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 篇1
《大海啊故乡》这是一首短小、优美的抒情歌曲。歌词简洁,歌曲在结构上也颇具特色除去反复部分和尾声,前后只有四个乐句。前两个乐句为第一段,富有叙事性,乐句朴实无华。后两个乐句为第二段,表达了对大海的思念和赞美。歌曲采用三拍子写成,但因为切分和附点节奏的巧妙运用,使旋律似大海波涛、连绵起伏、富有变化和发展,抒发了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祖国和故乡的热爱和依恋。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用圆润、流畅的歌声表达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3、通过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三峡 宜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难点是通过活动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教学准备:有关大海、三峡的资料,钢琴、绘画用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一说:形容大海的'词语,你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2、看一看:大海有关图片。
二、学唱歌曲:
1、师介绍创作背景及作者:
作者:王立平,歌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音乐,作于1983年。
2、初听歌曲,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3、采用听唱学唱歌曲:
(1)跟录音学唱。
(2)生试唱,老师纠正错误的地方。
(3)指名唱,其他学生点评。
4、讨论: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内涵?
5、共同分析,深情演唱,采用多种形式演唱;齐唱;师评价。
三、引导创作:
1、提问:大家对自己家乡了解多少?
2、欣赏有关“三峡”系列景色(图片等)
3、提问:你能用哪些方式表达你对家乡的爱?(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画三峡”、“颂三峡”、“唱三峡”的主题)
4、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师作适当指点。
5、分别展示作品,学生老师分别作简单点评。
四、小结,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能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小学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大海啊故乡》,表现对大海、母亲、故乡的真挚情感。
2、欣赏关于大海的多种艺术作品,了解优秀的作曲家、诗人,感受他们作品中对大海的艺术形象,体验作品蕴含的真实情愫,并能用优美的声音歌唱大海。
教学重点:
能充分运用力度、情绪的变化,深情演绎歌曲
教学难点:
1、典型的节奏型
2、能用不同的情绪、唱法分层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1、师:诗人说,大海是一首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画,音乐家说,大海是世界上最美的交响乐,你听是什么声音?
生:是海浪声。
师:是啊,是海浪冲击岩石的声音,但是海上还有一些战士,他们在海上航行,保卫我们的祖国,对海军来说,大海就是故乡的声音。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海,学习《大海啊故乡》这首歌。
二、初听歌曲《大海啊故乡》(播放音乐)
1、仔细聆听,听完说说这首歌曲情绪如何?速度是怎样的?
(速度稍慢、深情舒缓地)
2、你能告诉老师这是几拍子的歌曲吗? (三拍子)
介绍三拍子:三拍子通常给人以抒情、荡漾的感觉,刚才我们已经感受到这
是一首深情荡漾的歌曲,你们一起把这首歌的歌词深情地朗诵一遍,好吗?
3、请同学用深情的、起伏荡漾地声音朗读歌词。
师:从你们的眼神中读到了深情、从你们的朗诵声中听到了游子的心声,请同学们把感情投入到歌声中去,让我们来学唱歌曲。
三、学唱歌曲
1、跟琴学唱歌谱
找出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重点加以训练。(课件出示节奏)
2、用wu模仿海风声进行模唱,提示学生注意二分音符和附点二分音符的时值与唱法。
3、填词纠正
4、这首歌中模仿游子声声呼唤故乡的高潮部分在哪里?
(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
师:这两句的音与前两句相比较怎样?表现了歌者情感怎样的变化?
(音区更高,情绪越来越激动,不断升华,就像翻滚的海浪一浪高过一浪)
师:后半部分演唱力度与情绪应该相应的有些什么变化呢?
(更加强烈有力、情绪更激动,才能表达呼唤的真切)
5、完整的演唱歌曲。
6、艺术处理
共有六个乐句,前两个乐句质朴、深情、亲切、如叙家常,属叙事性,低吟轻叹,后两个乐句情意深长,感情稍饱满、有起伏感。重复的后两个乐句感情饱满、情绪激动、有种呼唤的感觉。
7、分组比赛
男女生分组比赛,对比一下音色的变化及演唱效果,并略作评价。(可让学生互评)
8、视谱练习
先学词后学谱,学生先视唱后老师教唱两遍,再弹琴让学生随琴唱。
9、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视屏
四、歌曲及作者简介 (出示多媒体课件)
五、拓展与延伸
1.师: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大海啊故乡》,那么关于大海的作品你能举一举例子吗?
