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网友在社交平台发问:“中秋都过去了,怎么还没吃到大闸蟹?”
随着秋意渐浓,消费者对金秋“顶流”大闸蟹的期待愈发强烈,然而市场上却依旧难觅其踪影。对此,记者采访了阳澄湖大闸蟹知名商家“螯物志”主理人佳佳子,她表示,今年大闸蟹的真正赏味期预计要推迟至10月中下旬,目前尚未进入稳定上市阶段。
佳佳子解释,今年苏州地区持续高温,气温居高不下,直接影响了大闸蟹的生长节奏。“最近太热了,螃蟹都不肯进食,蜕壳进度延迟,肥满度也不够。”
她强调,大闸蟹的成熟与水温、摄食量密切相关,高温导致水中溶氧不足,不仅影响其进食欲望,还容易引发脱壳不遂、软壳等问题,进而延缓成熟周期。
“不是不想卖,是真正的螃蟹还没长好。”佳佳子坦言,目前已有部分商家开始预售或推出“尝鲜款”,但真正达到膏满黄肥标准的优质蟹仍需等待。
她本人也正劝说顾客耐心等候,“现在卖的可能是去年的库存蟹,或者非核心产区的早熟蟹,品质与阳澄湖大闸蟹相去甚远。”
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是阳澄湖大闸蟹集中上市的关键期,但受今夏极端天气影响,多地蟹农反映大闸蟹生长普遍推迟。此前有报道指出,江苏高淳、兴化等主产区因高温导致缺氧、死蟹现象严重,部分养殖户损失惨重,整体产量预计下滑,价格也可能随之上涨。
业内人士预测,今年阳澄湖大闸蟹的大规模开捕或集中在10月中下旬,届时品质将逐步达到最佳状态。消费者若想品尝到真正“蟹黄饱满、肉质鲜甜”的时令美味,还需再等数日。
眼下,建议消费者理性选购,警惕“李鬼蟹”冒充阳澄湖品牌,优先选择有防伪标识、原产地直供的正规渠道产品,避免“花钱买不到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