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生命时钟》教案设计(精选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趣的生命时钟》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案设计 篇1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理解“精神焕发”“盗窃”“大螯”“花卉”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段。
3.了解课文举例说明的方法,领悟课文中先总后分的表达方法。
4.会用关联词“不仅……而且……”“除……还有……”“不是……而是……”造句
5.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生物节律现象、特性以及生物节律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多彩的生物界的好奇心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愿望。
了解举例说明生物节律现象的方法,从中体会到生物的节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了解课文举例说明等表达方法及作用。懂得有关生物节律的知识,学会观察周围生物节律的现象。
1.师生共同搜集了解有关生物节律的资料。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物节律现象。
一、质疑引入
1、观图,质疑(时钟与招潮蟹有什么联系?)
2、生在预习基础上谈看法,师相机板书课题《有趣的生命时钟》
3、齐读课题。师引导:除了招潮蟹,还有哪些有趣的生命时钟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向我们展现了生物王国里神奇的生命时钟现象,板书文体:说明文
二、初读,了解大意
1、按自读要求自读课文
(1)一读(放声读),读准音、读顺句,不好读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多读几遍。
(2)思考:什么是生命时钟现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生命时钟现象?(师提示抓中心句)
(3)不明白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桌交流,批注在课文旁边。
2、检查自读,交流体会。
(1)检查生字词语的自学情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精神焕发、盗窃、忙碌、绚丽多姿、节律、大螯、潮汐、花卉
(2)什么是生命时钟现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生命时钟现象?
学生交流看法,在交流中引导了解课文结构特点:总分及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
3、小黑板出示段意(点拨归纳段意方法:找中心句、过渡句、中心词等),以各种形式朗读,强调结构顺序:总分
4、提出不理解的'问题,老师梳理归结,引导进一步学习。
1、复习听写生字词
2、观图,质疑(时钟与招潮蟹有什么联系?)生回答,师板书:生物节律
3、回顾上节课内容;什么是生命时钟现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生命时钟的现象?分别是哪一自然段介绍的?
4、生答师出示小黑板,强调结构特点:总分及中心句
5、齐读小黑板,整体了解本文说明的内容,生用一句话归纳。
三、研读感知生命时钟之趣
(一)学习1段
1、师引:第1段作者是怎样引出生命时钟(生物节律)这个话题的?
2、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想:你有什么发现?师评价。
3、默读此段,你有什么发现?启发学生从句式、修辞、说明方法、表达作用等方面去思考、批注。(排比、拟人、语言生动、准确、举例说明等)
4、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出示生物活动及时间表格(小黑板),师引读,生齐读表格。
5、师小结本段,指导学生按规律背诵此段。
6、当然像这样的生物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生物也有这样的生命时钟?说一说(或仿书上的句式说)。
(二)学习2段
1、出示句子:招潮蟹不仅随着潮水的起落觅食,而且随着潮起潮落改变身体的颜色。
思考:齐读,讲了几层含义?哪两层?用什么关联词连接?(不仅……而且……加着重号)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递进)指导读出这种关系,齐读,造句。
2、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这两层意思的?指名读课文相关内容,生想象理解,交流“潮汐”资料。
3、像这样使用关联词的句子课文中还有吗?生勾划,抽生读。
(三)学习4段
1、出示句子:生物除昼夜节律外,还有年周期节律。
(1)强调关联词,4段的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过渡句、中心句)
(2)这句话包含哪两层含义?本段主要介绍了什么?(板书:昼夜节律、年周期节律)齐读、造句。
2、课文是怎样介绍生物的年周期律的?抽生读4段。
3、读了课文的介绍,你认为什么是生物的年周期节律?抽生交流。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师强调说明方法:举例子
4、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的活动也是按年周期律进行的,说一说。
(四)学习3段
1、节律的周期不是单一的,那生物节律是不是也多变呢?
