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整理的神舟十二号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快来看看吧。
神舟十二号的心得体会 篇1
逐梦浩瀚太空,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发射“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建设的“首战”。作为中国空间站的核心组成,“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不仅使我国建设空间站的信心更加坚定,也极大地增强了全体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你们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强、创新超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万事开头难,“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是中国空间站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在迈好这一步的过程中,不仅积累下了丰富经验,更是开拓出诸多创造性实践。创新创造,是发展航空航天事业重要的“方法理论”。今天的发射成功是一个好开端,鼓舞人心、提振信心,要把这个“好”延续下去,让空间站建设的每一步都能成为下一步的“强心剂”,就要持续不断用好用足创新创造这个“方法理论”。据报道,未来两年,“天和核心舱”将会在距离地面400公里的太空轨道上,陆续与“天舟”“神舟”“问天”“梦天”等航天器共同完成空间站组装建造和关键技术在轨验证等任务。完成这些任务,不能靠“复制”“粘贴”,只能靠创新创造。只有这样,空间站的建设,才能走好每一步。
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伟大的精神,更离不开一代代为之奋斗拼搏的人。我国的太空站建设从“追赶者”逐渐成为“领跑者”,无数航空航天人为之倾尽心血。今天下午,当李尚福总指挥长宣布“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那一刻,指挥部现场掌声雷动,还有更多人隔着屏幕深受感动。为什么有掌声?为什么能感动?因为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这一刻来之不易,这一刻凝聚着无数航空航天人奋斗的成果。对星辰大海的探索永无止境,继续奋斗的火种更要生生不息。此时此刻,我们更应该向每一位航空航天战线上的奋斗者致敬!
神舟十二号的心得体会 篇2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等工作,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的组合体运行在约390km的近圆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今天由于“神舟在度问天”有了特别的意义,估计很多国人都选择放下手头的工作,打开可视窗口静静等带着9时22分的到来,因为人们知道,这是时隔近五年后,神舟载人飞船送三名航天员再度问天。来自官方的消息,神舟十二号飞船计划在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
看得出在等待几个小时内人们以难以抑制激动心情了,大伙在央视推出的专题片《神剑出征,陪你走向飞天起点》下方纷纷留言,有网友说:“比喻好恰当啊,激动又期待,祝圆满成功!”还有网友说:“预祝发射顺利,向全体工作人员致敬!”更有网友说:“看见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现场掌声不断,伴着《歌唱祖国》的画面我已经泪流满面了!”为啥呢?因为笔者注意到,进入4月直到5月,简直就是中国的“航天月”。
4月29日,长征五号B火箭成功发射天和核心舱,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的大幕。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3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天和核心舱顺利实现快速交会对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为首个停靠空间站核心舱的航天器。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二号飞船入轨后,不仅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的前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站”更是中国航天史上里程碑,具有划时代意义。
而且,按照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我国将连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发射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随着实验舱的发射,空间站组合体的质量也将不断增加,纪录也将不断刷新。
此次神舟十二号搭载了3名航天员,分别是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聂海胜担任指令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就是聂海胜,因为这不仅是他第三次执行飞行任务,还是第二次担任指令长。更令人惊奇的是今年的聂海胜已经是57岁“高龄”的老兵了,而且在神舟十二号任务成功后,聂海胜将成为继景海鹏之后,中国第二个“三巡苍穹”的航天员。但他比景海鹏还年长几岁,我们很多人曾经就以为,“‘飞天梦’谁都可以做,但是真正能飞天又有几人,即便是那也是年轻人的事了。”可是聂海胜告诉我们:“我已年过半百,但为航天事业拼搏的心依然年轻。只要国家人民需要,我会勇往直前!”笔者不得不说今后“雷公、风婆,见到聂海胜都得礼让三分了!”
现在我们知道了,此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新增了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大大减少了“连体”的时间,虽然这是装配、回收、补给、维修、航天员交换及营救等在轨服务环节的先决条件,但是,复杂度高、精准度高、自主性要求高、安全性要求高,并迅速完成“万里穿针”。而快速对接不仅可以缩短航天员在飞船狭小空间中滞留的时间,几个小时就能抵达空间更大的空间站,减少航天员不必要的体力与精力付出,使太空飞行变得更加舒适。还可以保障科研用品,特别是生物制剂等无法经历长期运输的货品尽快送达空间站,这对某些试验可能是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关键是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如果空间站等航天器突遇紧急情况,快速交会对接可以快速地对故障实施抢修与紧急救援等工作。
更绝的,这也是笔者最想提到的这次飞行任务多了一艘应急救援船“时刻准备着”。据悉,神舟十二号有一个孪生兄弟神舟十三号一同出厂,同时在发射场完成总装、测试等工作。神舟十二号飞船作为发射船已与火箭对接在发射塔待命发射,神舟十三号飞船作为本次任务地面待命救援飞船,完成推进剂加注前准备,在厂房就位,随时可启动后续发射工作程序。一旦在轨发生需要救援的情况,在长征二f运载火箭配合下随时可启动救援程序,短时间内即可发射入轨,将航天员接回地面。
三名宇航员完成了出征仪式,他们向全国人民敬礼,带着无数“飞天梦”人梦想“三巡苍穹”我们为他们骄傲,并等她们回家,到那时再饮庆功酒!
今天(17日)0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3秒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民声君”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按照预定程序,预计用时6.5小时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正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另据了解,“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已于5月30日05时01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整个过程历时约8小时。
神舟十二号的心得体会 篇3
今天我们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观看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随着一声“点火”的命令,一簇桔红色的火焰爆发出强大的动力,瞬间推着载有三名宇航员的`神舟十二号飞向太空。短短半小时,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的航天技术、火箭技术的进步与强大。
作为学生,我们在学习上应该学习航天设计人员的谨慎与认真,火箭发射的成功也就是学习之后的成果。认真努力才是有效学习的方法;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神舟十二号的心得体会 篇4
今天早上,老师让我们看神舟十二号飞船的发射,我们每个同学都迫不及待的等待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了,当神舟十二号发射的时候,我们都很担心它不能送三位宇航员飞上太空与天宫一号连接,它点火时发出的火太大了,我心里暗想它会不会引起火灾呀?
随着神舟十二号成功飞上蓝天,我心中的疑团也一点一点的消退了,心中的大石头也终于落地了。接着火箭上的两个小火箭落了下来,紧接着是外壳和一个副的推进器也落了下来,终于所有不必要的东西都落了下来,太阳能板也伸了出去,神舟十二号终于进入了预定的'轨道,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了!所有的同学都在欢呼,因为这是中国对宇宙探索迈出的新一步,是中国对宇宙奥秘探索的又一个起点。
此时此刻,我又有了一个新的理想——当一名优秀的宇航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