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精选> 加密市场年末行情启动?机构资金与流动性双轮驱动

加密市场年末行情启动?机构资金与流动性双轮驱动

时间:2025-10-29 20:28:01

随着十月行情回暖,加密市场迎来关键转折:机构资金通过ETF大举回流,降息预期强化流动性注入,分析师们正重新定义市场周期规律。
(前情提要:当黄金领涨时,我们为何仍坚定配置比特币?
(背景补充:渣打:比特币可能「永远不会」重返 10 万美元下方,四大力量支撑 BTC

本文目录

  • ETF 资金回流,机构重新上车
  • 一大批山寨币 ETF 来了
  • 降息的风,再次吹来了新的流动性
  • 顶级分析师为什么看涨?
    • Arthur Hayes:四年週期已死,流动性週期永生
    • Raoul Pal:5.4 年週期替代传统 4 年週期

    月进入尾声,加密市场似乎有了一些上涨的趋势。

    过去两个月,「谨慎」这两个字几乎成了加密市场的主旋律,特别是经历了 1011 大暴跌之后。这场大跌的影响慢慢过去,市场情绪似乎没有继续恶化,反而有了新的希望。

    从下旬开始,一些上涨的信号逐渐显现:净流入数据转正、山寨币 ETF 批量获批、降息预期升温。

    ETF 资金回流,机构重新上车

    十月最亮眼的数据来自 ETF。

    比特币现货 ETF 本月累计净流入 42.1 亿美元,彻底扭转了 9 月 12.3 亿美元的流出趋势。资产管理规模已达 1,782 亿美元,佔比特币总市值的 6.8%。单看 10 月 20 日至 27 日这一週,就有 4.46 亿美元新资金涌入,其中贝莱德旗下的 IBIT 独佔 3.24 亿美元,持仓量现已超过 80 万枚 BTC。

    对传统金融市场来说,ETF 流入是最直接的看多指标——它比社交媒体上的热度更诚实,也比 K 线图更真实。

    更重要的是,这轮上涨真正带着「机构味道」。摩根士丹利已经向所有财富管理客户开放 BTC 和 ETH 配置;摩根大通则允许机构客户用比特币作为贷款抵押物;

    根据最新数据,机构平均加密资产配置比例已升至 5%,创历史新高。而且,85% 的机构表示已经分配或计划分配加密资产。

    虽然与比特币现货 ETF 相比,以太坊 ETF 显得有些失色。十月累计净流出 5.55 亿美元,是今年 4 月以来的首次连续净流出,主要流出来自富达和贝莱德旗下的 ETH 基金。

    但这似乎也是一个新的信号,意味着资金在轮动,从 ETH 转向上升空间更大的 BTC 和 SOL,也或者是在为新的 ETF 做準备。

    一大批山寨币 ETF 来了

    10 月 28 日,美国首批山寨币 ETF 正式上线,涵盖了 Solana、Litecoin 和 Hedera 三个项目。Bitwise 和灰度推出了 SOL ETF,Canary Capital 的 LTC 和 HBAR ETF 也获批在那斯达克交易。

    但这只是开始。

    据报导,目前还有 155 种山寨币 ETF 正在等待审批,涵盖 35 种主流资产,总规模预计将超过比特币与以太坊 ETF 的前两轮初期流入。

    如果全部放行,市场可能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流动性冲击波」。

    历史上,比特币 ETF 的推出让资金流入累积超过 500 亿美元,以太坊 ETF 也带来了 250 亿美元的资产增量。

    ETF 不只是一个金融产品,更像是资金的「进场通道」。当这条通道从 BTC、ETH 扩展到 SOL、XRP、LINK、AVAX 等山寨币时,整个市场的估值体系都会被重新定价。

    机构对加密资产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此外,ProShares 正準备上线 CoinDesk 20 ETF,追蹤包括 BTC、ETH、SOL、XRP 等 20 种资产;REX-Osprey 的 21-Asset ETF 则更进一步,允许持有者获得 ADA、AVAX、NEAR、SEI、TAO 等代币的质押收益。

