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试题,试题是参考者回顾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参考资料。一份好的试题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卫生监督知识培训考试试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卫生监督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1
一、单项选择题(单选,每题2分)
1、普通旅店的公共用具包括:棉织品、饮具等达到 的比例。
A 1:1 B 2:1 C 3:1 D 4:1
2、星级宾馆的公共用具包括:棉织品、饮具等达到 的比例。
A 1:1 B 2:1 C 3:1 D 4:1
3、客用物品更换记录须保留 以上。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4个月
4、棉织品清洗消毒记录或送洗记录应保留 以上。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4个月
5、公共用具要做到 。
A 一客一换 B一周一换 C 一月一换 D 脏了要更换
6、消毒间面积不得小于 。
A 1m B 2 m C 3 m D 4 m
7、已竣工的公共场所,须经卫生监督机构进行卫生监测,验收合格取得
后方可向工商行政部门申请登记,办理营业执照。
A 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 B 健康体检合格证
C 卫生许可证 D 4执业许可证
8、下列哪一项疾病的人员可以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A 病毒性肝炎 B 痢疾 C 伤寒 D 4 胆囊炎
9、在进行煮沸消毒时,为保证消毒效果应 。
A 煮沸即可 B 煮沸5-10分钟 C 煮沸10-30分钟
D 煮沸1小时以上
10、发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部门是:
A 国务院 B 全国人大 C 卫生部 D环监所
11、公共场所新建、扩建、改建前需报 。
A、工商行政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派出所 D、街道管理处
12、各类公共用具每客用后可 。
A 与私人物品一起存放 B 与其他工具一起存放
C 分类集中 D分类存放备用
13、发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部门是:
A 全国人大 B 国务院 C 环监所 D卫生部
14、空调场所必须维持足够新风量:每人每小时 并定期清洗空调过滤材料。
A 10立方米 B 15立方米 C 20立方米 D 25立方米
15、公共场所工作人员是否需要具备个人健康证?
A 需要 B 不需要 C 无所谓
16、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有没有设专用 对公共用品进行清洗,消毒和保洁。
A 卫生间 B 消毒间 C 布草间 D 消毒柜
17、卫生许可证由 级行政部门签发。
A、县政府B、政府 C、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省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18、住宿场所经营单位应提供2年内监督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评价报告,所有检测的主要卫生指标合格率应达到 。
A 90% B 80% C 95% D 100%
19、对布草间的卫生要求下列哪项不正确。
A 布草间面积应与住宿场所使用面积床位数相适应。
B布草间应设置为独立的房间,有可开合的门,窗有良好的通风及照明设施。
C布草间只用于储存清洗消毒后的.洁净布草。
D普通旅店设置密闭储存布草设施,储存布草的设施可以设置在公众通道处。
20、星级宾馆应按照楼层设置消毒间或按照 客房配置一间的比例配置专用消毒间。
A、15-20间 B、20-30间 C、25-35间 D、10-15间
二、判断题(每题2分)
1、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须无职业禁忌疾病才能上岗。( )
2、对违反《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行为,任何人都有权检举和控告。( )
3、已洗净的公共用品和一次性物品的仓库,不需要特殊的卫生要求。( )
4、吸烟所产生的烟雾中含有酚类、烟碱、一氧化碳等各种有害物质,损害人体的健康,因此在公共场所,应设立《禁止吸烟》的标志。( )
5、目前公共场所装饰追求美观、豪华、气派、高档次,对室内通风和照明可不给予考虑。( )
6、临时工可以在公共场所单位先试用一周,表现好再去办健康证明。( )
7、目前《公共场所管理条例》对公共场所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有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四种类型。( )
8、个人卫生应做到五勤,勤洗澡、勤理发、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
9、公共场所是人类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公众从事社会活动的各种场所。( )
10、公共场所卫生包括空气卫生,饮水卫生,居室与微小气候卫生,采光与照明卫生以及通风,采暖、噪音、公共用具和物品等的卫生问题。( )
11、从业人员卫生水平高,卫生制度健全是公共场所环境特征之一。( )
12、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没有要求设专用消毒间。( )
13、监督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是卫生监督内容之一。( )
14、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无权制定本单位各项卫生工作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 )
15、卫生监督员在公共场所进行现场检查,索取有关资料,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可以拒绝或者隐瞒。( )
16、未取得“健康合格证明”而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
17、停业整顿一般在7天以内,经停业7天处罚仍无改进者,可延长到90天。( )
18、化学消毒方式有:含氯制剂,过氯化物制剂,75%医用酒精等。( )
19、专用的洁厕不能与其他清洁工具混合存放和使用。( )
20、人群密集,流动性小,易混杂各种污染源,造成疾病传播是公共场所环境特征之一。( )
21、卫生质量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而继续营业的,不承担法律责任。( )
22、未取得“卫生许可证”而擅自营业的应负法律责任。( )
23、停业整顿90天后仍无改进者,卫生行政部门可以依法给予吊销“卫生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
24、从业人员不按时体检或体检不合格,不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岗位不负法律责任。( )
25、卫生许可证原件应悬挂在经营场所明显醒目的位置。( )
26、从业人员实行上岗前的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
27、单位经理不在,服务员可拒绝卫生监督检查。( )
28、公共场所监督员在执行任务时,应佩戴证章,出示证件。( )
29、公共场所一旦发生危害健康事故,责任人应在24小时内报告。( )
30、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 )
卫生监督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2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
1、任何单位或个人,未取得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2、卫生行政执法的主体是。
3、卫生监督协管的服务对象是。
4﹑医疗机构在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后应及时进行处理。
5、卫生监督协管员在协管巡查中发现严重违法问题应制作并及时上报上级行政部门。