(生答:高尔基的海﹑普希金的海上日出等) (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总结 举例:带海的歌曲如《大海》、《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深深的海洋》、《渔光曲》、《大海摇篮》、《海鸥》、《海的魅力》、《赶海的小姑娘》等。带海的乐曲如《大海》、(交响素描)《大海》、(钢琴曲)《蓝色的.爱》。
带海的文学作品如《海的女儿》、《老人与海》、《大海的歌》、《海洋里有什么》、《蓝色的诱惑》、《奇迹的海》、《至东海》、《东海》等。
[这一环节的设计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其了解更多的大海作品。]
2.创编舞蹈《大海啊,故乡》
好,让我们用优美﹑连贯的声音再次唱响《大海啊,故乡》
3. 多媒体播放 学生虽多媒体音乐巩固唱一遍《大海啊,故乡》,在音乐声中结束。
五、师总结:
大海是宽阔的、又是多姿多彩的。生命源于海洋、音乐源于生命。同学们,让我们热爱大海、热爱生活,共同歌唱大海、赞美大海宽阔的胸襟吧!
六、下课礼式
学生在《大海啊,故乡》的音乐声中和老师说再见。
小学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的歌唱《大海啊,故乡》,在歌声中表达对大海,母亲,故乡的爱。用对歌曲的演唱抒发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
2、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
带表情的优美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掌握节奏2拍附点后十六,及前八后十六的节奏类型。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见见大海好吗?学生回答。
接下来看看老师给大家提的几个问题。播放多媒体。4个问题。大家见过大海吗?大海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感觉?说道大海想到了什么?大家是否向往大海?
分组(小组内讨论)一分钟后点同学回答。
师:老师点同学回答问题,播放幻灯片看是否和同学们说的一样,围绕大海展开。同学们今天看了这些图片对大海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海啊,故乡》
二、探究新知
1、聆听歌曲《大海啊,故乡》。
2、幻灯片出来作者介绍,老师介绍作者。
3、听完歌曲同学们认为歌曲节拍,情绪是什么样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
4、主导节奏的练习节拍3/4 XX X.XX | XX X-|| 3/4 65 411 65| 5 -- ||
5、全班有感情朗读歌词。
6、老师弹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7、同学们用WU来模唱歌曲,节奏不对的地方老师及时改正。
8、带歌词更加完整的歌唱。注意唱到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情绪要越来越激动。注意流畅。
9、听范唱再次感受音乐中的情绪变化。试着用这样的感情完成歌曲的演唱。
三、巩固操练
1、分小组进行。交流演唱。
2、小组进行表演,跟琴进行合作完成演唱。最后评出唱的最好的组。
四、课堂小结
大海的辽阔让我们羡慕不已,我们热爱大海,但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
五、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了《大海啊,故乡》,那么关于大海的作品你能举出例子吗?歌曲《大海》 《海鸥》 《深深的海洋》文学作品《海的女儿》 《老人与海》 《大海的歌》。
小学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 篇4
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重点: 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难点: 运用音乐要素分析表现大海的音乐作品
教学准备: 课件 电子琴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猜谜语 师:那有哪位同学见过真正的大海?能不能请你描述一下你见过的大海呢?没见过的同学就请告诉老师在你心目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师:提起大海,大家都非常兴奋,刚才大家交流的都很好,现在,你能不能用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大海。 表现大海宽阔的:一望无边、无边无垠、水天相接、烟波浩渺、一碧万顷; 表现大海宁静的.:风平浪静、鸥水相依、海波不惊、海不扬波、碧海青天; 表现大海气势的:海纳百川、汹涌澎湃、气吞山河、排山倒海、浊浪排空;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交流得很好,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大海的视频,让我们聆听大海的声音。 师:漫步在沙滩上,聆听海鸥鸣叫声,海风吹拂着脸庞,阵阵的海涛声将我们带入无尽遐想,同学们,让我们插上音乐的翅膀,像海鸥一样到大海上遨游一番吧!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大海啊故乡》,在欣赏过程中,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力度又是怎么变化的? 