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语文试题考点解析及答题技巧
本试题库系统整理了2025年语文考试中常见题型与核心知识点,涵盖选择、填空、判断、简答、应用等多种题型,旨在帮助考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体系,提升应试能力。
一、选择题(共20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拮据(jū) 脊梁(jǐ)
B. 倔强(jué) 炽热(zhì)
C. 模样(mó) 胆怯(què)
D. 玷污(diàn) 酝酿(niàng)
正确答案:D
解析: A项“据”应读作jù;B项“炽”应读chì;C项“怯”应读qiè。D项全部正确。
2. “他像一只倔强的小牛,从不低头。”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D. 夸张
正确答案:A
解析: 这句话将“他”比作“小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B. 我们要努力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C. 小明不仅学习好,而且很热心。
D. 如果我们不努力,将来就无法成功。
正确答案:C
解析: A项缺少主语,“通过……使……”结构不当;B项“提高”与“水平”搭配不当;D项“如果……就……”结构完整但逻辑略显重复;C项语法无误。
4.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是( )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正确答案:C
解析: C项出自杜甫《绝句》,描绘春日鸟鸣柳绿的景象,属于春天。
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说:“你明天几点来?”我回答:“大概十点吧。”
B. 他喜欢读书、运动和旅行。
C. 今天老师布置了三道题: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
D. 我们去哪?北京还是上海?
正确答案:A
解析: A项引号使用规范,对话清晰;B项顿号应改为逗号;C项冒号后不宜用顿号;D项问号位置有误。
6.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这句话的主干是( )
A. 鲁迅是奠基人
B. 鲁迅是文学的奠基人
C. 鲁迅是重要奠基人之一
D. 鲁迅是奠基人之一
正确答案:A
解析: 主干提取时保留主语和谓语,去掉定语修饰成分,因此选A。
7.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总是自以为是,从不听取别人意见。
B. 听到这个消息,她喜出望外。
C. 这次比赛我们班大获全胜,真是马失前蹄。
D. 他的成绩一直很差,这次居然名列前茅,令人刮目相看。
正确答案:B
解析: A项“自以为是”用于贬义,符合语境;B项“喜出望外”形容意外的喜悦,使用恰当;C项“马失前蹄”多指失败,与“大获全胜”矛盾;D项“名列前茅”与“成绩一直差”冲突。
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
A. 苏轼 B. 柳宗元 C. 李清照 D. 韩愈
正确答案:C
解析: 唐宋八大家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李清照不属于其中。
9. “他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这句话中的关联词使用正确吗?( )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 “一边……一边……”表示并列关系,用法正确。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他为人处世一向光明磊落。(光明磊落:心地坦白,言行正派)
B. 这个问题让我茅塞顿开。(茅塞顿开:突然明白)
C. 他做事总是犹豫不决。(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D. 她说话咄咄逼人,让人难以招架。(咄咄逼人:态度温和)
正确答案:D
解析: D项“咄咄逼人”意为气势汹汹,使人难堪,解释错误。
11. 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他穿着一件蓝色的衣服。
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C. 今天的天气真好。
D. 我喜欢在晴朗的早晨散步。
正确答案:B
解析: B项为描写,其余为叙述或抒情。
12.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写的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B. 这个地方风景优美,令人流连忘返。
C. 他总是趾高气扬,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
D. 他们之间的友谊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正确答案:C
解析: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通常带有贬义,此处使用不当。
1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威胁 震撼 颤抖
B. 深奥 抉择 安详
C. 既然 姿态 渴望
D. 幻想 经历 拼凑
正确答案:B
解析: A项“震憾”应为“震撼”;C项“姿”应为“资”;D项“拼凑”应为“拼凑”。B项无错别字。
14. 下列句子中,使用反问语气最强烈的一项是( )
A. 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B.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不对的吗?
C. 你不觉得这样做太过了吗?
D. 他怎么能做出这种事?
正确答案:B
解析: B项使用“难道……吗?”结构,反问语气最强。
15.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问我:“你喜欢什么颜色?”