6、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7、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
8、卫生监督协管的服务内容是信息报告、咨询指导、饮用水卫生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
9、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开展诊疗活动。
10、卫生监督协管员在开展卫生监督巡查时不得行使权。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中一般事故应于()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2小时B、6小时C、24小时D、48小时
2、卫生监督协管员具有以下哪种权利()。A、检查权B、处罚权C、检查权和处罚权
3、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意义()。
A、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体现B、是县级卫生监督机构执法的补充C、完善了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建设的重要补充D、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卫生监督服务的重要手段
4、下列不属于卫生监督执法职能范畴的是()。A、《传染病防治法》B、《执业医师法》C、《红十字会法》D、《职业病防治法》
5、下列哪些属于非法行医()。
A、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B、逾期不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仍从事诊疗活动的C、使用伪造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D、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
6、在对辖区内医疗服务市场巡查时,发现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时应做好哪些工作?()。
A、及时报告区卫生监督所B、填写完整的“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登记表”C、保护好现场D、协助卫生执法人员调查
7、开展公共场所检查卫生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
A、是否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B、查验从业人员健康证C、是否有公共用具专用消毒间和消毒设施D、供顾客用茶饮具是否符合量化要求。
8、卫生监督协管员在开展从业单位协管巡查时,至少应人以上,并向当事人出示现场制作。
A、1人、卫生监督协管员证、现场协管巡查记录;B、1人、行政执法证、现场协管巡查记录;C、2人、卫生监督协管员证、现场协管巡查记录;D、2人、行政执法证、现场协管巡查记录
9、卫生监督协管巡查的工作内容()。A从业单位依法规范经营情况;B、从业单位履行协管意见、监督意见情况;C、主动收集从业单位违法、违规信息并及时上报工作;D、以上三项
10、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继续上岗工作。()A、一年B、两年C、三年D、四年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卫生行政处罚是指卫生行政执法主体依据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给予的惩罚。()
2、卫生监督协管员有权对辖区以外的违法单位进行监督。()
3、卫生监督协管员实行聘任制度,聘期三年。()
4、医疗机构不得出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但可以转让给他人。()
5、卫生监督协管员可以私自处理留置罚没产品和抽样产品。()
四、问答题(20分)
1、简述卫生监督协管员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卫生监督协管培训答案
一、填空题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卫生行政部门
3、辖区居民
4、毁型并分类别存放
5、卫生监督协管巡查登记表和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表
6、健康
7、报告的事件或线索次数/发现的'事件或线索的次数乘以100%
8、食品安全职业卫生非法行医
9、诊疗项目
10、处罚
二、选择题
1、C
2、A
3、ABCD
4、C
5、ABCD
6、ABCD
7、ABCD
8、C
9、D
10、A
三、判断题
3题√
1、
2、
4、5题×
四、问答题
答:食品安全信息报告、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公共场所卫生安全巡查。
卫生监督协管培训答案
一、填空题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卫生行政部门
3、辖区居民
4、毁型并分类别存放
5、卫生监督协管巡查登记表和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表
6、健康
7、报告的事件或线索次数/发现的事件或线索的次数乘以100%
8、食品安全职业卫生非法行医
9、诊疗项目
10、处罚
二、选择题
1、C
2、A
3、ABCD
4、C
5、ABCD
6、ABCD
7、ABCD
8、C
9、D
10、A
三、判断题
3题√
1、
2、
4、5题×
四、问答题
答:食品安全信息报告、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公共场所卫生安全巡查。
卫生监督协管培训答案
一、填空题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卫生行政部门
3、辖区居民
4、毁型并分类别存放
5、卫生监督协管巡查登记表和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表
6、健康
7、报告的事件或线索次数/发现的事件或线索的次数乘以100%
8、食品安全职业卫生非法行医
9、诊疗项目
10、处罚
二、选择题
1、C
2、A
3、ABCD
4、C
5、ABCD
6、ABCD
7、ABCD
8、C
9、D
10、A
三、判断题
3题√
1、
2、
4、5题×
四、问答题
答:食品安全信息报告、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公共场所卫生安全巡查。
卫生监督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3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 B )正式实施。
A、 2001年10月27日 B、 2002年5月1日
C、 2002年1月1日 D、 2002年7月1日
2、 职业病指( B )。
A、 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 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 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3、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 C )。
A、 职业病危害 B、 职业危害
C、 职业危害因素 D、 职业卫生危害
4、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 C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 粉尘、物理、化学因素 B、 粉尘、物理、放射
C、 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D、 粉尘、物理、生物因素
5、( B )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 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 B、 职业病病人
C、 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D、 接触矽尘工人