交流讨论刚才的问题: 1、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由深情到激动) 2、力度又是如何变化的?(由弱到强) 交流讨论后师小结: 这首歌的情绪: 由深情到激动 这首歌的力度: 由弱到强 师: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同学们想不想唱这首歌? 在学唱歌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首歌曲的作者。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长春人,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牧羊曲》、《太阳岛上》等,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1、听教师范唱,学生跟着老师小声哼唱 。 2、教师电子琴伴奏,学生跟琴学唱歌曲。 3、解决难点 (1)3/4 12 1·76| 53 3 - |注意切分节奏的唱法。教师反复范唱,指导学生演唱。 (2)3/4 654 1165 | 5 - - | 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要做到准确清晰。“5- -”的时值要唱足。 4、完整演唱歌曲。 5、学生跟伴奏音乐朗读歌词。 6、师生共同演唱歌曲。 1、根据歌曲的音乐情绪,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段落?每个段落有什么特点。 2、讨论后小结: 第一段 朴实、优美、回忆自己在海边生活经历。 第二段 音区提高,充满激情,是情感的抒发,表达主人公对大海对故乡和妈妈浓厚真挚情感。 1、闭上眼睛,你听到了什么? 2、请你分别模仿海鸥、海风、海浪的声音。选择你喜欢的声音,我们一起创设出海边的气氛。 3、老师带你们到美丽的海底世界去看看。 4、大海是这样美丽,请你来汇报你查找到的关于大海的资料吧! 5、大海不光有美丽的外表,还有丰富的物产,谁能说一说大海的物产有哪些呢? 6、大海对我们非常重要,它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故乡,今天,我们就来听这首歌《大海啊,故乡》 1、初听这首歌曲,请你的身体随着音乐做动作。 2、你觉得这首歌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情绪? 3、复听歌曲,你对哪句歌印象最深,用你喜欢的声音哼唱出来。 4、把你哼唱的歌曲用手中的乐器进行模仿演奏。 5、感受这首歌曲的拍子,并随着节拍用打击乐器伴奏。 6、再听歌曲,分析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歌。 1、分两组,排练节目,要求有唱歌、跳舞、打击乐器和器乐演奏的同学。组长负责分配每个人的职责。 2、两组同学排练的节目进行汇报表演。 3、 评价一下哪一组同学表演的更好,为什么? 4、老师今天还带来几首歌曲,听一听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相似之处。 5、听《太阳岛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枉凝眉》《葬花吟》,介绍歌曲作者王立平。 6、合唱歌曲《牧羊曲》,加入武术动作。 王立平爷爷写了这么多动听的歌曲,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故乡的人,希望你们也能热爱我们的家乡,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美好。 (一)学习歌曲,激发学生对电声音乐的兴趣。 (二)能够自信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并用圆润流畅的歌声表达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一、导入新课
二、欣赏 《大海啊故乡》
三、作者介绍
四、学唱歌曲
五、表现歌曲
小学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 篇5
一、创设情境
二、新课教学
三、编创与活动
四、课堂总结
小学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歌曲有感情地演唱为重点,节奏X XX. X X |X X X—|;音准特别是低音的演唱为难点。
教法及措施:听录音、多媒体展示、范唱、范奏、模唱、提问、讨论、互动交流、讲解分析、总结、实践创编活动。
课型 :新授课。(唱歌)
课时 : 1课时 。
教具或器材: 收录机、磁带、电子琴、多媒体设备、光盘、挂图、教鞭、彩笔、书面材料、板檫等。
板书设计:波浪式书写、提纲式书写。
