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作文400字> 笔尖流出的故事400字(14篇)

笔尖流出的故事400字(14篇)

时间:2025-10-15 19:48:02

选材新颖、内容充实、首尾呼应、用词生动、富有哲理,这样就能写出一篇好作文了。下面给大家听。

从出生那刻起,由古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整理发布,我的故事便开始了。

快一岁时,和妈妈一起住在姑姑家。

那时候,刚学会走路,便整天摇摇晃晃地跟在哥哥身后,哥哥做什么,我变跟着做什么。

一岁多时,哥哥上了小学,每每哥哥放学后,我都会跟在他身后,看他读书、写作业。那是哥哥刚学拼音,嘴里每天都念着“a,o,e……”于是,我听着听着,便“学会”了。“a,o,e……”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妈妈的笑声了。

再大一点,和妈妈一起住在姨姥姥家。那时,我又整天缠着爷爷。有一次,跟爷爷一起回家,便让爷爷抱着我。旁边的婶婶怕累着爷爷,便决定他来抱我。我立刻不干了,哭着喊着要爷爷抱。那时,我使出吃奶得劲儿想要喊出“爷爷”二字,出口的却是“yi……yi……”,逗笑了身旁的所有人。于是,我成了大家的“开心果”。

就这样,在数不清的日子里,伴着这数不清的趣事,我七岁了。我在家附近的一所小学升入了一年级。这时,我开始了这既漫长又短暂的小学生涯。

八岁,姨姥姥的孙子(我称他作哥哥)转到我们学校上六年级。哥哥本应有做哥哥的样子,他应该让着我才对。(至少在我当时的认知里是这样的。)可他却不是这样的。他有着一股子调皮劲儿,很快便与弟弟打成了一片。结果可想而知,我的八岁人生在“凄惨”的哭声中度过了。

时间一晃便又过了四年,我升入了六年级。在六年级里,我从“乖乖女”变成了“淘气包”。我学会了骂人,学会了打架。那时,我有点儿理解那个哥哥的感受了。但我却又懂得了友谊,懂得了离别,懂得了忧愁。

今年,我十四岁,我升入了八年级。我,长大了。在我们这个青春飞扬的八(4)班,我交到了更多的朋友,体会到了更多的快乐和温暖!

虽然我的故事在这里停止了,但却并没有结束。我相信,往后我的故事一定会更精彩!

笔尖流出的故事六年级作文

陆天乐是一名缉毒警察,已经上任四五年了,却连一个藏毒嫌疑犯都没抓着,导致他一度成为了同事们谈话中的笑柄。

陆天乐天性宽容,甚至胆小。一次,他走在大街上,突然,一个冰淇淋打在他新买的衣服上,他却没有发怒,而是拍了拍衣袖,不带一片云彩地走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一次被车撞飞了,还在地上打了几个滚,他居然都没有计较什么,只是说他没有注意到车开过来,这是他的错,与车主无关。之后,这两件事被同事们知道了,陆天乐也成了同事们笑谈中的“主人公”,同事们都笑他太软弱,只会忍让。

但是,最近,“笑柄”陆天乐却做出了一件让同事们大跌眼镜的事。

前几天,陆天乐的父亲得了癌症,让本来贫寒的陆天乐家雪上加霜。这不,前一个厄运还没打发走,厄运邪神就又光临了陆天乐家,上级叫陆天乐去抓捕一个名为张某的贩毒嫌疑犯,还说如果十天之内抓不到,陆天乐就可以领“盒饭”了。这个消息可让陆天乐抓破了天灵骨。

一晃,九天过去了,陆天乐是多么希望能拥有可以解他燃眉之急的东西呀!似乎,命运女神已经被他感动。

想着想着,他走进了一家小饭店,坐在了里面。无聊的他扫视着店里的人,感觉其中一人有点眼熟,似乎在哪里见到过,又想不起来了。

忽然,他眼睛一亮,对呀!这小子不就是那个嫌疑犯张某吗?只不过化了妆。陆天乐连忙抽出手机,快门键刚按下,照片还没上传给上级,手机就被抢走了,陆天乐的腰上还顶上一件尖尖的东西。一只硕大的手拍了拍陆天乐的肩膀:“这位兄弟,拍什么呢?不能随便拍别人,知道不?这可是关于别人隐私的。”一阵霸道的声音从陆天乐身旁传来。陆天乐抬头一看,是张某!

出于本能,陆天乐跳了起来,质问道:“你小子想干什么?”“没什么,只是想找你谈谈!”张某坐在了陆天乐对面。

“陆兄,还记得我吗?”张某说完就拉下了自己的口罩,是张思远,陆天乐的小学同学。“看在往日的兄弟情分上,你就让我走一次罢了!当然,我也不亏待你。看,这个大皮箱里有一百多万元的现金,只要你闭上眼,我一走,你就可以将这笔钱拿走,神不知,鬼不觉!”

话音刚落,陆天乐就已经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双手像铁链打结了似的,死死地锁住张思远。

得到了消息的同事赶来时,陆天乐的鲜血已经染红了地板。

后来,等他的伤好后,惊讶地发现,父亲的癌症已经治好了,正在医院门口等他呢!