6、依据法律规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及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机关是( A )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省级以上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7、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D )。
A、 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C、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 D、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8、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A )。
A、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B、 警示标识
C、 警示说明 D、 警示语言
9、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 B )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 必要时 B、 定期 C、 不定期 D、 间断
10、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A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 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 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C、 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D、 职业病病名
11、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 D )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D、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12、2009年媒体披露的( C )暴露出我国职业病防治领域中的一些问题,职业病防治工作再次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A、福建省仙游县外来农民工患职业病事件
B、河北省高碑店市农民工苯中毒事件
C、河南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
13、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C )明确了职业病防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A、国家职业病防治纲要
B、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C、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14、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监督检查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以及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工作由( B )负责。
A、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15、工作场所的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应( A )。
A、考虑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要求
B、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C、满足生产要求
16、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 B )。
A、棉纱口罩 B、防尘口罩 C、防毒面具
17、尘肺病的`早期主要症状是( B )。
A、发热鼻塞、四肢酸疼、咳嗽咯痰等
B、咳嗽咯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
C、肋下隐痛、食欲减退、 肝脏肿大等
18、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到2015年,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预评价率和控制效果评价率分别达到( B )以上。
A、70%和80% B、60%和65% C、50%和75%
19、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C )。
A、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
B、解除劳动合同
C、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20、进行职业病诊断重要的前提条件是( C )。
A、症状和体征 B、实验室检查 C、职业史
21、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 B )和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
A、病人的职业史
B、病人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
C、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既往病史
22、( C )是电焊作业人员常见的职业性眼外伤,主要由电弧光照射、紫外线辐射引起。
A、白内障 B、红眼病 C、电光性眼炎
D、职业性听力损失
23、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 B )。
A、行政复议 B、再鉴定 C、行政诉讼
24、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 B )提出赔偿要求。
A、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用人单位 C、行业主管部门
25、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 B )。
A、消防设施 B、泄险区 C、隔离墙
26、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被检查单位应当
( C ),不得拒绝和阻碍。
A、停止作业并接受检查 B、认真对待
C、接受检查并予以支持配合
27、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 A )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A、卫生行政部门 B、建设行政部门 C、环境保护行政部门
28、工作场所的生产布局应当符合( B )。
A、效益原则 B、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C、满足生产需要的原则
29、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 B )。
A、根据本单位经济状况决定是否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B、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 C、根据单位领导研究决定是否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30、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 A )的罚款。
A、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B、2万元以下
C、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二、问答题
1、简述职业病的概念。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简述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3、《职业病防治法》是一部维权法,劳动者有哪些权益?