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一首混声合唱叫什么?是哪个族的歌曲?所欣赏的管弦乐曲是哪一首?其主题音乐旋律是怎样的?谁能哼唱? 2、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 大海吗?会唱有关大海的歌吗? (生讨论后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非常优美抒情的大家喜爱的有关海的歌曲 ——《大海啊,故乡》。 3、新课 (1)简介歌曲《 大海啊,故乡》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创作于1983 年。音乐通俗易懂,格调高雅,优美动听,感情真挚,是一首深受欢迎、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 1=F? 中速、深情地,王立平词曲,杨传纬英文译配。(师讲解分析) (2)作者简介 (可先让学生介绍,后老师讲解) 王立平(1941—— )作曲家,吉林长春人。在北京电影乐团任团厂兼作曲。曾参加大型纪录片《周总理永垂不朽》作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主要作品还有:《潜海姑娘》、《鸽子》, 电视片音乐《哈尔滨的夏天》,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音乐,电影音乐《戴手铐的旅客》、《少林寺》、《大海在呼唤》等。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旋律优美,配器精巧, 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3)听录音 学生听录音一遍,感受音乐的情绪,留下初步印象。 (4)提问 此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朗读歌词学生齐朗读歌词一遍,带感情朗读,边读边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6)生发言学生2—3人回答。 (7)师总结此歌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了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母亲、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与眷恋之情。 (8)复听 再放录音,让学生听,熟悉旋律。 (9)随琴模唱师弹此歌的旋律学生从开头到大海前用“m ”做哼鸣练习,从大海到结束用“啊”模唱,并体会其情绪的变化,模唱两遍。 (10)填唱歌词学生试唱歌词一遍。 (11)难点解决纠正错误解决难点,突出强调,范唱对比(音准、节奏、演唱方法)。 (12)完整唱学生完整唱一遍。 (13)艺术处理 a、共有六个乐句,前两个乐句质朴、深情、亲切、如叙家常,属叙事性,低吟轻叹,后两个乐句情意深长,感情稍饱满,有起伏感。重复的后两个乐句感情饱满、情绪激动、有种呼唤的感觉。 b、在三拍子的基础上突出附点节奏的起伏变化。 c、保持中速,循环用气,声音圆润、连贯。(可让学生先说自己的处理意见,后老师再讲解) (14)分组比赛男女生分组比赛,对比一下音色的变化及演唱效果,并略作评价。(可让学生互评) (15)视谱练习先学词后学谱,学生先试唱后老师教唱两遍,再弹琴让学生随琴唱。 (16)创编活动 a、列举有关大海的歌曲与乐曲并试着唱几句。(学生自由发言,培养学生的能力) b、放《大海啊,故乡》的伴奏音乐,学生朗诵有关海的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的片段。 c、任选一种音响,为《大海啊,故乡》编配乐曲开头或结尾。 1、以人声 2、以乐器 3、以自制音响 4、以电子琴 5、以电子合成器或音乐电脑多媒体。 (17)教师总结 举例:带海的歌曲如《大海》、《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深深的海洋》、《渔光曲》、《大海摇篮》、《海鸥》、《海的魅力》、《赶海的小姑娘》等。带海的乐曲如《大海》、(交响素描)《大海》、(钢琴曲)《蓝色的爱》 带海的文学作品如《海的女儿》、《老人与海》、《大海的歌》、《海洋里有什么》、《蓝色的诱惑》、《奇迹的海》、《至东海》、《东海》等。 (18)试唱英文学生先朗读英文歌词,后试唱歌曲《大海啊,故乡》(英文版)(先尝试一下,此内容安排下节课继续学习。) (19)多媒体播放 学生随多媒体音乐巩固唱一遍《大海啊,故乡》。 同学们今天学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总结)同学们在快乐中很快度过了一节 课的时间,有一个问题问大家,今天学习的歌曲是什么乐队伴奏的?(学生可能说不准老师可更正)是电声乐队。你们想了解有关知识吗?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探讨。 学生在《大海啊,故乡》的音乐声中和老师说再见。 通过欣赏、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一、上课礼式组织教学。
二、教学步骤
三、总结、布置作业
四、下课礼式
小学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以老师教唱,学生跟唱为方法。
知识与技能: 1.能用亲切柔和,优美连贯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能准确拍击海浪的节奏并运用到歌曲中生动地演唱。 3.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唱法。教学重点:
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表达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海浪的节奏: XX X .XX | XX X — ︴
教具准备:音乐课件、钢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播放自然声响:海浪声)
教师:诗人说,大海是一首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画;音乐家说,大海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交响乐。你听是什么声音?
