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案> 苏红的画教案(精选3篇)

苏红的画教案(精选3篇)

时间:2025-11-01 11:00:03

古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整理的苏红的画教案(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快来看看吧。

苏红的画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2、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3、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难点:

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疑问激趣。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大家猜猜谜底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画”有关的`文章。大家伸出小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请同学们轻轻的把书打开到47页,自由读文,预习时没有认读的字,借助拼音再读几遍。做到不丢字,不加字。(大屏幕出示要求)

2、学生读文。

3. 刚才同学们读书很认真。老师把书中的一些词语朋友请到了前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师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4. 同桌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互相正音,对方都不通顺的地方,提示对方读通顺。

三、精读课文,感悟明理。

1、谁愿意站起来声音洪亮,有感情地来读一读这篇课文。边读其他同学边思考:苏红为什么哭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大屏幕出示要求)

2、相机讲解,读句子。

3、爸爸是怎样让坏事变成好事的?在文中划一划。

4、(大屏幕出示句子)教者引导学生体会理解。读句子。

5、课文中两次出现“满意”,这两次“满意”有什么不同?

大屏幕出示两个带“满意”的句子,师引导体会。

6、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为什么这幅画能的一等奖呢?如果你是评委,你会怎么评这幅画呢?

7、是啊,同学们说得真好,就是这只懒洋洋的小花狗为这幅画增添了情趣,是这幅画有了生机,有了家的温馨。这件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师大屏幕是出示,生齐读)

8、同学们,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9、今天的故事又给了你怎样的启发呢?

四、总结

这次小小的插曲不仅使苏红的画得了一等奖,更重要的是,还让苏红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 (生齐读)。老师相信,不仅苏红明白了这个道理,咱们班也都明白了这个道理——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生齐读)。

板书设计:

7、苏红的画

坏事————好事

动脑筋

苏红的画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红的画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红的画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4、认识14个字,会写10个字。

教学重点:

1、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插图入手,疑问激趣。

1、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发现图上什么地方画得最有趣?(引导学生发现,图上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狗。)

2、为什么画上多了一只小花狗呢?这只小花狗是怎么来的呢?让我们带着疑问来学习这篇课文——《苏红的画》。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遇到难读的字或句子多读几遍。

2、刚才,同学们读书很认真,老师首先检查一下你们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些字词?(课件)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课文。

1、谁能说一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苏红画了一幅画,结果弄脏了。)

2、课文是怎么写的?谁能读一读。从中你能感受到苏红的心情怎么样?(满意、伤心、着急。)相应指导朗读。

3、想一想,苏红和爸爸怎样把坏事变成好事的?默读5-9自然段,然后和同桌说一说。

4、出示爸爸的话,说说其中的道理。

5、练读爸爸的话。

教师小结

爸爸帮助苏红把弄脏的画改成一张美丽、有情趣的画。这是事件的经过。

6、事件的结果怎么样呢?

教师总结

爸爸能把坏事变成好事的原因就是善于观察,积极动脑,勤于思考。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你们遇到事情,也应该学会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这样,也许会有另一番结果。

四、分角色朗读。

板书设计:

9 苏红的画

肯动脑筋

坏事 好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学习了《苏红的画》。谁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识字。

1、课文中要求我们认识的生字还认识吗?咱们开火车读。如果读的.对,其他同学跟读。(多音字:参)

2、再读字: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你能用歌诀识字法记住哪些字?

详:说话温柔的小羊,让人喜欢端详。

梯:小弟弟真淘气,上上下下爬木梯。

奖:小朋友,要努力,朝夕刻苦得大奖。

3、其他的字,你还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a熟字换偏旁识字:福——幅 坪——评 异——弄

b熟字加(减)偏旁识字:(赖)+(忄)→濑 (八)+(足)→趴

(崔)+(イ)→催 (级)-(纟)→及

(艹)+(办)→苏 (土)+ 曾 →增

(扌)+ 合 →拾 别 -(刂)→另

(月)+ 庄 →脏

c字谜识字: 并——关字下面天一走,开字就来帮把手。

斑——二王左右站,中间文出现。

三、指导书写。

①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评、拾、脏、梯

②上下结构的字:上窄下宽 ——奖、弄、另、并

弄——下半部分撇和竖要出头。

参——书写时注意中间的“大”要扁,要宽,下面的三撇都要从竖中线起笔,一个比一个稍长,才匀称美观。

③独体字:及——注意笔顺。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地笑 ( )地看 ( )地说

( )地趴着 ( )地哭 ( )地端详

苏红的画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词语。

教学难、重点:

