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题及答案
对于同一道题目,不同的人理解程度不同,有人理解得深,解决得多,有人理解得浅,解决得少。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单选题
1.在Visual FoxPro的命令行中,每条命令应当( A )
A.独占一行 B.最多两行
C.不超过1KB长度的多行 D.不限制行数
2.在一个关系二维表中,主属性是指( B )
A.非主码B.候选码
C.主码D.非候选码
3.若在旅客张某近期要从北京飞至广州出差,请问旅客与航班间的联系应当是( B )
A.1:1B.1:n
C.n:1D.m:n
4.统计两个集合中重复元素的集合运算是( A )
A.交集B.并集
C.合集D.差集
5.直接在信道中使用数字信号传输数据的方法称为( B )
A.宽带传输B.频带传输
C.基带传输D.窄带传输
6.企业内部网的防火墙应当设置在( D )
A.客户机与集线器之间B.集线器与交换机之间
C.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D.Internet与Intranet之间
7.成功开发MIS的先决条件是( D )
A.业务人员的参与B.开发方法的成熟
C.软件配置的先进D.领导的重视支持
8.在选择系统开发方法时,不适合使用原型法的情况是( D )
A.用户需求模糊不清B.管理体制不够稳定
C.使用范围变化较大D.缺乏开发支撑工具
9.计算机存储器的访问时间是指对存储器完成( A )
A.一次读或写的时间B.一次读和写的时间
C.二次读或写的时间D.二次读和写的时间
10.包括战略性规划和执行性规划的系统方法是( C )
A.战略集合转移法B.关键成功要素法
C.企业系统规划法D.信息系统规划法
11.数据流程图中,符号表示( D )
A.处理功能B.处理功能重复项
C.外部实体D.外部实体重复项
12.在客户/服务器模式中,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是( D )
A.星型结构 B.环型结构
C.树型结构 D.总线结构
13.使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开发MIS的各个阶段依次为( B )
A.系统设计、系统分析、系统实施
B.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C.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分析
D.系统实施、系统设计、系统分析
14.评价系统开发质量的首要标准是系统( B )
A. 技术先进 B. 能满足用户需求
C. 提供信息准确 D. 有决策功能
15.在设计数据库概念结构时,实体的属性应对应数据字典中( D )
A.数据流条目B.数据存储条目
C.数据结构条目D.数据项条目
16.教师数据库表结构为:编号、姓名、电话、工资。四个字段类型依次应为( A )
A.C,C,C,NB.C,C,C,C
C.C,C,N,ND.N,C,N,N
17.ASCII编码是( A )
A.专用码B.顺序码
C.表意码D.成组码
18.最基本的程序设计要求是( A )
A.正确性 B.可维护性
C.可靠性 D.可理解性
19.在U/C矩阵中,对每个数据类必须有一个产生者和至少一个使用者的检验,称为( B )
A.一致性检验 B.完备性检验
C.无冗余性检验 D.相关性检验
20.不属于信息输入四项基本原则的是( C )
A.统一输入B.源点输入
C.重复输入D.数据简洁
21.要输出每个学生本学期的选课结果,在创建报表时需要选择的布局类型是( C )
A.列布局B.行布局
C.一对多布局D.多栏布局
22.系统设计说明书应当产生于( B )
A.系统分析阶段B.系统设计阶段
C.系统调查阶段D.系统实施阶段
23.在Visual FoxPro数据库中,与自由表的主码相对应的索引是( C )
A.普通索引B.主索引
C.候选索引D.唯一索引
24.在系统切换时,风险小、安全可靠,但人力和设备消耗较大的方式是( B )
A.直接切换B.平行切换
C.试点后切换D.逐步切换
25.创建动态下拉菜单时,在菜单设计器中菜单选项的“结果”项应选择( D )
A.子菜单 B.过程
C.命令 D.填充名称
26.下列经济效果中,属于间接经济效果的是( B )
A.投资回收期B.市场反应速度
C.收益增长额D.投资效果系数
27.纠错性维护的工作量约占应用软件系统维护工作量的( C )
A.50%B.25%
C.20%D.5%
28.系统实施的根据是详细设计资料、系统配置方案和( C )
A.数据流程图与数据库设计B.数据流程图与控制结构图
C.控制结构图与数据库设计D.控制结构图与程序说明书
29.在企业中对数据库存取权限最高的是( C )
A.企业负责人B.系统分析师
C.数据库管理员D.网络管理员
30.在Visual FoxPro中,创建输出界面时最主要的形式是( A )
A.报表 B.表单
C.标签 D.查询
二、名词解释
1. GDSS
群体决策支持系统是一个交互式的计算机辅助系统,被一群作为一个小组而工作在一起的决策者用于简化非结构化问题的解决方案。
2.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业务流程重组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是二十世纪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并被广泛实施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BPR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Process)进行根本性(Fundamental)地再思考和彻底性(Radical)地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巨大(Dramatic)改善。