学生:是海浪冲击岩石的声音
二、学唱歌曲 1.初听音乐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初步感受歌曲 。 2.配乐朗诵歌词,初步理解歌曲内涵。 3.复听音乐教师范唱,进一步感受歌曲 。 学生随伴奏声哼唱并划拍,体验三拍子节拍特点,加深对歌曲的印象(以听唱法代替视唱歌谱,降低学习难度) 4.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要素来分析乐谱,感受歌曲带给的情感共鸣。 (1)旋律:歌曲中出现那些音符和记号?有什么作用? (2)节奏 :这首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深入体验歌曲 (3)重复 教师:“大海啊,故乡”重复出现,在情感的发展上每次的重复有何不同?是否有些多余? 练习并讨论回答:“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不但没有感到罗嗦,恰恰相反,每重复一次感情的发展更进一步, 使情感得到升华。更真切感受到大海的宽广汹涌,从而更好地表达这份深情。 (4)旋律线 (教师指导学生一边唱一边划旋律线) 重点唱高潮部分。 教师:划出的旋律线象什么? 学生:象大海的波浪。 5.引导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领唱和齐唱) 6. 艺术处理 学生小组讨论:演唱要轻柔连贯,注意节拍重音,随音乐情绪的发展,表达出高潮乐句情绪的变化 教师:在音乐学习中,音乐要素的完美运用使我们获得丰富的精神体验。现在就让我们以集体的智慧来为这首歌添上精彩的一笔。 分两种不同形式来表现歌曲:朗诵和演唱,并谈各自感受。 1、本课是〈人音版〉16册第3单元内容,歌曲《大海啊故乡》 旋律舒缓优美动听,感情真挚,短小易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采用了3/4的节拍,抒发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2、新课标强调“以审美为核心”,我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从音乐语言中挖掘歌曲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审美视角诠释音乐。教学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面对一个个活泼而智慧的学生个体,力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求新:教学导入求新;挖掘教材求新;学生的创编活动求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创新能力。 初中阶段学生已初步具有感受和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教师应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因此,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去感受音乐作品,并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 、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过程与方法:以分析,比较,体验,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欣赏,了解掌握旋律,节拍,节奏等音乐要素对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创编环节的练习,培养音乐创新能力。 1、教学重点: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教学难点:结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 1、让生聆听歌曲《军港之夜》 (同学们,很高兴今天我们又来到了音乐课堂,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仔细听听歌曲中都说了些什么,唱了些什么,歌曲的名字叫《军港之夜》) 2、聆听《军港之夜》后,让生说出这首歌曲唱的是什么? 3、让生说出还有那些歌曲是歌颂大海之情的?(或是说出或唱出与大海有关的歌曲) 4、教师介绍并清唱一首歌颂大海的歌曲——《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5、导入学习本节课歌曲——《大海啊,故乡》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长春人,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牧羊曲》、《太阳岛上》等,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1、让生聆听歌曲《大海啊,故乡》的旋律。