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名言200句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名言了吧,名言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名言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曾国藩家书名言,欢迎阅读与收藏。
1、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而轻重乖矣
2、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
3、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4、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5、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6、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
7、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日长傲,日多言
8、做人之道,大抵不外敬恕二字
9、少劳而老逸犹可,少甘而老苦则难矣
10、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
11、欲去骄字,不轻非笑人;欲去惰字,不晏起
12、立身以不妄语为本
13、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
14、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1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16、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豁达光明大略相同
17、强字须从明字做出
18、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而已
19、成大事半是天缘半是迁就
20、莫怕寒村,莫怕悭吝,莫贪大方,莫贪豪爽
21、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唯胸次浩大,真正受用
22、虚心实力勤苦谨慎八字,尽其在我而已
23、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4、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25、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26、俯畏人言,仰畏天命,皆从磨炼后得来
27、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
28、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29、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
30、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31、有德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则谤亦日熄
32、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
33、凡从师必久而后可以获益
34、凡人必有师
35、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
36、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37、凡人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
38、凡人作一事,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
39、读书之法,看、读、写、作
40、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所择
41、尔作时文,宜先讲词藻
42、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
43、下笔造句、落笔结体,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
44、习大字,总以间架紧为主
45、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 46.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
46、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47、作文以思路宏开为必发之品
48、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
49、求友匡己,大益也;盗虚名,是大损也
50、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
51、君子处顺境,当以所余补人之不足
52、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
53、帮人则委屈从人,尚未必果能相合
54、不轻进人,即异日不轻退人之本;不妄亲人,即异日不妄疏人之本
55、天下无完全无间之人才,亦无完全无隙之交情
56、凡与人交际,当求其诚信之素孚;求其协助,当量其力量所能为
57、于有才无德者,当不没其长,而稍远其人
58、以方寸为严师,左右近习之人,畏清议
59、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与人分名即受福之道
60、君子贵于自知,不必随众口附和
61、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62、凡大员之家,无半宇涉公诞,乃为得体
63、兄弟之间,一言欺诈,终不可久
64、孝友之家,可绵延十代八代
65、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
66、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
67、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
68、祸福由天主之,善恶由人主之
69、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
70、治家八字:书、蔬、鱼、猪、早、扫、考、宝
71、保养之法,在慎饮食节嗜欲,不在多服药
72、凡畏人,不敢妄议论者,谦谨者也;凡好讥评人短者,骄傲者也
73、三致祥:孝、勤、恕
74、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76.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
75、商人断不肯甘言于前,刻薄于后
76、家门太盛,有福不可享尽
77、凡家道所以可久者,恃长远之家规,恃大众之维持
78、惟柔以制刚狠之气,惟诚以化顽梗之民
79、国之强,必须多得贤臣工:家之强,必须多出贤子弟
80、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81、名者,造物所珍重爱惜,不轻以予人者
82、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缺一不可
83、根好株好而后枝叶有所托;柱好梁好而后椽瓦有所丽
84、治军总须脚踏实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
85、人生适意之时,不可多得
86、行事则不激不随,处位则可高可卑
87、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
88、好名当好有实之名,无实则被人讥议,求荣反辱
89、说话不中事理、不担斤两者,其下必不服
90、用兵之道,全军为上,保城池次之
91、权位所在,一言之是非,即他人之荣辱予夺系焉
92、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
93、积劳之人,非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享福之人
94、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满
95、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
96、患不能达,不患不能立;患不稳适,不患不峥嵘
97、居官若名清而实不清,尤为造物所怒
98、吏治不分皂白,使贤者寒心,不肖者无忌惮
99、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100、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101、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曾国藩
102、功名富贵,悉由命走,丝毫不能自主。
103、荀子称“耳不两听而聪,目不两视而明”,庄子称“用志不纷,乃凝于神”,皆至言也。
104、若人之傲惰鄙弃业已露出,则索性荡然无耻,拼弃不顾,甘与正人为仇,而以后不可救药矣。
105、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曾国藩
106、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用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107、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曾国藩
108、家门太盛,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人人须记此二语也。
109、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110、中心不可有所恃,心有所恃,则达于面貌。
111、弟此时以营务为重,则不宜常看书。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以纷而散。
112、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曾国藩
