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古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权向关羽提亲是明显的阳谋,关羽由于自大的性格,被迫吞下苦果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据《三国志》记载,孙权曾派使者前往关羽那里,想要为自己的儿子提亲。孙权想让关羽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这引起了关羽的勃然大怒。关羽撕毁孙权的书信,并且大骂说,“吾虎女安嫁犬子。”这引起了孙权的愤怒,于是决心攻打荆州。后来有人评价说,关羽拒婚辱骂孙权,是引起孙权攻打荆州的起因。那么,关羽答应和孙权联姻,孙权就不攻打荆州了吗?


我们如果从正常的提亲程序来讲,就能够看出这种提亲是不正常的。孙权是东吴的君主,而关羽则是刘备手下的大将。孙权和关羽不能平起平坐,当然关羽的女儿和孙权的儿子并不门当户对。而且孙权要为自己的儿子向刘备集团的大将提亲,至少要通过刘备的认可。这样才名正言顺。可是孙权根本不理会这一切程序,贸然向关羽提亲,这一切不正常的行为背后,必然有着他的打算。
首先,孙权向关羽提亲,是为了施展计谋,拉拢关羽。我们看孙权在历史上的行动,就可以发现他善于用婚姻关系进行外交谋略。他早在赤壁之战前,就和曹操有过姻亲关系。这使得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对孙权抱有幻想,以为孙权会迎降自己,结果吃了大亏。在孙权发动荆州之战前,他又偷偷投降曹操,再次和曹操结亲。对于刘备,孙权更是干脆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和刘备结为郎舅之亲。
从上述孙权的举动,我们可以看到,孙权和关羽结亲,有着明显的拉拢的意味。他用这种手段和关羽结好,想要用谋略来软化关羽对自己的态度,甚至想要拉拢关羽进入自己的阵营。这样孙权就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地夺回荆州,还收获关羽这样的大将。虽然孙权的谋略在关羽身上没有收到效果,但是麋芳、傅士仁则被孙权拉拢,在荆州之战中不战投降了孙权。
其次,孙权想要用这个谋略分化瓦解刘备阵营。我们看孙权和刘备、曹操阵营结亲的时候,他都讲求的是门当户对。他的亲人都是和对方的亲人结亲。可是这次与关羽结亲,则是让自己的儿子与对方将领的女儿结亲,这完全打破了孙权的做事原则。
这说明孙权把关羽当作了坐镇一方的诸侯来看待,把关羽的地位提高到了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地位。如果关羽答应了孙权的提亲,那就说明关羽认可了孙权的做法,自己认为和刘备拥有同样的地位,这肯定会引起刘备君臣的猜疑。
关羽被刘备派驻荆州,给予了巨大的权力,并且还负有将来领军北伐的战略任务。虽然看似位高权重,可也同样高处不胜寒。如果刘备对关羽产生了猜疑,关羽在荆州的地位就会发生动摇。这样,刘备阵营内部就会分化瓦解,便于孙权就中取事。
第三,孙权想要以这个计谋判断关羽的态度。孙权为儿子迎娶关羽的女儿,还有试探关羽态度的意味。关羽占领的荆州位居长江上游,军事能力出众,再加上军队精锐,让孙权感到十分畏惧。
虽然当时有孙刘联盟为依靠,可是孙权总是怀疑关羽有兼并自己的想法。因此,孙权想要试探关羽的真实态度,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如果关羽能够对自己态度客气,孙权就放缓对荆州的图谋。如果关羽对自己态度恶劣,孙权就要早做准备,武力夺回荆州。

第四,孙权要以这个计谋激怒关羽,来激励自己的部下。自然,孙权和关羽结亲的目的,还是为了夺取荆州。他施展这个计谋的时候,做了两手准备。关羽如果答应结亲,他就继续下一步的谋略。如果关羽不答应结亲,孙权也要在这上面做文章。
关羽作为一位智勇双全的名将,自然能够看穿孙权的伎俩。但是他这个人高傲自大,看不起东吴的君臣。在关羽看穿孙权的伎俩后,必然会认为自己遭到了孙权的侮辱,不会压制自己的怒火。就这样,关羽就坠入了孙权的诡计。
关羽平日里就看不起东吴君臣,张嘴闭嘴江东鼠辈,在他看穿孙权企图离间他和刘备的兄弟情义时,自然怒火中烧。他不答应孙权的提亲时,骂出了那句著名的虎女犬子的话。这虽然让关羽摆脱了孙权的离间计,可是却让孙权利用,成为激励部下的手段。
东吴君臣在遭受关羽的侮辱后,对关羽同仇敌忾,在荆州之战中,他们抛弃了对关羽的畏惧,齐心协力夺回荆州,打败了关羽。在关羽逃往蜀中时被东吴的伏兵擒获,随即被杀。东吴君臣以此报了关羽辱骂的一箭之仇。
结语:
孙权向关羽提亲是一场赤裸裸的阳谋,他算准了关羽的性格,使得关羽不得不坠入计中。孙权由于他的战略目标,不管关羽是否答应提亲,也是要用武力夺回荆州的。如果关羽答应孙权的提亲,就等于他接受了孙权的拉拢,中了孙权的离间计。接下来关羽就会遭到刘备君臣的猜疑,使得刘备阵营发生分化瓦解,为孙权夺取荆州创造条件。
如果关羽不接受孙权的提亲,他必然是看穿了孙权的伎俩。把和刘备的情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关羽,自然会感到受到了侮辱。本来就目中无人,生性高傲的关羽,对孙权提亲的使者自然不会冷静。
关羽虽然用对孙权的辱骂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摆脱了孙权的离间计,但是却中了孙权的挑拨之计。关羽的侮辱谩骂,被孙权用来激励部下。受到侮辱的东吴君臣,同仇敌忾,在荆州之战中抛弃了对关羽的畏惧,一举夺回荆州,擒杀了不可一世的关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