(聆听音乐时,教师要培养学生聆听时随音乐律动或打节拍的习惯) 2、教师再次让生聆听,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考、讨论问题: (1)《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 (2)《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力度又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将思想感情升华到大海的博大就如同我们的母亲对自己孩子的爱、如同老师对自己学生的爱,让我们对母亲的爱,老师的爱都释放出来,有感情的朗读一遍歌词) 3、请学生们自己尝试配音乐伴奏完整的朗读歌词。 4、教师范唱,同学们聆听。(加以师生互动) 5、教师伴奏,学生跟琴用“呜”“啊”演唱。 6、让生带表情(微笑)跟琴歌唱歌曲。 7、随音乐加歌词演唱,教师可随音乐带唱。 (教师指挥,让生加律动动作) 8、解决重、难点: (1)节奏性: 3/4 ×× ×· ×× ︳×××—︱ 3/4 ×× × ×× ×× ︳× — —︱ (2)1=F 3/412 1·76 | 533 - | 注意切分节奏的唱法。教师反复范唱,指导学生演唱。 (3)1=F3/4 65 4 1165 | 5 - - | 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要做到准确清晰。“5- -”的时值要唱足。 9、用歌声表现歌曲情感,教师指挥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1)跟琴轻声唱歌词,注意一字多音的地方(如“海边出身”)和力度的变化。(歌曲结构十分简洁,除去反复的部分,前后只有四个乐句:前两个乐句朴素无华,富有叙事性;后两个乐句情深意长,表现出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切思念的感情。) (2)歌曲第一遍全体演唱;重复时A段采用领唱,集体边哼鸣边作身体律动,B段采用齐唱,一组学生用“啊”伴唱。在歌曲的间奏时配上朗诵A段歌词。 10、指导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 学生分组创编,集体跟着音乐表演。请学生上台表演。 大海有时风平浪静,充满诗情画意;有时波涛汹涌、涛声如雷,无论是柔静美还是雄壮美,都是人格化的美。音乐世界中的大海,更富于诗意地展现它博大的胸怀与澎湃的激情,涌动着人类对生命力量的热爱与追求。“人生就像大海”,让我们朝着奋发进取的人生目标进军。 1.在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大海的音乐形象,丰富音乐表现力,体验人们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三、表现创造:
四、拓展延伸
五、教师总结
六、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小学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
二、作者介绍 :
三、学唱歌曲:
四、师小结,结束本课。
小学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
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运用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你去过大海吗?看到了什么?玩了些什么? 通过课前的交流,我们感受到大海的无穷魅力,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大海。 仔细听:(神秘)图片、声音。 ——你听到了什么?大海在咆哮 1.它是用怎样的力度表现的? 这样的声音我们可以用音乐的语言来描述! ——师示范(师肢体语言表现,出示强弱弱的规律) X.︱X.︱ 哗哗哗哗哗哗 2.起立,我们来模仿一下。 交流:大海有美丽、宁静的时候,这时海面上的朵朵浪花依偎在大海妈妈怀里会唱响欢乐的歌。 ——师唱;(强调附点音符的唱法) 出示:565.3︱565—︱ 啦啦啦啦啦啦啦 1、试唱旋律 2、纠正附点音符的节奏 有附点音符的地方要唱得长些。表现出朵朵浪花荡漾开来,延伸进了大海妈妈怀抱的感觉。 3、再唱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课前交流。
二、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三、创设情境,感受大海。
(一)咆哮的大海
(二)浪花的歌唱
四、新歌学习,唱响大海
。
揭题:《大海啊故乡》
导:壮阔、美丽的大海是生命的摇篮,让我们无限依恋,无比热爱。所以人们赞美它,歌唱它。今天老师就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跟大家分享,听!
(一)欣赏范唱。 1.第一遍欣赏,了解歌曲。 要求:边听边看歌词内容。 (1)揭题:老师最喜欢的这首歌是(齐读:《大海啊故乡》)师:作者为什么把大海叫做故乡?你能从歌词中找到答案吗? (2)交流,歌曲的情绪如何? 2.第二遍欣赏轻声哼唱,试着划分歌曲的段落。 交流:可分两个乐段。 出示段落标记:AB 1.A段学习 请你用l?轻声跟老师的.琴声哼唱。 1)跟琴声用l?哼唱。 2)这段旋律中也多次出现了什么音符?——出示附点音符 3)再次哼唱旋律,唱足附点音符的时值。 4)请生朗读歌词。 5)演唱歌词,发现问题纠正。 6)再唱A段。 2.B段学习 1)跟琴声用l?哼唱,熟悉旋律。 交流,B段与A段相比音区的位置是高还是低? 3)齐读歌词。 4)交流:歌词表达的情感:依恋、热爱。 再读歌词。 带着这样的情感让我们唱一唱歌词。 5)唱歌词。 1.大家在演唱时,有没有发现B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呢?