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hony Pompliano,美国企业家与摩根溪联合创始人,近期观察到比特币价格在回调后迅速反弹至11.2万美元上方,显示出强劲的机构与散户资金入场趋势。他与Bitwise策略主管Jeff Park深入探讨了比特币作为"刺破法币泡沫的针"的本质、黄金与比特币的轮动关系,以及ETF对市场结构的深远影响。
原文: Anthony Pompliano ,美国企业家、摩根溪联创
编译&整理:Yuliya,PANews
过去三个月,每一次比特币价格回调都会迅速被买盘推高。如今,比特币价格重回11.2万美元上方,仅在几天内就能出现数千美元波动,这种强劲的买盘信号显示出新一轮机构与散户资金的入场趋势。在本期节目中,摩根溪联创 Anthony Pompliano 邀请了Bitwise Alpha策略主管、ProCap BTC的首席投资官兼合伙人Jeff Park,深入探讨“为什么比特币不是泡沫,而是刺破泡沫的针”、黄金与比特币的资金轮动、比特币巨鲸将现货资产注入ETF的趋势,以及Coinbase收购Echo对机构与散户投资者的意义。
比特币不是泡沫,而是刺破泡沫的针
主持人:Jeff,你曾在推特上发过一句非常引人注目的话:“比特币不是泡沫,而是针。”能否详细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含义?
Jeff Park: 很多人认为比特币是泡沫,尤其在四年周期的尾声时,他们倾向于在资产配置上更为谨慎。但这种观点忽视了根本逻辑。比特币不可能是泡沫,因为它本身就是刺破当下以法币为基础的泡沫的“针”。
全球经济运行在基于信用扩张和通胀的法币体系中,这才是真正的泡沫。比特币正在瓦解这种结构,重新定义“货币”的概念——它是去许可化的、自由流动的资产,并且改变了货币的流通速度。比特币的存在让我们重新思考“价值储存”应当是什么。
主持人:有人会说黄金才是那根“针”,因为它长期被视为货币体系的基础。你怎么看?
Jeff Park: 黄金确实在法币体系中起到了支撑作用,但它本质上是泡沫中的“空气”——整个法币经济正是建立在黄金作为储值资产的基础上。然而,黄金并非一个“有用的网络”,它是被动的储值资产。而比特币则不同,它是主动的、可编程的货币网络,能够重新定义流动性与信用的关系。
在传统金融体系中,之所以存在“熔断机制”或“交易限制”,是因为货币流通过快会破坏信用体系——信用的存在依赖于货币的相对静止。但比特币消解了这种静止性,它代表“运动中的货币”,没有队列、没有解锁期,也没有人为的延迟。这种特性让比特币真正意义上成为了刺破旧有体系泡沫的“针”。
回调将更温和,“四年周期”已成历史
主持人:有人认为比特币仍可能经历50%或更大的回撤。你怎么看?在这个周期里,我们是否可以预期更温和的波动?
Jeff Park: 我认为这可能是比特币历史上表现最差的一次牛市,但同时我们也应该预期市场下行幅度会比较有限,主要原因在于背后有强大的机构资金支撑。比特币ETF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资本工具,我们不能低估这种机构资金“底部支撑”的重要性。
例如,退休基金、IRA账户、养老金等管理部门如今可以在合规框架下直接配置比特币——这是史无前例的,而且还有很多机构以及散户投资者会设置自动挂单,比如“当比特币跌至7万或8万美元时买入”,这种结构性买盘在ETF推出之前是不存在的。由此可见,市场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
话虽如此,我仍然认为市场会有回调。毕竟,所有大宗商品都会有回调,这是市场在供需关系下自然发生的现象。无论是在需求旺盛时,还是在卖方多于买方时,但比特币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可以确定不会有新的供应突然出现,市场上的流通量主要来自于二级市场交易,并且这种供应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历史水平,这也是我认为“四年周期”理论应该被抛弃的部分原因。
历史上,比特币的发行量曾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但随着时间推移,比特币的发行量显著减少,区块奖励大幅缩小,而进入市场的买家总量却持续增长,这种供需结构的变化打破了旧有周期。
主持人:你的意思是,过去是区块奖励规模大,但买方池子小,而现在市场面临着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区块奖励下降,而买方池子扩大,为资产创造了持续的买盘吗?