2、生回答后,出示句子:许多实验都表明,生物的昼夜节律并不是直接由昼夜变化引起的,而是生物体内存在一种生命时钟。(强调关联词)
3、分析此句包含的两层含义(肯定…否定…)并列关系,造句。
4、举了几个实验来说明这个现象?学生归纳(招潮蟹和科学家的实验),抽生读3段实验过程,边读边思考其作用,师归纳,强调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的科学性、准确性。
(五)学习5段
1、师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趣的生命时钟现象,想一想,这种现象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呢?生回答,出示句子:生物节律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2、齐读最后一段。
3、请生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哪些行为可以形成良好的生活节律,那些行为可能破坏人体生物节律?会造成什么后果?生举例,师小结,板书:遵守节律健康生活
四、总结、回顾
1、学完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对说明文有了哪些了解?(文体、结构、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准确、所获得的知识等)
2、师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趣的生物节律现象,懂得了生物节律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希望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节律,获得健康的生活。同时学好知识去探索大自然更多的奥秘。
1、课文举例介绍了有趣的生物节律,课外去搜集更多相关的例子,大家交流,并仿照课文1段的句式写一写。
2、阅读本文作者的另一本著作《生物趣话》。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生字,理解“精神焕发、盗窃、大螯、花卉”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段。
3、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生物节律现象、特性以及生物节律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多彩的生物界的好奇心和探研大自然的奥秘的愿望。
4、了解课文举例说明的方法,领悟课文中先总后分的表达方法。
5、理解递进、选择等复句关系,会用关联词“不仅……而且……”“除……还有……”“不是……而是……”造句。
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生物节律现象、特性的内容。
教学难点
揣摩课文表达顺序,了解课文举例说明等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了解有关生物节律的资料。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物节律现象。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
1、看图设疑。出示(投影或挂图)课文P87插图,指导学生观察提问:在一幅海边招潮蟹图上添画一个钟面,你不觉得奇怪吗?对此你有什么猜想?
2、揭示课题。招潮蟹和时钟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了解。板书课题:17、有趣的生命时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同学三读课文,在书上勾画批注相关内容。
一读(放声读),读准音、读顺句,不好读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多读几遍。
二读(小声读),思考:什么是生命时钟现象?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生命时钟现象?
三读(默读),边读边想,看看阅读中有哪些问题不太明白,准备提出来与大家探讨。
2、检查自读情况,交流自学成果。
(1)小黑板出示生词:精神焕发、盗窃、大螯、花卉。指名读、齐读。出示带生词的句子,逐句指名读;抓“焕”字理解“精神焕发”,联系句子说说在文中的意思;以口头语理解“盗窃”;看图理解“大螯”;用造字法规律理解“卉”进而理解“花卉”。
(2)指名说说不好读的地方,指导学生练习读正确、读顺畅。
(3)通过阅读,你了解了什么是生命时钟?指名结合课文内容交流,不做深入讨论。
(4)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生物时钟?教师相机点拨:第一段抓总结概述句,第二段抓过渡句,第三四五段抓总起句(中心句)。在学生交流中,以各种形式朗读课文,了解各种构段方式。
(5)提出不理解的问题,老师梳理归结,用以引导进一步学习。
三、结合资料,阅读一段。
1、同学们觉得“节律”不太好理解。请大家读读第一段,联系课文,揣测一下这个词的意思。指名交流后,请学生查查词典,说说词典上的意思。再请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说说什么是生物节律。小结:生物节律是生物在进化的漫长历程中,在体内形成的一种近似钟的机构,它能够随着时间的变化,调节本身生理活动,使其在一定的时期开始、进行和结束。
2、生物节律有两个关键词:时间、活动。再读一自然段,列出课文所述动物、植物的活动时间表,想想作者是怎样说明什么是生物时钟的?
交流,小结:课文采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了什么是生命时钟,同时指出了像这些动植物一样,活动周期接近一昼夜(24小时)的就是昼夜节律。
3、请6名同学分读一二句,齐读第三句,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4、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分号、省略号,领悟课文句间关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第一段。
四、小结本课,布置练习。
1、课文介绍了关于生物节律的有关知识。在学习第一段时,我们知道课文采用举例的方法来说明问题,通俗易懂。我们在下节课的学习中,进一步了解这种说明方法。
2、当堂练习。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背诵第一段(同桌互背、老师抽查)。
第二课时
一、听写句子,引入学习。
1、听写句子。
(1)招潮蟹不仅随着潮水的起落觅食,而且随着潮起潮落改变身体的颜色。
(2)许多实验都表明,生物的昼夜节律并不是直接由昼夜变化引起的,而是生物体内存在一种生命时钟。
(3)生物除昼夜节律外,还有年周期节律。
(4)生物节律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2、小黑板出示这些句子,订正。
3、引入学习。朗读听写的句子,回忆课文,说说分别涉及到课文哪些段落?
