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na联合创始人Anatoly Yakovenko发出警示,比特币现有的加密体系可能很快面临量子计算威胁,建议立即着手升级安全协议。
在2025年All-In峰会上,Yakovenko警告称未来五年内量子计算取得重大突破的概率约为50%,并呼吁比特币社区立即开始转向抗量子签名方案。
迫在眉睫的量子威胁
据报道,Yakovenko指出,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推动下,量子硬件的进步可能使比特币当前采用的加密体系在2030年前后面临风险。
他建议逐步淘汰比特币现有的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转向专为抵御量子攻击设计的新型算法。
比特币签名机制存在潜在弱点
比特币交易依赖ECDSA来验证所有权。
根据多位研究者的技术预警,理论上配备Shor等算法的量子计算机一旦成熟,可能破解这些签名并暴露与公开地址关联的私钥。
这正是Yakovenko强调的安全漏洞。
专家预估时间线存分歧
加密领域的其他声音则认为威胁尚远。Blockstream首席执行官Adam Back认为威胁比特币的量子计算机至少还需二十年才能问世。
像Samson Mow等业内人士也持相对乐观态度,而新近评论者警告称,若技术突破加速,风险可能提前到来。
这种分歧反映出区块链行业对量子威胁"何时"而非"是否"发生的真实不确定性。
实际升级的复杂性
虽然比特币转向抗量子签名具有可行性,但实施过程极为复杂。行业分析显示,这种转变需要重大协议修改、钱包全面升级以及周密的部署计划,以避免破坏现有地址或在过渡期使用户暴露风险。
现有提案包括一次性迁移工具和新型地址格式,但都需要系统级改造而非简单切换。
行动与紧迫性
据报道,Yakovenko的核心观点在于紧迫性:应立即开始测试和构建迁移路径。
他肯定比特币的优势,同时强调未雨绸缪才能在量子技术超预期发展时保护用户资产与系统信任。
其观点已在行业媒体广泛传播,引发开发者论坛和研究机构的新一轮讨论。
后续发展
目前比特币开发者和节点运营者面临两种选择:稳步推进审慎研究,或加快协同工程准备以应对多重可能性。
Yakovenko提出的"五年内50%概率"虽非共识,但成功将这场辩论重新推向公众视野。
特色图片来自Meta,图表来自Trading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