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整理了《小学生2025阅兵式观后感300字作文(优选5篇)》,供大家参考,快来看看吧。
小学生2025阅兵式观后感 篇1
当清晨的阳光洒在天安门广场上,我坐在电视机前,心跳随着整齐的步伐声一起律动。2025年的阅兵式,像一首恢弘的交响乐,每一个音符都敲打在我的心上。那些身着戎装的解放军叔叔阿姨们,眼神坚定如星辰,步伐铿锵似雷鸣,他们走过的不只是长安街,更是中华民族百年的奋斗征程。
最让我震撼的是少年军校方阵。那些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哥哥姐姐,扛着比自己还高的旗帜,脊背挺得笔直,像一排小白杨。妈妈告诉我,他们每天训练时流的汗能装满一整个游泳池。我突然明白,原来爱国不是喊口号,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的坚持。看着他们被阳光镀上金边的身影,我悄悄擦掉了手里的薯片碎屑,坐直了身子。
当和平鸽飞过湛蓝的天空,我忽然想起课本里的话:"我们不是生在和平的年代,只是生在和平的国家。"这场阅兵式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心里那颗小小的种子——总有一天,我也要成为守护这片土地的人。
小学生2025阅字式观后感 篇2
阅兵式开始前,爸爸特意把爷爷的老相册摊在茶几上。黑白照片里,1949年的受阅飞机要飞两遍,因为当时我们的飞机不够。而今天,当新型战机拖着彩虹般的尾焰掠过云端时,爷爷的眼泪滴在了我的红领巾上,那滴温热比任何解说词都更深刻。
女兵方阵走过时,妈妈突然握紧了我的手。她们束起的马尾辫像跳动的火焰,作战靴踏出的声响清脆利落。解说员说其中有位姐姐是编程高手,设计的系统能保护千万台电脑。这让我想起上周数学考砸时,老师说的"每个领域都是战场",原来学习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报国。
夜幕降临时,无人机组成的牡丹在天空绽放。爸爸说这朵"电子牡丹"用了2380架无人机,正好是圆明园被焚毁的年份。历史与科技在此刻重叠,我忽然懂得,铭记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把未来的每一步走得更稳当。
小学生2025阅兵式观后感 篇3
学校组织观看时,班主任让我们带上了素描本。我画下导弹车驶过时惊起的麻雀,它们翅膀振动的轨迹与钢铁洪流形成奇妙的和弦。同桌小林却数错了方阵数量,急得直挠头,直到解放军叔叔向我们教学楼方向敬礼,他愣住的样子被我永远留在了画纸角落。
装备方阵里那些闪着冷光的"大家伙",看起来像科幻电影里的道具。但解说员说其中某项技术来自我们省的科学实验室,我的铅笔突然断了尖。原来课本上那些枯燥的公式,真的能变成守护国家的盾牌,这比超级英雄电影真实多了。
晚上回家,发现爸爸把阅兵视频设成了循环播放。他在厨房哼着《我和我的祖国》,切菜声与屏幕里的踏步声渐渐重合。我翻开日记本写道:"今天才知道,原来震撼不是声音有多大,而是发现自己的心跳,竟然能和整个国家同频。"
小学生2025阅兵式观后感 篇4
奶奶戴着老花镜,指着徒步方阵里某个战士惊呼:"这不是村头老李家的二小子吗?"屏幕里那张晒得黝黑的脸确实有几分熟悉,去年他探亲时还教我们用弹壳做工艺品。此刻他握着钢枪的手指关节发白,和当时帮我们拧开颜料瓶盖的手一模一样。
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呐喊响彻云霄时,操场上的我们都站了起来。校长说七十年前我们的先辈用血肉筑成长城,现在我们要用知识铸就新的长城。风把红旗吹得猎猎作响,我的红领巾突然变得沉甸甸的,原来这就是责任的重量。
特别触动我的是装备方阵解说词里提到的"自适应系统",就像我们班视力不好的同学需要调前排,这些高科技武器也会根据不同情况自动调整。回家路上,我一直在想:真正的强大,或许就是既能昂首挺胸,也懂得弯腰呵护每一株幼苗。
小学生2025阅兵式观后感 篇5
观礼台上那些白发苍苍的老兵敬礼时,我的同桌小声问:"他们为什么在发抖?"老师轻轻回答:"因为他们在向年轻的自己致意。"这句话像一粒火种,瞬间点燃了我对历史的所有好奇。回家就翻出了太爷爷的军功章,那些磨损的棱角突然有了温度。
最意想不到的瞬间,是镜头扫过观礼人群时,我看见了去年转学去西藏的同学卓玛!她穿着民族服装用力挥舞国旗,高原红的脸颊比任何时候都明亮。原来阅兵式不仅属于天安门,还属于每双注视它的眼睛,就像阳光会平等地照耀每片雪花。
深夜整理观后感时,窗外的桂花香飘进来。我突然明白,这场阅兵式就像一棵大树:深扎泥土的根是历史,笔直挺拔的干是现在,而那些最新展示的装备,则是向着天空无限伸展的枝桠。而我们,就是被这棵大树荫庇的新芽,终有一天也要成为它的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