再后来,同事们问他,当时的他怎么那么勇敢,他平时不是很宽容和胆小吗?不是什么事都让吗?

陆天乐说:“我想到了身上的警服和警徽,我就不敢‘让’啊!”

笔尖流出的故事六年级作文

夏日的傍晚,人们都陆续进入了梦境,这座城市开始变得安静起来,听得到知了清脆的叫声,一阵晚风吹过,卷起一些树叶沙沙作响。有一户人家里,有着一些“好胜”的家电,这时,主人们已经安然入睡……

此刻,一句话缺打破了这寂静的夜晚,“明明我才是最有用的,没了我,人类们都要忍受夏日的酷暑。”原来是空调一脸不忿地在强调。不过家电们怎么会争吵起来呢?原来这家主人新购入了空调,原来的大功臣——电风扇就被放在角落里,仿佛被他们遗忘了。于是家电们产生了争执,各种家电各执所词,都认为自己是最好的。

扒在纱窗上的知了都忍受不了他们的吵闹,“吱吱”叫着飞走了。谢天谢地,这间屋子的主人起来上厕所。这才让家电们暂时安静了一会儿。

这天早晨,太阳逐渐升起,暖洋洋的照射在早起的人们身上,这家的主人们也已经匆忙解决完早饭,出门忙碌了,刚一出门,家电们又开始争吵了。

“每次做饭烧水都得靠我,而你们呢?既不能为主人解渴,也不能为主人充饥,一点实用作用都没有!”电磁炉和电热水壶站成一队,一起来对抗别的家电。

“我能为主人吹风解暑,你能吗?我看你不过是嘴上吹吹而已!”电风扇不紧不慢地说。

他们就这样争吵着,谁也不肯服输。就在这时,空调出了一个馊主意。

猜猜看,是什么呢?空调在家电们七嘴八舌讨论时,插了一嘴:“要不我们自行罢工,看看到底是谁的作用最大吧!”

“行!我同意。”有越来越多的家电开始赞同这个想法了。

这天,主人一回到家,准备烧菜时,发现电磁炉打不开了,天色已晚,也没人能来帮忙修了。

于是主人抱怨了一句:“真倒霉!”便饿着肚子悻悻地回到了卧室。可主人来到卧室,发现空调也打不开了,渐渐地,他发现各种日用品都在罢工。

此刻,主人气极了,夺门而出……这时,家电们才明白:原来我们都是主人生活中的一份子,少了谁也不行啊。

笔的故事作文

自从上次,狐狸用花言巧语骗走了乌鸦口里的肉后,心里自鸣得意,整天乐呵呵的,笑得合不拢嘴。而乌鸦呢?它呀,整天在树枝上踱来蹦去,绞尽脑汁要给狐狸一个好看。

这一天,老乌鸦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决心要惩治那只狡猾的狐狸。

第二天,老乌鸦早就起床了,它对孩子们说:“一会儿狐狸可能会来,但它是强盗敲门——来者不善,你们无论如何也不要相信它。”说完就飞走了。

一会儿,狐狸出来散步,它看见小乌鸦在树上嬉戏,狐狸眼珠一转,心想:如果把他们骗下来,岂不又是一顿美餐?于是,它对小乌鸦说:”小朋友,下来吧,我这儿有很多好吃的。”小乌鸦齐声说:“不!妈妈说你是厨子唱戏——油腔滑调,我们才不上你的当。”无论狐狸怎么劝,小乌鸦就是不下去。

再说老乌鸦,它找来了一瓶红墨水,把它倒在一块石头上,把石头伪装成一块肉,然后往自己的巢里飞。

老乌鸦看见狐狸,便说:“狐狸大哥,我又发现了一块肉,比上次的那块大多了。我叼不动,我想跟你做一笔交易,你给我一块小的肉,我就告诉你那一块大的肉在哪里,怎么样?”狐狸一听,心中暗自作乐。它说:“好!”说完,就从洞中拿来一块肉交给老乌鸦,然后跟随老乌鸦向草丛那边走去。“啊!好大的一块肉啊!”狐狸一看到“肉”,就迫不及待地上前一咬。“哎哟,疼死我了!“狐狸大叫起来,牙齿也掉了几颗。狐狸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块石头。狐狸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洞中。而乌鸦高高兴兴地品尝它们的美食/

老乌鸦一边给小乌鸦喂食,一边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只要肯动脑筋,就没有做不了的事情。”

文具盒的故事

亮亮有一个文具盒,里面住着一枝漂亮的铅笔,一个可爱的转笔刀和一块活泼的橡皮,他们在自己的小家庭里一直过着幸福的生活,文具盒里的故事作文。可最近,他们整天不是摇头,就是叹气,脸色差极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是亮亮不知道什么时候养成了一个不爱护文具的坏毛病。一有空儿就拿着铅笔使劲地咬呀咬的,漂亮的衣服面目全非,皮肤都脱了一层皮!弄得他遍体鳞伤。