二、紧扣句子,领悟表达。
1、自读课文,想想听写的4个句子在各自段落中起了什么作用。
2、出示句子:招潮蟹不仅随着潮水的起落觅食,而且随着潮起潮落改变身体的颜色。
(1)这句话讲了哪两层什么意思?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请你读出这种关系。指名朗读,请学生在关联词下加着重号,齐读句子。
(2)课文是怎样具体写这两层意思的?指名朗读,说说自己的理解。关于第二层意思,学生理解困难,可以结合课前收集的关于“潮汐”的资料,帮助理解。小结:招潮蟹觅食、身体变色的周期因与潮汐时间一致,所以叫潮汐节律。
3、像这句话这样表示递进关系的句子还有吗?请你找一找。学生找出后,出示句子:生物除昼夜节律外,还有年周期节律。
(1)读句子,说说表示这种关系的关联词。注意提醒学生:课后题标的是“除……还有……”,其实,常见的格式是“除了……还有……”,如采用课文里的格式,应该套用“除……外,还有……”。
(2)课文哪些段讲了昼夜节律?这段要讲什么节律?读课文,说说什么是年周期节律。
(3)仿照第一段的样子,改写本段。
(冬天降临,小燕子飞到温暖的南方避寒;春回大地,燕子又飞回到北方筑巢、觅食、生儿育女。兰花在春天争艳,荷花在夏天盛开,菊花在秋天怒放,梅花在凛冽寒风中散发出幽香……这些生物的.活动是按着年的节律周期进行的。)
(4)指名交流、师生评点。
(5)结合收集的资料,你还知道哪些周期的节律?请用上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说一说。
4、节律的周期多种多样,那生物节律是不是也变化多端呢?当学生用第三段第一句回答后,请学生举例说明。小结:这些例子说明——出示句子“许多实验都表明,生物的昼夜节律并不是直接由昼夜变化引起的,而是生物体内存在一种生命时钟。”齐读,说说这句话肯定什么,否定什么,用什么关联词表示的。你能造一个表示选择关系的句子吗?
5、我们为什么要了解、研究生物节律呢?出示句子:生物节律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读句子,略读最后一段。
三、回顾全文,揣摩顺序
1、学完这篇课文,你了解了那些关于生命时钟的知识?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各段之间的前后联系。在表明段间联系的地方作简单批注。指名交流。
四、完成练习,适度拓展。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和运用“精神焕发”“盗窃”“大螯”“花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1段。
(3)了解课文内容,从中体会生物节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了解举例说明方法的好处。
2、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为主线,勾画圈点,在合作探究中理解重点语句含义,体会文章中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情感。
重、难点:
1、通过阅读课文,从中体会到生物节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了解举例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多彩的生物世界蕴藏着无穷的奥秘,还记得《花钟》吗?(出示图片)它们都有自己的生命时钟,动物也是如此。走进绚丽多姿的生物世界,让我们一同领略《有趣的生命时钟》。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引入新知,搭建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减缓理解坡度,消除畏难心理,激发探究新知的兴趣,未成曲调先有情。】
2、板书课题。
3、自主质疑:
什么是生命时钟?生命时钟有哪些有趣的现象?
【设计意图:抓题眼自主质疑,顺利打开心智的大门,进入绚丽多彩的生物世界,使学习更有针对性。】
4、释疑:
生物节律又叫生命时钟,是生物在进化的`漫长历程中,在体内形成的一种近似钟的机构,它能够随着时间的变化,调节自身生理活动,使其在一定时期开始、进行、结束。
出示资料
【设计意图:根据学情,有针对性补充相关资料,为深入理解内容做铺垫。】
过渡:生命时钟又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呢?让我们走进文本,一睹为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读书要求:
一读,读准字音,遇到生字,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二读,读通顺,想一想:每一部分写了什么?
三读,读流利,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2、交流反馈
(1)轮读课文,正音。
(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潮汐: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而产生的水位定时涨落的现象。
规律:事物发展中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3)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螯”。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2、汇报:生物节律有昼夜周期节律和年周期节律,是相当稳定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四、三读课文,质疑问难,勾画批注
五、课堂小结:
生命时钟确实充满奥秘!课下搜集资料,并留心观察我们身边的生物,看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认真书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生命时钟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呢?