能不能去掉?这是为什么呢?——交流 2.这里是作者情感的升华,不一样的情感在力度上可以怎么表现呢?(依次出示mff) 第一次演唱时声音强一些,用mf来表现;第二次演唱时声音更强一些,用f来表现。 3、用不同的力度演唱B段歌词。 4、A段是叙述的语气,我们可以用什么力度来表现呢?出示mp 4.用不同的力度跟音乐演唱歌曲。 1、长音处理。 老师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演唱第一句,对照歌谱,哪种唱法是正确的?(正确的先唱,老师强调长音的唱法)交流 2.换气处理。 (1)注意运用腰部力量有气息的演唱,同时还要统一好乐句的换气。两小节换一口气,唱时吸气要深一些。 (出示换气记号) (2)师范唱第一句,加上手势。 (3)下面我们再把歌曲连起来唱一唱,注意长音、注意换气。 3.再唱歌词。 师:刚才我们是一起唱这首歌的,这种演唱形式叫齐唱,除了齐唱外我们还可以用哪些形式来演唱? 同学们,这节课一开始,老师做一个舞蹈动作,当你看到这动作时,会联想到什么? 看到海鸥会联想到大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唱一首与大海有关的歌曲《大海啊,故乡》。 漫步在沙滩上,聆听海鸥鸣叫声,海风吹拂着脸庞,阵阵的海涛声将我们带入无尽遐想,同学们,让我们乘着小船到大海上漫游一番吧!在欣赏过程中,请大家考虑两个问题:音乐情绪、力度如何? 问:音乐情绪、力度如何? 答: 深情、优美、力度柔和 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同学们想不想唱这首歌?学唱歌之前,介绍作者。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长春人,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牧羊曲》、《太阳岛上》等,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表示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1、教师范唱,同学小声哼唱 2、音乐知识 ||: :||反复记号 3、重复演唱,老师范唱,同学哼唱 4、难点分析 1=F (1)3/4 12 1 76 53 3 - (2)3/4 65 411 65 5 - - 5、欣赏 问:根据歌曲的音乐情绪,分成几个段落? 答:第一段 朴实、优美、回忆自身在海边生活经历。? 第二段 音区提高,充溢激情,是情感的.抒发,表达主人公对大海对故乡和妈妈浓厚真挚情感。 6、同学们,大海是宽阔无垠,千变万化的,时而温柔恬美平静,时而惊涛骇浪,跌宕起伏,潮起潮落,下面我们看二组画面,从这些画面,你能看出这时大海是平静,还是惊涛骇浪呢? 第一组:温柔、恬美、平静。 第二组:惊涛骇浪、跌宕起伏。 7、假如用大海的平静和跌宕起伏表示歌曲情感,如何划分? 第一段:平静 第二段:跌宕起伏 8、用歌声表示歌曲情感 9、讨论:如何用身体语言表示大海平静与惊涛骇浪? 我们要热爱大海,热爱妈妈,热爱家乡,立志把我们家乡建设更美好。 教学反思 2006年盐城市中小学音乐课堂展评活动于4月26日结束了。对于我这节课,自身深有感触,现将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一、教师教学方面 由于是在普通中学开课,在备课时我注意要与音乐基础知识相联系。例如:在讲到《大海啊,故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时,我播放了两段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音乐。一段是二四拍《让我们荡起双桨》,另外一段是三四拍《小白船》。同学在欣赏过程中作比较,从而掌握其三拍子强弱规律。同学在课堂上听懂了,掌握了,他们就会认真去学习,积极性调动了,上课的教学质量也提高了。 二、同学参与性 在教学教程中,我一直注重同学的积极参与性 。《大海啊,故乡》这首歌采用了唱、听、跳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表示歌曲的情感。同学用歌声表示歌曲的优美、抒情。用身体律动表示大海的平静与惊涛骇浪。我还布置了一组又一组的同学到讲台上扮演,对他们的扮演予以肯定,并进行鼓励。所以,在这节课上,同学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了,我与他们的配合十分默契,课堂气氛也很活跃。 三、思想教育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对同学音乐基础知识的灌输,另一方面我也对他们的思想方面进行了教育。通过这节课除了学会了唱,还学到了什么?那就是热爱大海, 热爱妈妈,热爱家乡,立志把我们家乡建设更美好。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许多缺乏之处,如同学演唱的情绪没有很好的调动等。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扬长避短,争取更大进步。(二)分段学习。
(三)跟琴完整演唱歌词,唱出两个乐段的不同情绪。
五、歌曲处理,情感升华。
(一)力度处理。
(二)乐句处理。
(三)巩固演唱。
小学音乐大海啊故乡教案 篇10
一、导入新课
二、欣赏
三、作者介绍
四、教唱歌曲
五、主题思想
六、同学跟录音演唱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