看见安利柯走路时不小心撞了一个妇人,连对不起也没说就走了,感到非常生气,并告诉他今后应该怎样尊敬别人,培养好的品德。通过这件事,我想到了我自己,说实话,我有时也和安利柯差不多,家长在时我都很有礼貌,但当家长不在时,我就变懒了,见到谁就低下头当没看见,别说打招呼了。
记得有一次,在去奶奶家的路上,碰见我家隔壁的王叔叔,大老远我就低着头,装做没看见,我也不知人家是怎么想的,是不是从此把我看成一个坏孩子呢?总之,我这样是非常不礼貌的。
还有一次,是在上学的路上,当我走到一个上坡路时,发现一位老奶奶手推轮椅吃力地往上走,本来这时我应该赶紧去帮忙,可我还在犹豫了,到底去还是不去呢?正当我犹豫不决时,我身旁的一位阿姨连忙跑过去帮老奶奶推车,并对她说:“上坡路陡,我帮你吧。”之后,又把那位老奶奶送送到了目的地。看到这些,我非常的后悔,后悔我当时为什么犹豫。我突然发现我的.爱心哪里去了,我怎么变成这个样子。我便暗地里对自己发誓,以后我要做一名有爱心的人。
从此以后,我学会了关爱他人。如果有同学摔倒了,就连忙扶起来;看见有人遇到困难,就及时帮助;给老人让路、给盲人引路、见穷人施舍、见伤员施救这都是文明的表现,都是爱的表现,我都努力去做。慢慢地,我懂了:一个人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必须从小事做起。小事不注意,大事成不了。
我真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充满爱心!正如一句歌词所唱的:“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