二、精读课文,感受“有趣”
(一)研读第一段,品“情”趣
(1)自由读,要求:
勾画出喜欢的语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黎明时分,鸟儿在枝头用歌声迎来初升的太阳;夜幕降临,睡了一天的懒猫突然精神焕发,伸出利爪扑向在黑暗处盗窃的老鼠;午夜,蜘蛛在墙角、树杈忙碌地编织着它的罗网。牵牛花在早晨开花,紫苿莉在下午怒放,夜来香晚间散发出浓郁的芳香……
(2)交流
(3)畅谈体会,品读“情趣”。
(4)智慧链接,板书关键词,指导背诵。
(5)抓省略号,想象说话、写话。
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生命时钟?
仿照本段的写法说一说并写下来。
小结: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命时钟,更奇妙的是,许多生物的活动是按昼夜周期的节律进行的。
【设计意图:好的语文课堂不但“书声琅琅”,更要“书写沙沙”。在本环节的教学中不仅指导背诵,积累语言,还针对内容进行拓展:设计“抓省略号,想象说话、写话”环节,有利于架起文本与生活的联系,巩固表达方法,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
(二)研读二、三段,悟“妙”趣
(1)默读,思考:本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勾画出来。
(2)交流:
招潮蟹不仅随着潮水的起落觅食,而且随着潮起潮落改变身体的颜色。
生物节律是相当稳定的。即使环境突然改变,仍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
(3)理解感悟
感受承上启下的作用,体会关联词的妙处,并试着造句。
(4)质疑写法
课文是如何写生动具体的?
(运用举例的说明方法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生物界昼夜周期节律。)
(5)读中强化,品悟“妙”趣。
(6)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的活动是按照昼夜周期节律进行的?
小结:许多生物的活动都是按昼夜周期节律进行的,这种节律相当稳定,并不是直接由昼夜变化引起,而是由于体内存在“生命时钟”。
【设计意图:本环节鼓励学生抓中心句,感悟写作特色,读中深化认识,领悟生物界的“妙”趣。】
(三)研读四、五小节,明“理”趣
(1)同桌合作研读
回顾学习方法:①勾画中心句,质疑问难;②揣摩含义,寻找规律;③书写感受,融入朗读。
(2)同桌交流
(3)班内交流:
生物除昼夜节律外,还有年周期节律。
生物节律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出示重点句:
(4)拓展:
联系生活说一说“生物节律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设计意图: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有扶有放。真正实现由“被动学”转为“主动学”由“习得方法”到“形成能力”,结合课文内容设计语言训练,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尝试运用常用的说明方法,从而实现情知共收。】
三、回顾全文,总结升华
1、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2、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3、总结:本文用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例子,为我们展现了动、植物王国里神奇的生物节律。生物节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好好运用它。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的教学思路。这一环节旨在学完全文的基础上,回顾总结,提炼文本写作特色,为习作打下基础。】
四、布置作业
1、积累本文的好词佳句并进行摘抄。
2、运用举例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动物或植物。
板书设计:
昼夜周期节律
息息相关
有趣的生命时钟
年周期节律
好好运用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案设计 篇4
一、题目引入,质疑问难
1.读课题,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什么?
2.再次读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3.什么是生物时钟?生物时钟有哪些有趣的现象?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想每段给我们讲了什么?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开火车读课文,并说说这段讲了什么。老师适时点拨容易读错的字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感受生物时钟的趣味
学习第1段:
1.生物时钟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小声自由读这一段,思考并勾画有关词句。
2.交流。在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生物有自己的生物时钟这一自然现象。
3.朗读这一段。对这些现象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4.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生物时钟?生畅所欲言,相机引导学生用排比的句式表达,感受排比的句式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同学互相评议,并相机指导背诵。
学习第2、3段:
1.找出中心句,了解主要写了什么?