113、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曾国藩
114、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曾国藩
115、戒骄字,以不轻非笑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116、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117、勤俭节约,未有不兴。 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118、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曾国藩
119、集众人之私,成天下之公。 ——曾国藩
120、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121、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曾国藩
122、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123、俭以养廉,直而能忍。
124、人之所以稍顾体面者,冀人之敬重也。
125、无故而尤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
126、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27、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曾国藩
128、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129、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
130、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131、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人生三境说。 ——曾国藩
132、一家人如果和和气气,幸福生活便会到来。一家人若哥哥说话,弟弟都听,弟弟有什么要求,哥哥没有不答应的,这样和气的家,没有不兴旺的。
133、吾人为学,最要虚心。
134、凡军行太速,气太锐,其中必有不整不齐之处,唯有一静字可以胜之。——《与国荃国葆书》
135、其条目有八,自我观之,其致功之处,则仅二者而已:曰格物,曰诚意。——《曾国藩家书》
136、吾因本性倔强,渐近于愎,不知不觉做出许多不恕之事,说出许多不恕之话,至今愧耻无已。
137、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138、门第太甚,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
139、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40、豪杰之所以为豪杰,圣贤之所以为圣贤,全是此等处磊落过人。
141、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142、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143、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曾国藩
144、人生莫惧少年贫。 ——曾国藩
145、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曾国藩
146、颜黄门之推《颜氏家训》作于乱离之世,张文端英《聪训斋语》作于承平之世,所以教家者赏析:至精,尔兄弟宜各觅一册,常常阅习。
147、好谈己长只是浅。
148、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49、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 ——曾国藩 《战天京》
150、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譬如饮酒不醉,陶然有余欢,中含不尽意,欲辨已忘言。 ——曾国藩
151、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152、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曾国藩
153、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154、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曾国藩
155、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156、起早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
157、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厉志。
158、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帮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反是而不败者,亦未之有也。
159、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160、不怨不允,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161、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16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
163、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164、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165、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曾国藩 《诫子书》
166、人生适意之时不可多得。弟现在颇称适意,不可错过时会,当尽心竭力,做成一个局面。
167、欲上不愧先人,下不愧子弟,惟以力教家中勤俭为主。
168、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169、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曾国藩
170、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曾国藩
171、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172、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强自立做出。
173、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174、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曾国藩
175、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
176、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 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曾国藩 《曾国 藩家书 》
177、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礼义之旗帜也。
178、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79、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180、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181、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182、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183、若是遇到棘手的时候,请从耐烦两个字上痛下功夫。
184、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曾国藩书信》。
185、初非预定之品,要以衡材不拘一格;论事不求苛细,无因寸朽而弃达抱,无施数罟以失巨鳞。——《曾国藩书信》。
186、胸襟必能自养其淡定之天,而后发于外者有一段和平虚明之味。——《曾国藩家书》
187、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曾国藩家书》
188、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曾国藩家书》
189、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曾国藩家书》
190、人之疲惫不振,由于气弱。而志之强者,气亦为之稍变。——《曾国藩日记》。
191、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曾国藩
192、"人初做事,如鸡伏卵,不舍而生气渐充;如燕营巢,不息而结构渐牢;如滋培之木,不见其长,有时而大;如有本之泉,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曾国藩
193、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曾国藩
194、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195、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得欲为乐。欲无时可足,故乐不胜忧。理无时不存,故随在皆乐。至乐顺理。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196、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97、遇疾恶太严之人,不可轻意在他前道人短处,此便是浇油入火,其害与助恶一般。
198、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也就谁都不得罪了。
199、为人不可过于聪明。——曾国藩
200、集众人之私,成天下之公。——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