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一)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二)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三)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四)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五)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六)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行使前款所列权利。因劳动者依法行使正当权利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其行为无效。
4、简述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包括劳动者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相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职业健
卫生监督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4
一、填空题(10分,每空0.5分)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是辖区内 常住 居民。
2.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 个人基本信息 、 健康体检 、 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 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
3.新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采用 17 位编码,将建档居民的 身份证 作为身份识别码。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向辖区居民提供不少于 12 种印刷材料6 种视听音像资料。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0―6岁儿童共需开展 13 次健康管理。
6.孕产妇在孕12周前需由乡镇卫生院建立 孕产妇保健手册 。
7.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时间一般从 孕12周前 至 产后42天 。
8.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包括 16 项免费体格检查和 7 项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9.对首次发现收缩压≥ 140 mmHg和(或)舒张压≥ 90 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 非同日三次 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10.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 4 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 4 次面对面随访。
二、判断题(5分,每题0.5分)
1.所有居民均可免费享受健康体检中的辅助检查项目。 (×)
2.发现脊髓灰质炎、非典型肺炎应按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上报。 (√)
3.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进行危险性评估1次。 (×)
4.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包括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职业卫生监督指导、环境卫生巡查等内容。 (×)
5.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
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季度至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
7.首针麻疹疫苗在接种对象满8月龄时,在其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注射0.5ml。 (×)
8.每一次孕期随防服务时需对孕妇进行包括B超检查在内的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5个等级。 (×)
10.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 (×)
三、单项选择题(35分,每题1分)
1.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 ( B )
A.辖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B.辖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C.辖区内5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D.户籍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2.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程序第一次接种年龄为 ( B )
A.6月龄 B.8月龄 C.1周岁 D.2周岁
3.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人员是 ( A )
A.首诊医生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
C.病人 D.县级以上卫生机构
4.为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医疗废物必须做到 ( A )
A.无害化处理 B.集中存放 C.市场流通 D.有偿处置
5.以下选项不属于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表的是 (B )
A.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记录表 B.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C.孕产妇健康管理记录表 D.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
6.居民健康档案编码中最后5位编码为 (D )
A.居民家庭序号编码 B.乡镇(街道)编码
C.村委会或居委会编码 D.居民个人序号编码
7. 2015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标准是 ( C )
A.30元 B.35元 C.40元 D.45元
8.以下不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 B )
A.艾滋病 B.鼠疫 C.狂犬病 D.麻疹
9. 今年我县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纸质和电子档案确定的年度考核指标分别是( B )
A.50%和30% B.75%和75%
C.95%和70% D.98%和98%
10.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 ( D )
A.至少1次面对面的随访 B.至少2次面对面的随访
C.至少3次面对面的随访 D.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1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至少开展公共健康咨询活动的次数是 ( C )
A.4 B.6 C.9 D.12
12.下列不属于个人基本信息表填写内容的是 ( A )
A.月收入 B.家族史 C.既往史 D.药物过敏史
13.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管理服务要求描述错误的是 (B )
A.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受服务
B.预约55岁及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受健康管理
C.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预约上门健康检查
D.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
14.新生儿出生后应接种的疫苗是 ( B )
A.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 B.卡介苗、乙肝疫苗
C.脊髓灰质炎糖丸、乙肝疫苗 D.肺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
15.健康档案数据不一致的主要表现为 (D )
A.数据表示不一致 B.数据名称不一致
C.数据含义不一致 D.以上均是
16.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 ( B )
A.1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B.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C.4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D.6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17.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 ( D )
A.建议其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
B.建议其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餐后2小时血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