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人教版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时间:2025-11-03 13:42:01

人教版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为了帮助高二的同学们在寒假能轻松完成寒假作业,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最新的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1、错误。句中“巧夺天工”这个成语使用不当。“巧夺天工”是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而“苍山如屏,洱海如镜”是天然,不能用“巧夺天工”作评价。

2、错误。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前面不能用数量词修饰。)

3、正确。胸无城府:为人坦率,没有心机。

4、错误。“当务之急”和“目前”重复。

5、错误。危言危行:指说话和行为都很正直。

6、正确。“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7、错误。“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可用“唇枪舌剑”。

8、错误。“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9、错误。“罄竹难书”: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10、错误。“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针对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在句中使用对象有误。

11、错误。 “狗尾续貂”指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头,不适用于“改编”。

12、正确。听得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说出来。

13、错误。“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该句宜用“拍手叫绝”或“拍案叫绝”。

14、错误。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权术。

15、错误。侧目而视: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

16、正确。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17、错误。“行云流水”比喻自由不拘执,多指文章、歌声等。

18、错误。感同身受:指心里感激得就像自己亲身受到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用于此处,语境不符。

19、错误。“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遇,用于初识。用在此处不当。

20、错误。“一文不名”是指一分钱也没有,很穷困,而不是不值钱。

21、错误。“不足为训”:指不能当作效法的典范或法则。

22、错误。“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说。在句中使用感情色彩不当。

23、错误。“身无长物”形容贫穷,一无所有。

24、错误。“目无全牛”形容对事物了如指掌,处理起来极其熟练,也形容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此处把“目无全牛”误作“目无全局”。

25、错误。“自怨自艾”用于悔恨自己的错误。一方面,考取不同学校,不是错误;另一方面,成语后面不能带宾语,“自怨自艾”后面不能带“命运不佳”这一宾语。

26、错误。“当仁不让”指对于应做之事要勇于承担而不推诿;而句中明星们是在争夺一种奖项,而不是勇于承担一种责任和履行一种义务,用“当仁不让”不妥。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四)答案

1. 动宾搭配不当,说“加快速度”可以,但不能说“加快规模”,而只能说“扩大规模”

2. 语序不当,应改为“勘查取证、仔细分析”

3. 成分残缺,“由于”放在“掌握”的前面

4. 搭配不当,“清晰的思路”不能“感染”人

5. 搭配不当,将谓语“推动”改成“改善”或“发展”

6. “开发节油重型卡车”和“主流产品”搭配不当

7. 两面与一面不搭配(“能否”与“欠缺”,两面和一面不搭配),应删去“能否”

8. 主宾搭配不当。修改:应把“重要组成部分”改成“重要措施”

9. 成分残缺,应在“或者真相”后加“是”的宾语

10. “之所以”“原因是”赘余,删掉其中一个

11. 缺中心词,“高质量、高速度、高赢利”后应加“方向”一词

12. 成分残缺,在“最有效地”的前面加上“以”

13. “超过”与“以上”重复

14. “提前”与“预支”重复

15. 主语残缺。去掉“由于”或“使”。

16. 重复累赘。修改:删去“否则”后的“不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

17. 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

18. 句式杂糅,去掉第二个“原因”

19. 句式杂糅,“其中有……”与“……是……”句式混在一起,把“有”字去掉

20. 结构混乱,“借口……”与“以……为名”两种句式杂糅,应保留其中的一种

21. 中途易辙,修改:“观摩……庭审”的主语无疑是“我们”(省略了),但接下来的“对我们……”的主语显然不是“我们”,这种中途更换主语造成了结构的混乱,删去“对”。

22. “前者”指代不明确,读者可以理解为“等离子电视和钻石项链”,也可以理解为“等离子电视”和“高端手机”

23. 表意不明。修改:将“此”改为“只停留在嘴上说的行为”

24. “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暗换主语造成搭配不当和中途易辙的语病,原来的主语是“甲型流感病毒”