2.生物的活动是怎样按节律周期进行的呢?默读第2、3段,并思考。
3.学生交流读书后的所得,适时引出课后2题的关联词,引导学生理解、造句。
4.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的活动是按昼夜节律周期进行的?生交流资料。
5.引读这段。
学习第4段:
1.勾画出中心句,了解本段主要内容。
2.生物除了昼夜节律外,还有什么样的周期节律?齐读第4段,并思考。
3.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第1句承上启下的作用和关联词的衔接。
4.交流资料。
学习第5段:
1.找出中心句并思考生物的.节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
2.学生交流读书后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
四、总结全文
1.诵读全文,说说课文中列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有趣的生命时钟现象?
2.交流,相机点拨举例说明方法的用处。
3.原来生物的节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要好好运用它。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案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文如其人”的道理,热爱生命的人就会写出热爱生命的文章。
2、整体把握文中三个事例既要表达同一个观点,有有不同侧重的选材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品味语言。
教学重点:生命的本质。
教学难点:三个事例之间的联系及其不同的侧重点。
教学设想:通过整体地把握,在深刻生命本质和含义的基础上,注意作者在选择三个材料时组合的特色,同时,结合其他人物如郑振铎、保尔等了解生命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
教学手段:郑振铎的文章,保尔的名言或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教学流程 整体感悟 一、作者简介:台湾残疾人作家,主要作品有:《寻找生命的坐标》《美丽人生的二十二种宝典》《真情是一生的承诺》《为什么我没有自杀》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目的:表达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愿每个人珍视生命,坚强勇敢,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二、思考题: 1、小非蛾、瓜苗心脏的跳动。 2、动物、植物,人的生命。 3、描写: “不停地在我头顶……”“鼓动双翅,极力挣扎”“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 “竟然……”“冲破……”“撼天动地……” “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让有限的生命……”“绝不辜负生命……” 三、提炼总结: 一步步启迪我们热爱生命,珍视生命,让生命活得更有意义。 一、朗读训练。 注意:作者对于三种“生命”的态度表现在文章的细节描写中,因此要注意把握作者描写的角度和情感倾向。 二、思维训练: 主要训练学生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尽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阅读分析能力训练: 让学生从局部着手,在字词句子方面细致掌握课文描写事物的.特点。 四、写作能力训练: 从小处着眼,表达对于生命的见解。 ★要求学生充分了解作者,作者对于生命,对于生活的态度是其作品的主体格调,只有了解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作品主体才能正确把握文章主题。 ★了解文章结构和选材特点是把握文章主旨的前提,也是训练学生概括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导入课文:生命的各种形式。 二、介绍作者,并从作者的亲身经历感悟生命的不同意义。 三、朗读课文。学生注意思考: 1、作者共选择组织了几个材料?内容是什么? 2、这三个材料之间是什么关系?各有什么侧重? 3、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描写三种生命? 一、细致研读课文,要求对自认为重要的地方做批注。 思考:作者从哪些角度对三种事物进行描写? 二、提炼: 作者通过对三种事物对于生命的态度告诉我们什么深刻内涵? 三、分组讨论,然后总结 虽然,初三学生读后感写得比较多,但真正要写好一片读后感却不容易。大多数学生在写的时候,或只注重读,感的内容很少;或写了自己读后的感受,但感受却不深;或读和感都有,但缺少联系实际今天,主要想通过这一堂课的练习,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对生命的真谛的看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有关散文的读后感的写作水平。 同学们,人的一生就像一条长河,有时会有漩涡,有时会曲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那么,怎样看待生命呢?下面我们先来听一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放录音) 1、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材料。每个小组成员交流自己在网上搜集的材料。小组长作记录,将较好的记录下来。 2、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代表在班级中交流材料。 个人思考,小组交流,代表发言。 1、读《谈生命》,思考: ⑴ 世纪老人冰心是怎样解释生命的真谛的? ⑵ 你读后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2、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3、教师归结: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回顾一生的沧桑经历,用象征的手法、用形象的.比喻,揭示生命不会永远快乐,也不会永远痛苦。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所以,我们要想充实的度过人生,关键在自己。在人生旅途中上,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遇到困难和挫折,都是正常的。只要我们不是自信,哪怕只是一小步一小步的坚持前行,也会成功的。下面,同学们把自己通过网上搜集的有关面对人生的坎坷自强不息的名人事迹交流一下。 4、学生交流材料。 5、教师归结: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好词佳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意思。