转笔刀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身上被小主人涂得乱七八糟,还被卸掉了一条腿,成了一个"独脚人"。

最惨的就是橡皮了,本来身体就弱,又被主人抠得坑坑洼洼的,中间又被小刀刻上了名字,那个模样,真是惨不忍睹。

有一天,铅笔实在忍不住了,就和两个小伙伴说:"小主人实在是太虐待我们了,我们还是集体离家出走吧!"话音刚落,立刻就得到了异口同声的附和。转笔刀提议说:"我们一起给亮亮写封信吧!帮助他改掉这个坏毛病,等他改好了,我们再回家去。"铅笔听了,立刻执笔给亮亮写了封信。刚写完,亮亮就进来了,他们立刻躲了起来,转笔刀因为腿脚不方便跑不动,被迫留了下来。

亮亮过来一看,发现文具盒里只剩下转笔刀了,桌上还放着一封信。亮亮疑惑地拿起信读了起来,看到字里行间真诚地劝导,想起了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觉羞愧地低下头来。“有了错误就应该马上改正”亮亮心里这样想着,擦净了转笔刀上面的划痕,又拧上了把手,看着转笔刀焕然一新的模样欣慰地笑了。铅笔、橡皮见亮亮知错就改,开心得跳了起来,重新返回了家园。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作文

小屋前有一大片菜地,菜地的尽头是一条新开的马路,马路的另一边又是菜地,不知道这片菜地到底有多大,只能看见菜地的那一边是起伏的群山。这小屋又是怎样的一番模样呢?那是一间用红砖砌成的小屋,和许多农村的旧房子一样,有着一个用黑瓦垒成的三角形的顶。

清晨,蒙蒙的雾笼罩着整个小山村。山的轮廓变得模糊了,两块菜地似乎也连成了一片,满眼都是绿色。菜地中间的那条马路早已融人这片绿色当中,没了踪影。小屋的那扇用铁皮包住的木门紧紧地关着,是啊,天还早呢,村子里很静。

太阳出来了,雾散了,一切又恢复了清晰的模样。小屋的门开了,一缕阳光射进去,屋子里亮堂了许多。屋里有两张床、一个橱子、两张桌子,都已经很旧了。一个老爷爷从屋里出来,他活动活动腿脚,径自向隔壁的厨房走去。这位老爷爷头发花白,身材高大,但有点儿驼背,他有80多岁了。一会儿工夫,厨房的烟囱里便飘出了袅袅的炊烟。

饭做好了,老爷爷又来到屋子里,在床边停下,他轻声地唤醒了睡梦中的老伴儿,小合翼翼地扶她坐好,从床头拿起衣服一件一件地为她穿上。他的一举一动是那样的小心,就像对待孩子一样。他的老伴儿面色红润,眼睛育直地望着他,嘴里虽然什么东西也没有,却像正在喝奶的婴J公一样不停地懦动着……

其实,这位老奶奶原本不是这样的。原来的她身体健康,手脚麻利,家里的事情从大到小都由她包了。她特别爱干净,虽然屋子里很简陋,但总被她收拾得利利索索。平时,她总是闲不住,都80岁了,还整天往菜地里跑,去摆弄她那一亩二分田里的蔬菜。儿女们总是对她说:“年纪大了,又不愁吃不愁穿,干吗还老往地里跑呢?"有时儿女们把她那些种田用的家伙藏起来,她总是板着脸,气冲冲地跑去,把它们都要回来。趁大家不注意时,她便没了踪影,回头一看,才发现在不远处的菜地里,又多了一个瘦小的身影……

可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年前,老奶奶生病了,从此她的生活不能自理,她的记忆丧失了很多,她记不清她的儿女是谁、老伴儿是谁,只有10岁以前那些模模糊糊的记忆在她的脑海中闪现。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为家事操劳了,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她很寂寞。儿女们经常来看望她,有时住上几天,帮忙照顾一下。虽然如此,老爷爷总是对他们说:“有事儿就不要回来了,你妈有我呢。”老爷爷偶尔也会往儿女家跑,去玩儿、坐坐,只是一吃完午饭便非得走不可,儿女们怎么也留不住他,因为他急着回家照顾老伴儿。

衣服穿好了,老爷爷端来一碗茶叶水,用棉签蘸着轻轻地帮老奶奶擦拭眼角……

老爷爷和老奶奶一天的生活就是这样开始的,而且天天如此。和过去不同的是,以前是老奶奶只可顶老爷爷,现在是老爷爷只彰顶老奶奶。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因为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我的爷爷和奶奶。

故事红珍珠梗概

我看过许多影视片,其中有让人苦笑不已的《笑花》,有让人感动不已的《暖春》,还有断案如神的《包青天》……,但是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影视片那就数《百团大战》了。

在1940年下半年,百团大战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按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决死队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全部加起来可能200个团都不止)

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由此,正太战役就发展成为百团大战。

1940年8月,八路军指挥部动员了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对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大规模攻击,拔掉了敌人靠近根据地的碉堡、据点,炸毁了铁路、桥梁、公路,使日军的交通线瘫痪.

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