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参考资料> 厉兵秣马的意思解释与历史背景

厉兵秣马的意思解释与历史背景

时间:2025-11-26 19:47:29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凝练精辟的固定表达,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厉兵秣马"的深刻含义,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成语的解释、出处及历史典故,助您掌握其用法与背景。

厉兵秣马的意思解释

▶ 厉:磨砺;兵:兵器;秣:喂食;马:战马。

字面意思是"磨快兵器,喂饱战马",指做好战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该成语比喻为某事或某行动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强调未雨绸缪、严阵以待的状态。

常用于描述军事备战、竞赛准备或重大事项前的周密筹划,含积极进取的意味。

厉兵秣马的拼音

▶ 【lì bīng mò mǎ】

出处

▶ 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的秦晋崤之战前史实。

原文记载:"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描述郑国发现秦国驻军备战的情形。

历史典故

典故背景:崤之战前夕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派军偷袭郑国,途经滑国时被郑国商人弦高识破。

弦高假借郑国使者名义犒劳秦军,同时派人回国报信。

郑穆公接到警报后立即派人探查秦国驻军动向。

典故细节

使者发现秦军"束载、厉兵、秣马"(捆扎行装、磨砺兵器、喂饱战马),确认其备战意图。

郑国因此加强防御,最终使秦军放弃偷袭计划,在回师途中遭晋国伏击于崤山。

典故的深层含义

▶ 该典故生动展现了古代军事预警系统和战备状态。

▶ "厉兵秣马"从具体军事动作升华为泛指充分准备的象征性表达。

▶ 成语沿用至今,既保留军事色彩,也扩展应用于各类需精心准备的场景。

厉兵秣马近义词

▶ 严阵以待——形容做好充分准备,等待来犯之敌或应对挑战。

▶ 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与厉兵秣马都强调提前准备。

▶ 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时刻警惕、准备战斗的状态。

这些近义词共同体现"充分准备"的核心概念,但厉兵秣马更侧重物资和装备的具体准备过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