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领悟生命的短暂与可贵,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学生简单谈收获,列出课题《生命生命》。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交流预习中的新发现。 3、划出易读错的词。 4、课件出示生字词,正音并理解性读: 骚扰、挣扎、欲望、不屈向上、听诊器、糟蹋、价值、茁壮生长 1、文中讲了哪三个小故事,试着概括小标题: (边交流边引导学生概括) 板书: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 2、引出作者,了解作家杏林子,深入学习课文。 过渡: 多么平常的小故事,让我们看来习以为常的事儿,却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要知道不同的身世,不同的人生经历,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是大不相同的,让我们走进作家杏林子。 课件介绍: 怀着对杏林子的敬仰之情,让我们深入学习她的文章,细细品味这三个小故事。 请默读2~4段,划出让你感受最深刻的.句子。 课件: 句子1: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1、什么是挣扎?什么是极力? 2、指导朗读。 3、此时,从小就身患重病的杏林子想到了什么? (这种感情是飞蛾告诉她的吗?) 4、齐读课题(这种奋力抗争,是动物的本能,然而作者却被强烈的求生欲望震撼。这就是──(生读课题) 生命生命 句子2: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1、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见过这样的生命吗? 2、可这粒香瓜子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4、再读课题: 师:即使只是一粒香瓜子,即使没有阳光,即使没有泥土,即使仅仅只活了几天,然而它不屈向上的精神,茁壮生长的勇气就是──(生读课题)生命生命。 师:由此,杏林子想到我们人也应该这样,即使从小就患病,即使没有健康,即使受尽病痛煎熬,我们也要有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这就是一一(生读课题)生命生命。 句子3: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1、句子强调了两种人生态度。哪种是负责的态度,哪种是不负责的态度?(杏林子选择前者) 2、让学生静听自己的心跳,引发对自己生命的思考: 师:请用右手摸自己的心脏部位。这样的心跳从你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开始了,它在你的胸膛里跳动了十年,给你的亲人带来多少喜悦和欢乐;这样的心跳在你的胸膛里已跳动了3650个日子,你的每一个日子都在父母、老师、同学的关心、关爱中幸福的度过;这样的心跳还将不停地跳动,你对自己的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3、引读。(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 4、再读课题: 师:杏林子对生命有了很深的感悟,我们对生命也有了新的认识,让我们读出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一一(生读课题)生命生命。 1、交流讨论: 纵观三个事例,结合课题,你认为两个生命的含义一样吗? 2、杏林子对人的生命做了高度的概括,学生找出中心句。 课件出示句子: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⑴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⑵这句话可以浓缩为八个字,生命有限,价值无限。 3、拓展: 杏林子一生积极开朗,2003年2月8日因急救无效逝世,死后捐出躯体,供医学研究。像杏林子这样,通过善意而伟大的举动,延续自己不死的生命,创造出无限价值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⑴学生交流。 ⑵抒写生命感言,写下凡人名言。 ⑶交流分享。 (1)分析文章的层次,了解文章的主体思想,体会文中优美形象的语言。 (2)联想、想像的运用。课文以“春水”和“小树”比喻人生,具有很强的隐喻性,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像,感受文中的鲜活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哲理。 本文是九年级下册的一篇优美散文,注入了感情,写出了气势,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但对生命的认识比较浅层,达不到冰心老人用一生的经历谱写出对生命本质的感悟,基于此,我在这堂课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悟,让学生走进文本,能对生命本质有一定的感悟,能欣赏文章的各种美,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的教育。 分析文章的层次,理解文章的主题。 (1)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2)理解课文中联想和想像的运用,体会这种表现手法在文中起到的`表达效果。 第一学时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词义并且学会运用。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体悟,并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 能力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的主旨。 (2)感受文章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的哲理思考,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提炼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生命的客观规律,豁达乐观的对待生命中的快乐和痛苦。 学时重点 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学时难点 品味文中优美形象的语言,感悟语言中蕴含的哲理。重点研讨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案设计 篇6
【教学设想】
【教学实录】
一、导课
二、展示个人搜集的有关名人对生命的真谛看法的材料
三、探究人生真谛
四、探究《谈生命》的内容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案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回顾本单元关于生命主题的几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四、交流反馈,随机点拨
五、讨论,理解生命真谛
《有趣的生命时钟》教案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