B. 我们去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C. 他有两个爱好:一是唱歌,二是跳舞。
D. 今天晚上,月亮格外明亮。
正确答案:C
解析: C项冒号后面应使用分号而非逗号。
1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B. 他的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
C. 孩子们像小鸟一样飞奔出去。
D. 他笑得像个孩子一样天真。
正确答案:D
解析: A、B、C三项均为比喻,D项为拟人。
17. 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为说明性语言的一项是( )
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
B.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C. 他是个勇敢的人。
D. 我喜欢冬天。
正确答案:B
解析: B项陈述事实,属于说明性语言。
18. 下列词语中,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贪婪 B. 勇敢 C. 善良 D. 友好
正确答案:A
解析: A项为贬义词,B、C、D项均为褒义词。
19. 下列句子中,使用“而”表示转折关系的是( )
A. 他勤奋学习,而成绩优异。
B. 他聪明,而不懂努力。
C. 他虽然努力,而成绩不好。
D. 他努力学习,而成绩依然优秀。
正确答案:C
解析: C项“而”连接前后意思相反,表示转折。
20. 下列句子中,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昨天在图书馆看了一本书。
B. 在图书馆他昨天看了一本书。
C. 一本书他昨天在图书馆看了。
D. 他昨天在图书馆看了书一本。
正确答案:A
解析: A项语序自然通顺,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二、填空题(共10题)
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__________》。(答案:过零丁洋)
解析: 文天祥《过零丁洋》表达了作者忠诚报国的决心。
2.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林则徐的名言,其下一句是“__________”。(答案: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解析: 此联强调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3. “__________”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答案:将进酒)
解析: 《将进酒》体现了李白洒脱豪迈的情怀。
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__________季节的景象。(答案:冬)
解析: 此句出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雪景。
5.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由__________编写。(答案: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解析: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
6. “学而不思则罔”出自《__________》。(答案:论语)
解析: 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7. “__________”是陆游的诗句,表达了他对祖国统一的深切期望。(答案:王师北定中原日)
解析: 出自《示儿》。
8.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李白的《__________》。(答案:将进酒)
解析: 表达及时行乐、珍惜人生的感慨。
9. “__________”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开头句。(答案:明月几时有)
解析: 此句奠定了整首词的意境。
10. “__________,疑是地上霜”是李白《静夜思》中的诗句。(答案:床前明月光)
解析: 描绘夜晚月光皎洁,引发思乡之情。
三、判断题(共10题)
1. “春蚕到死丝方尽”出自杜牧之手。(×)
解析: 此句出自李商隐《无题》。
2.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解析: 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主要创作者。
3. “横看成岭侧成峰”是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
解析: 此句出自苏轼《题西林壁》,描写庐山。
4. “草木本有情”是一句成语。(×)
解析: 不是成语,而是诗意表达。
5. “画龙点睛”比喻文章或讲话中关键之处。(√)
解析: 成语含义正确。
6.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解析: 由司马迁编撰。
7. “纸上谈兵”用来形容只会理论不会实践的人。(√)
解析: 成语含义正确。
8. “负荆请罪”出自《左传》。(×)
解析: 出自《战国策》。
9. “守株待兔”是一个寓言故事。(√)
解析: 出自《韩非子》。
10. “闻鸡起舞”是用来形容勤学苦练的典故。(√)
解析: 出自《晋书·祖逖传》。
四、简答题(共5题)
1. 简述《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答案:
《红楼梦》讲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及贾府由盛转衰的过程。主题涉及家族兴衰、命运无常、爱情与理想等。
解析: 回答需体现小说情节和深层思想。
2. 解释“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答案:
比喻是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以增强表达效果。例如:“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解析: 应包含定义与例子两部分。
3. 简述议论文的三大要素,并分别加以说明。
答案:
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中心思想;论据是支持论点的事实或道理;论证是连接论点与论据的推理过程。
解析: 答案要点明确,逻辑清晰。
4. 什么是排比句?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
排比句是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的句子并列使用。例如:“他爱学习,爱劳动,爱助人。”增强语势,突出重点。
解析: 结构与作用需同时说明。
5. 请简要说明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步骤。
答案:
①通读全文,把握主旨;②审题,确定考查方向;③定位信息,提取关键词;④组织语言,准确作答。
解析: 步骤清晰,适用于各类阅读题。
五、综合应用题(共5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名言出自高尔基之口。书籍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成长。
(1)这段文字主要讲了什么?
(2)文中引用了哪位作家的名言?
答案:
(1)阅读的重要性及意义。
(2)高尔基。
解析: 第(1)题概括主旨,第(2)题考查细节。
2. 请根据下列材料,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读后感。
材料:《背影》描写了父亲送别儿子的情景,感人至深。
答案:
《背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父爱的伟大与深情。父亲默默付出,不善言辞却充满温情,令人动容。这篇文章让我深刻体会到亲情的珍贵。
解析: 答案需紧扣原文,情感真挚。
3. 写一篇关于“梦想”的议论文提纲,包括论点、论据和结论。
答案:
论点:梦想是人生的方向。
论据:①历史人物因梦想成就伟业;②普通人因梦想改变命运。
结论:树立梦想,坚持不懈,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解析: 提纲结构清晰,内容具体。
4. 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段描写春天的短文(不少于80字)。
提示: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答案:
春天来了,微风轻拂大地,嫩绿的枝芽悄然萌发,鲜花绽放,蜜蜂忙碌,一切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春天是最美的季节。
解析: 内容生动,语言流畅。
5.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坚持就是胜利”的理解。
答案:
在生活中,许多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坚持。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坚持就是胜利”告诉我们,只要不放弃,就能收获成果。
解析: 结合实例,观点明确。
六、附加题(挑战题)
1. 请仿写下列句子,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对仗。
原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天道酬勤志为舟,人生有梦勇为帆。
解析: 仿写句式工整,修辞手法一致。
2. 请赏析下列诗句,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答案:
此句出自王维《山居秋暝》,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描绘了宁静优美的山林景色,富有画面感。
解析: 分析全面,语言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