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项目发币已成常态,但如何选择交易所、制定发行策略,成为每个项目方必须深思的关键环节。头部交易所往往成为首选,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市场逻辑?

Web3 项目哪个不发币!但怎么发?去哪个虚拟资产交易所发?这就是非常值得 Web3 项目方考虑的问题。很多时候,Web3 项目方往往会选择头部加密交易所上币。原因在于:
-
在用户眼中,能上这类交易所=交易所肯定了项目的价值=发币肯定能涨=买它!
-
在项目方眼中,头部交易所上币=用户买账 + 交易所支持=暴富。
这里就会扯到另一个问题:上币费。考虑到近些年,即使上了头部交易所,项目的市场行情也不一定起得来,所以很多 Web3 项目在上币的时候就得考虑性价比——上币费是不是合适?另外,我支付了高昂的费用,除了在你们平台上个币,还有没有其他的「支持」能保证我的收益?
这不,本周就因为上币费开启了新一轮「大战」,本文就先让曼昆律师带大家一起吃吃瓜。
天价上币费
虽然许多加密交易所并没有在明面上披露上币费,通常只有一个上币申请的入口与联系方式,但「上币费」这一潜在成本早已在市场中流传。不过这一次,Binance 和 Coinbase 的正面「硬刚」让上币费的话题火力全开,不少币圈 KOL 也纷纷参与讨论。

事情起源于 11 月 1 日,加密货币咨询和投资公司 Moonrock Capital 的 CEO 在推特上爆料,称 Binance 向某个头部项目方提出了「15% 代币」的上币条件——按市值算下来相当于 5000 万到 1 亿美元。这一消息瞬间让市场炸开了锅,有关 Binance「天价上币费」的传闻迅速发酵,KOL 们也各自站队。有些人认为,这种「天价上币费」源自头部交易所巨大的权力,有些人则认为中心化交易所的上币模式正在损害项目方、用户和市场的长远利益,甚至激起了对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必要性的讨论。
原本这场争论的中心是币安,但 Coinbase 联合创始人 Brian Armstrong 的一条推文将这家顶级交易所也卷了进来。Armstrong 表示「Coinbase 的上币是免费的」,然而话音未落,Sonic Labs 联合创始人 Andre Cronje 却跳出来曝料称,币安并未收取他们的上币费,反倒是 Coinbase 提出了收费要求,甚至达到千万级别。瞬间,争论从「头部交易所收不收天价上币费」升级为「谁在收费、谁收得更高」。

不过,也有人质疑 Andre Cronje 遇到了假的 Coinbase 工作人员,但 Andre Cronje 表示可以公开所有沟通记录。在此期间,Binance 的何一也发推表示,没有上币费,如有疑问可以参考已经上线的代币,Binance 都有设置代币分配介绍,有没有收取 15% 一看便知。
到目前为止,「到底有没有上币费」这个问题,其实还没有一个定论。不过,这场围绕上币费的交锋不禁也让人反思,虚拟货币交易所在加密行业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交易所提供的上币服务究竟包含了哪些支持?这些支持是否会影响到市场价格走势,甚至波及普通用户的权益?曼昆律师认为,这些幕后操作的隐性影响才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交易所上币申请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虚拟货币交易所的上币流程,曼昆律师尝试在诸如 Binance、Coinbase、OKX 等多个知名交易平台进行了基础申请操作。

* 部分平台申请页面截图
在初步申请阶段,Web3 项目方仅能填写申请表提交项目和代币的基本信息,供平台方审核。正如网上很多人诟病的信息完全不透明,在这一环节,申请者通常难以获知具体的上币服务、费用等细节,一切只能「听天由命」,等待上币支持团队的联系。通常,项目方在与平台沟通的初期很可能会被要求签署一份保密协议,禁止泄露与上币相关的具体信息和沟通记录(这也正是 Andre Cronje 在回应时表示可以公开信息的原因,他没有签署相关的保密条款)。
尽管所有上币信息保密,但世界哪有不透风的墙。根据曼昆律师团队与业内人士的沟通,再结合网上多篇相关文章,基本可以拼凑出当前主流交易所的上币费与对应服务的「三板斧」:
1、技术费与集成支持
技术费是平台收取的基础费用,通常以稳定币结算。这笔费用主要用于平台技术团队对项目代币的适配和集成,包括代币合约的审查、兼容性测试及技术支持等。不同交易所的技术费有一定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平台的集成复杂度和要求的安全标准。
2、市场营销费与推广
上币后如何获得流量?这是很多项目方头疼的问题,而交易所的市场营销服务则可以部分解决这一需求。交易所的市场推广服务,通常包含媒体宣传、空投、流动性挖矿、用户激励活动等。为此,交易所往往会要求项目方提供一定额度的代币作为推广的奖励。此类空投活动在增加项目曝光度、吸引新用户上有较好效果,但 Web3 项目方也需考量这种「空投」是否会带来过多抛压。
3、保证金
保证金是另一项重要费用,通常也是以稳定币支付。交易所往往会要求项目方存入一定额度的保证金,以确保代币价格不出现大幅波动。这意味着,如果代币在上币后的市场表现不佳、价格跌破一定标准,交易所可不退还保证金,作为补偿平台流动性损失的「兜底」手段。这项费用对项目方而言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但在交易所看来,这样的保证金机制既能保护平台形象,也能筛选出更具稳定性的项目。
此外,一些交易所还会为 Web3 项目方提供做市服务。虽然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