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7 日消息,央视《新闻 1+1》栏目 10 月 16 日曝光了“私域直播”乱象。
先免费送鸡蛋拉你入群,再直播诱你买健康产品,显示千余人在线的直播间,实际上只有一个人。“专家人设”造假、产品资质造假,违法违规行为封闭隐蔽,运营模式多元,维权困难,如何整治“坑老”的私域直播?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吕来明表示:相对普通公域直播来说,私域直播侵害消费者权益,虚假宣传的现象更为突出。随着这几年私域直播的规模越来越扩大,私域直播里侵害消费者权益,虚假宣传,特别是侵害老年人权益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对于这种乱象的治理,到了必须严厉打击或严厉治理的程度,这说明我们国家对于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老年人权益的决心是始终的。
从报道获悉,私域直播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它的封闭性、不透明。它通过拉社群,将特定的人群链接发布给进行观看直播,不像公域直播那样,可以通过公域的互联网直接进入直播间,因此它是封闭型的,外部不宜看到。
第二,它的信息是缺失的,不完整,“四无”的状态 —— 无回播、无商品交易订单信息、无历史交易查询、无评价机制。实际上,这给监管造成了困难。
在这样的特点下,不法经营者利用私域直播的模式,包括其他模式结合起来,给老年人造成了欺骗或者侵害其他权益的套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个套路,比如他利用线上线下,比如义诊、免费诊疗、科普讲座,或者线下送小礼物获客,特别是老年人的信任,加入他们的直播群。
第二个套路,因为私域直播领域很多的商品是保健品,还有一些非处方的药品等。通过制造焦虑、灌输养生必需品的方法,使老年人产生消费冲动、消费必需的想法。
第三个套路,伪造一些商品的质量、资质或者功能,吹嘘神药、神器。
第四个套路,通过假专家,假的相关领域中的人员,创造一种虚假人设,骗取老年人信任。通过套路出售价格高、质量次的商品,从而达到获取不法利益的目的。
报道还提到,私域直播有个特点,就是线上和线下结合。比如,通过门店招揽顾客,把他拉进群,门店里找老年人,给他送点小礼品,然后取得信任,拉进群,组成私域直播社交群。
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需要一体化监管,一是要多部门协作,二是线上线下的一体化监管,三是跨地域协作,加强协同治理,从而使得治理效果得到很大提升。
目前,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对私域直播虚假宣传违法行为立案 30 件,其中私域直播平台 6 件、直播商家 24 件,已处罚没金额 293 万元、拟处罚没金额约 663 万元。
参考
新闻 1+1 丨造假、坑老,“私域直播”乱象如何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