    单是追蹤 Solana 的 ETF,就有 23 只在等待批准。这种密集布局,几乎等于公开宣告:机构的风险曲线,正在从比特币延伸到整个 DeFi 生态。

    从宏观面看,这种流动性扩张潜力巨大。截至 2025 年 10 月,全球稳定币总市值接近 3,000 亿美元。这笔「流动性準备金」一旦被 ETF 激活,将形成强大的资金乘数效应。以比特币 ETF 为例,每 1 美元流入 ETF,最终会放大至数倍的市值增长。

    如果同样的逻辑複製到山寨 ETF,数百亿美元的新资本可能推动整个 DeFi 生态再度繁荣。

    降息的风,再次吹来了新的流动性

    除了 ETF,另一个改变行情的因素来自老生常谈的宏观层面。

    10 月 29 日,联準会有 98.3% 的机率将降息 25 个基点。市场似乎已提前消化这一预期,美元指数走弱,风险资产集体走强,比特币顺势突破 11.49 万美元。

    降息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资金要重新找出口。

    而在传统市场普遍缺乏想像力的 2025 年,加密,成了那个「还在讲故事」的地方。

    更有趣的是,这轮利好不仅来自市场,还来自政策。

    10 月 27 日,白宫提名 Michael Selig 出任 CFTC 主席,这位前加密律师的态度一向友好;SEC 也更新了 ETP 创建机制,允许加密 ETF 进行原地赎回,极大简化操作。

    在「监管友好」这个话题上,美国市场已经不只是鬆口,而是开大门。政府不再压制创新,而是试着让加密产业「合规地存在」。

    链上的数字也在同步印证这一切。

    DeFi 总锁仓量 (TVL) 在 10 月增长 3.48%,达到 1,575 亿美元。其中以太坊链 TVL 达 886 亿美元,增长 4%;Solana 涨 7%;BSC 涨幅更是达到 15%。这代表的不只是「资金回流」,更是信任回流。

    加上比特币期货未平仓合约总额升至 537 亿美元,资金费率为正,说明多头在主导市场。鲸鱼钱包也在加仓,有大户在 5 小时内买入 3.5 亿美元的 BTC。在二级市场,Uniswap 月交易量超 1,610 亿美元,Raydium 突破 200 亿美元,生态的活跃度在持续上升。

    这些链上指标构成了最硬核的多头证据:资金在动、仓位在增、交易在热。

    顶级分析师为什么看涨?

    Arthur Hayes:四年週期已死,流动性週期永生

    在週四一篇题为《Long Live the King(国王万岁)》的部落格文章中,Arthur Hayes 写道,虽然一些加密货币交易者预计比特币将很快达到週期顶峰并在明年暴跌,但他认为这次情况会有所不同。

    他的核心观点是:比特币的「四年週期」已经失效了,因为真正决定行情的,从来不是「减半」,而是全球流动性週期——尤其是美元与人民币的货币政策共振。

    过去三轮牛熊似乎都遵循「减半后牛市、四年一轮回」的节奏,但那只是表象。Hayes 认为,这个节奏之所以成立,是因为每一轮都恰好发生在美元或人民币大幅扩表、利率极低、全球信用宽鬆的时期。比如:

    • 2009–2013:联準会无限 QE、中国大举放贷;
    • 2013–2017:人民币信用扩张推动 ICO 热潮;
    • 2017–2021:川普、拜登时代的「直升机撒钱」带来流动性泛滥。

    而当这两种货币的信用扩张放缓,比特币的牛市也随之终结。换句话说,比特币不过是全球货币放水的晴雨表。

    到了 2025 年,这种「减半驱动」的逻辑彻底崩塌。因为美中两国的货币政策已进入一种新的常态——政治压力要求持续宽鬆,流动性再也不会按週期收紧。

    美国需要「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