Jeff Park: 百分之百正确,这是一种双重作用。在比特币早期供应阶段,矿工需通过资本支出维持挖矿业务,这导致市场存在一定的有机抛压,这些抛压主要来自于资金充足的机构矿工,他们为偿还债务或未来五年的资本支出而不得不出售比特币,这种抛售行为通常与价格无关,因其主要目的是获取现金,但这种抛压对市场与投资者来说是不利的。因此,对于一个理智的加密货币投资者而言,在矿工们行动之前离场是非常合乎逻辑的。
然而,目前这种抛压已显著减弱。新入场的买家更多是长期持有者,而非短线交易者,这让市场的波动显著缓和。
主持人:除了下跌幅度减小,似乎回调的持续时间也在缩短。过去的熊市可能持续一年半甚至两年,而现在的回调往往只持续几周,你认为这是否也与机构买盘有关?
Jeff Park: 我认为是这样的,如今市场中有大量投资者正在等待合适的入场点。他们理解比特币的长期价值,但认为当前价格偏高,倾向于“再等等”。然而,他们常常错过入场机会。过去数月,每次回调都被迅速买入,价格仅在几日内便反弹上数千美元,这说明市场存在持续的买盘动能,而这种动能会随着价格上升进一步加强。
比特币是典型的动量型资产——价格上涨时,更多人将FOMO入场,从而形成自我强化的上涨循环。更重要的是,这些投资者往往在下跌时并不卖出,导致整个网络的平均持仓成本逐步上涨,从而建立一个又一个更高的价格底部。
黄金与比特币的轮动关系
主持人: 黄金在2025年经历了一轮史诗般的拉升,大约上涨了60%,几乎达到了一种狂热的状态,现在也许是从黄金轮动到比特币的时候了。我们知道黄金和比特币之间存在某种规律——通常黄金上涨约100天后,比特币才会跟涨。此外,还有人提到年底的“资金追逐行情”,而比特币历年来在Q4表现都不错。种种迹象似乎显示,虽然今年比特币的涨幅不如预期,但现在或许并非可以忽视的时刻。你是否也这样认为?
Jeff Park: 是的,完全同意。其实,这也呼应了我们之前提到的观点——黄金也是比特币的一种“山寨币”。近期,黄金大跌约4%,而比特币在这种环境下却表现出相对得强势。虽然这只是一天的走势,不能过度解读,但足以说明市场的动量轮换正在发生。黄金此前的涨势几乎全靠动量推动,其RSI指标连续两个月高于70,我从未见过任何资产能维持这种高强度的超买状态。
同时,黄金期权市场的交易量也在上周暴涨——创下历史最高的看涨期权成交量,这意味着市场确实处于狂热阶段。不过,动量总有尽头,一旦修正出现,资金往往会寻找下一个具备上涨潜力的资产。而比特币在各种流动性指标上都滞后于黄金,正好具备这种“补涨”空间。因此,从交易逻辑上看,比特币是下一个最合理的轮动方向。
这种时候,比特币往往能出现极快的爆发行情——也许某天醒来时,我们就会看到黄金与比特币的涨幅差距被迅速抹平。
主持人: 我曾和Peter Schiff(著名的黄金爱好者)聊过黄金,他说今年黄金涨了60%,而比特币只涨了18%到20%。我当时问他:“有没有可能在年底前,比特币会反超黄金?”虽然谁也不能确定,但我们都知道比特币的波动性极强。
Jeff Park: 没错,Peter本人其实最清楚这种“短期爆发”的力度。尽管黄金这几年表现强劲,几乎追平甚至略微超越了纳斯达克从2008年至今的涨幅,但这种表现其实仅集中在少数几个时间窗口。如果回看更长周期,比如从2002年开始,黄金的年化收益率实则不足3%。
这类宏观“价值储存型资产”的交易,本质上极度依赖动量驱动。如果黄金能在长期掉队后通过一年的爆发来“收复失地”,那比特币的节奏只会更快——也许几周,甚至几天就能完成相同幅度的反弹。因此,Peter没错,只不过比特币是那匹更快的马。
原因也很简单:比特币不像实物商品市场那样受限。黄金交易涉及仓储、物流、期货头寸配置等诸多环节;而比特币则是完全数字化、可即时执行的市场——任何人都能随时在Coinbase或其他交易所点击“买入”进行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