3.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SCM):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屮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
4. 系统切换
新系统代替旧系统的过程称为系统切换。包括数据转换、文什转换和系统转换。系统切换的方式有:直接切换,平行切换,试点后直接切换,逐步切换。
5. 基本频带
使用数字信号传输数据,终端设备将数字信号转变成脉冲电信号时,这种原始矩形脉冲信号固有的频带叫做基本频带,简称为基带。
三、简答题
1.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答:①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实现了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
②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由于数据不再是面向某个特定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所以数据可以被不同的用户和不同的应用共享,这样可以减少数据的冗余,节约存储空间,易于增加新的应用,使得数据库系统易于扩充。
③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独立性包括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数据库系统通过二级映射实现这两种独立性。
④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库提供了四个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分别为,数据的安全性保护、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并发控制和数据库恢复。
2.试比较排序与索引的异同。
答:排序的作用是按指定字段或字段组中数据值的大小顺序,以递增(升序)或递减(降序)重新排列全部数据记录,并生成一个新的数据表文件;而索引不建立一个新的数据表文件,只是按着给定字段表达式值的大小,生成一个索引表,并使数据表中的记录按索引表的要求以递增(升序)或递减(降序)顺序显示。
3.简述保证模块独立性的好处。
答:1、模块之间联系少,接口简单,系统容易开发
2、产生波动效应的概率低,系统可靠性高
3、系统容易维护
4.简述关系模型的基本约束条件
答:1、表格中每一数据项不可再分,是基本项。
2、每一列数据有相同的类型,叫做属性。各列都有惟一的属性名和不同的属性值,列数可根据需要而设定。
3、每列的顺序是任意的。
4、每一行数据是一个实体诸多属性值的集合,叫做元组。一个表格中不允许有完全相同的行出现。
5、各行顺序可以是任意的。
5. 自行开发的主要优缺点
答:(1)自行开发的主要优点是:
1)用户的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
2)系统维护容易
3)可锻炼本企业计算机开发应用的队伍
(2)自行开发的主要缺点是:
1)系统开发周期一般较长
2)难于摆脱本企业习惯的管理方式的影响,不易开发出一个高水平的管理信息系统。
3)用于企业内部的开发费用高
6.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答:(1)现行系统概况
(2)现行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信息需求。
(3)拟建系统的规划方案。
(4)经济可行性分析
(5)技术可行性分析
(6)系统运行的可行性分析
(7)结论
四、应用题
1. 补充订货系统数据流程图如下:
由库房终端设备接收库房收发原始凭证,生成收发数据文件,并根据收发数据修改库存。当库存低于订货标准时,座补充订货处理,生成补充订货文件。每天根据补充订货数据生成补充订货报告交采购部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D1”是什么数据?(2分)
(2)“P2”是什么处理?(2分)
(3)“P4”是什么处理?(2分)
(4)若在系统中增加库存统计功能,并将统计报表送交厂部,应对该数据流程作何修改?(3分)
答案:(1)‘D1’是收发数据文件
(2)‘P2’是修改库存数据。
(3)‘P4’是生成补充订货报告。
(4)应在数据流程图中,与D2数据存储相连处增一“库存统计处理”,该处理的结果以“统计报表”输出至外部实体“厂部”。
2. 某单位招聘考试需要考核数学、英语、计算机三门课程,其录取规则是:
l 总分240分以上(含)录取;
l 总分在240分以下(不含),180分以上(含)的,如果数学和英语中只有1门成绩在60分以下(不含)的,需复试该课程后再决定是否录取;如果两门均在60以上,但低于180分,参加面试;
l 其他情况不录取。
画出此项处理的决策表。(6分)
决策树 使用范围:用文字表达的繁琐,难以看清的情况。
特点:比较直观,容易理解。
决策表 适用范围:当条件多,不容易清楚的表达出整个判别过程的情况。
特点:可以清晰的表达条件、决策规则、和应采取的行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容易为管理人员和系统分析人员接受。
3.设某系统有部门、员工、项目三个实体集,并有如下联系:一个部门包含多个员工,一个员工只在一个部门工作;一个部门可以承担多个项目,一个项目可以由多个部门承接。
要求:
(1)指出部门与项目的联系类型;(2分)
(2)部门与员工的联系类型;(2分)
(3)若每个员工可参加多个项目,一个项目可由多个员工参加,则员工与项目是何联系?(2分)
(4)画出E-R图。(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