1、感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我家的一角》三幅画、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播放音效,杯子打碎的声音)真可惜,这么漂亮的杯子打碎了,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的事情,自己新爱的东西,新爱的作品不小心弄脏了,弄破了,怎么办呢?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她叫苏红,她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可是通过动脑筋想办法,一件坏事却变成了好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苏红的画。

板书课题,这个小朋友叫什么?标拼音苏是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想读好课文,我们首先要过生字宝宝这一关。我们这些生字宝宝可淘气了,都藏到我们的课文中去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请同学们把语文书轻轻地翻到61页。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你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反复读一读。

2、看到同学们这么认真朗读课文,老师也想读一读,如果你还有不认识的字,可要仔细倾听呀!

你认为老师读得怎么样?

三、认识生字,积累词语

1、这些生字宝宝你会读了吗?同桌之间互相认一认生字,互相纠正读音,看谁认得快,读得准。

2、老师看到你们同桌之间合作这么好,读的`这么认真,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共同认识生字。

3、还有一些生字宝宝在我们的大屏幕上呢,快来看!认识会认的字。

4、风把这些字宝宝吹到了苹果上,如果我们能读出来,苹果就会掉下来,我们一起来摘苹果好吗?请会认的同学大点声读出来。

5、看来这些生字真难不倒同学们,那么这些再生字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请同学们再朗读一遍课文,这一次要注意课文中的生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数一数课文中有几个自然段。

6、老师把这些生词都集中在词语购物车里了,一块来看。

7、同学们可真棒!这么快就学会了生字,生词,和它们成了朋友,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好。课文中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你数好了吗?

四、自读自悟,理解主题

1、瞧,这就是苏红画的画,她都画了什么?她对这幅画满意吗?你是从哪看出来的,你能读一读吗?

端详是什么意思?请你端详这幅画。

2、同学们快看,发生了什么事?

可是好好的一幅画怎么会被弄脏呢?请你默读2到4自然段。

画是怎么被弄脏的?

真可惜,那么此时苏红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请同学们分角色来朗读1到4自然段,小组内分好工,要读出苏红的满意与难过。

3、一幅画弄脏了苏红为什么会那么伤心?

来不及是什么意思?

是呀这幅画对苏红来说太重要了,如果是你能不伤心流泪,把自己想成是苏红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谁来读。

4、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怎么办呢?来替苏红想一想办法?

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看这幅画发生了什么变化?

谁帮苏红想的办法?你能找到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吗?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爸爸在看什么呢?

苏红是怎样画的,你能读一读吗?

苏红想了想,她在想什么?

她想后是怎样画的?懒洋洋是什么意思?

这一次苏红满意地笑了,她为什么会笑?

5、苏红的画获奖了吗?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6、爸爸说了什么?自己读一读。从爸爸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爸爸的话,把它记在心里,用在生活中?

7、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还记的我们刚刚打碎的玻璃片吧,现在同学们就动一动脑筋,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它变成好事呢?

8、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或者是你听说过这样的事吗?

五、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相信同学们在今后再遇到问题一定会动脑筋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继续品读课文,学会要写的十个字。

教学反思:

今天,执教了《苏红的画》。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苏红不小心把参加比赛的画弄脏了,又在爸爸的帮助下把弄脏的画改成一张美丽、有情趣的画的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课文行文简洁流畅,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呼应对照严密。教学中有得有失,下面做一个简短的反思。

教学中,我大胆的尝试从两次对话入手,抓住人物的'对话,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抓住了两个形声词“啪”和“哇哇地”,让学生体会形声词的形象性。让学生切身感觉到“画掉下”和“苏红哭的声音”,具体了写作的手法。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人物的心情。利用“懒洋洋”一词,体会情趣,深化了主题。拓展了《塞翁失马》更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体验。但教学中还觉得有以下几点不足:

1、教学中,过多的注重了理解体会,忽略了读的功效,学生读得少。如果能让学生抓住对话,分角色朗读,效果能更好。

2、对于词语积累部分,只板书了“满意”、“端详”而没有进行细化。如果能让学生用这两个词造句,说一句话就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3、拓展部分,让学生举“坏事变成好事”例子时,学生谈的不好。说明预习的布置时有欠缺,如果充分的布置学生预习,效果能比现在好得多。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能及时的调整,相信成功离我不远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