25. 自相矛盾,去掉“不足”和“不当”。

26. 不合逻辑,“生活用品”包括了前面的内容

27. “首个”和“第一人”重复。

28. 搭配不当,不合逻辑。“学习……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不妥当。其一,“学习……素养”搭配不当,应为“提高素养”;其二,“素养”应该包括了“言语交际本领”,领属关系的词语不能并列使用

29. 句式杂糅,“要得到…为”杂糅,改为“以…为”

30. 不合逻辑,“道路”和“交通”并列不当。

31. “至少”和“以上”去掉一个

32. “当”与“同时”搭配不当。“恢复……创伤”不合逻辑,应为“治愈……创伤”。

33. 不合逻辑,“卡拉OK”不属于“体育活动”

34. 句式杂糅,“它有着……”与“同样不可小视”两种句式杂糅在了一起,致使句子表意不明确。

35. “都靠的是利用”句式杂糅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五)答案

1、一句话中有了两个冒号,造成关系不明,层次混乱。“两个主题” 后的冒号可以改成逗号。

2、末句号应该在引号外,总管全句。

3、“扶贫吗”后边要用“?”“哈哈”后边可以使用感叹号。

4、问号应放在“同志们”后面,前面用逗号。

5、选择问句只用一个问号,选项间用逗号隔开就可。

6、“俗话说”后面不必要停顿,后面的冒号应去掉,“嘛”不是熟话的内容,是“耿大妈”的语气词,所以单后引号应放在“怪”后面。

7、“这座立交桥……怎么建”“那里……怎么办”都作关心的宾语,因此“怎么建”后面用逗号,“怎么办”后面用句号。

8、引号属于部分引用,句末句号应放在后引号外。

9 、“三四里”是联合词组,中间不能用顿号隔开。

10、表示总结性的话语前用冒号,因此句中分号应改成冒号。

11、“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不是书刊名不能用书名号,应用引号。书名号一般用在书名、报纸名、刊物名、篇章名和电影、乐曲等文化产品上。

12、省略号和“等”的作用是相同的,不能同时使用,应去掉其中一个。

13错,括号应改为破折号,因为“有两间的墙都倒塌了一半”不属于注释“教室前”的句中括号,是具有补充性质的故改为破折号。

14对,这分号用得正确,这是全句中最大的停顿,而前后又是并列关系。

15错,冒号应改为逗号,因为前后都是省领导说的话,说话人在中间。

16错,错用顿号,混淆了大小并列的界限。

17项中一句话中有了两个冒号,造成关系不明,层次混乱。“两个主题” 后的冒号可以改成逗号。

18项句末句号应该在引号外,总管全句。

19项“扶贫吗”后边要用“?”“哈哈”后边可以使用感叹号。)

20对。

21错,顿号的误用,规模小后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22対。

23错,非疑问句,句末应为句号;

24错,句内括号的误用,当句内括号的注释语的有标点时,最后一个标点(问号与叹号除外)应省去。

25対。

26错,第二个《教师口语》作为新增的课程使用书名号不当。

27错.“他就以鬼神为饵”后应用分号。

28错.“制冷、解冻迅速、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第二三个顿号应该改为逗号以区别层次。

29错,“烦恼”后面的逗号应该改为顿号;

30対。

31错,“先凿哪面墙呀”后面的逗号应该改为问号,因为这句话也是一个问题;

32错,“等等”不能和省略号并列,应该去掉“等等”或省略号。

33错,中“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应该修改为 “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这是因为这几个词组是谓语性质的,而它与“景区门票”合在一起作了“都需要充分论证”的主语,实际上总的句子在这里是陈述性质的。34错,应该将句末的句号放在引号之内,因为这是完全引用。35対。36错,应该有两个地方要修改,一是《当代文坛大家文库》,这里的书名号应该修改为引号,我们说书名号一般用在具体的书名和文章篇名上;二是“这些书”前面的这个逗号应该修改为句号,因为前面的冒号只能管到这里为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