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2 日消息,西湖大学天文系成立大会于 10 月 18 日在云谷校区举行。西湖大学徐益明讲席教授、副校长邓力现场宣读了《关于成立西湖大学天文系的决定》,并宣布首任系主任由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毛淑德教授担任。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第 12 任校长、201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Brian Schmidt,莱顿大学分子天体物理教授、国际天文联合会前主席 Ewine van Dishoeck,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天体物理学荣休教授、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Douglas Lin(林潮)亲临现场,受聘为西湖大学天文系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
毛淑德,浙江义乌人,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2 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博士,后在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和德国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做冠名博士后。2000-2010 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和天文系工作,2010 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星系宇宙学部主任,2014 年-2025 年先后担任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主任、天文系系主任。2025 年初全职加入西湖大学,受聘为天文学讲席教授。
过去三十多年来,毛淑德一直从事理论天体物理研究,包括系外行星搜寻、引力透镜、星系动力学、星系形成和演化等。他提出的利用微引力透镜效应发现系外行星的新方法,已发现了 200 多颗系外行星,成为下一代美国 Roman 卫星和中国 ET 卫星实现其核心科学目标的重要观测方法之一。
毛淑德表示,西湖大学天文系将致力于探索宇宙的奥秘、深化人类对于宇宙的理解。
秉承“小而精”的理念 —— 重点聚焦系外行星与天体生物学、星系宇宙学、人工智能与计算天体物理学、时域天文学、理论天体物理学、天文技术与仪器等前沿领域。
坚持“国际化”的定位 —— 与欧美、亚洲乃至全球的科研团队携手,在国际天文观测、数据共享与分析、人才培养、天文仪器研发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打造一个融合国际视野与跨学科交流的学术环境。
鼓励“最前沿”的探索 —— 面向全球招募一批有志于做到“世界领先”的优秀学者,包括但不拘泥于已有学科方向,强调为人类探索宇宙、理解自然贡献力量。
“希望西湖大学天文系未来能成为世界天文研究的重要中心之一,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毛淑德说。
2026 年,西湖大学天文学学科将依托物理学学科开展博士生招生培养,目前已开放报名通道。
毛淑德表示,西湖大学天文系所有教授,包括他自己在内,都将站上讲台授课。天文系未来的课表上,将吸取国内外一流大学教学经验,兼顾理论、观测和计算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新落成的云谷校区三期楼顶,天文系已经启动建设配备了 80 厘米望远镜的小型天文台,预计 2026 年春节后投入使用,全部面向教育教学开放,“让西湖的每一个学生抬头就能望见属于自己的星空。”
在本科生教育领域,今年秋季学期,毛淑德已提前站上讲台,为来自理学院、工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的 27 位本科生讲授通识课《天问》。
注:西湖大学于 2018 年成立,是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非营利性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由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举办。学校校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担任西湖大学首任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