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生产车间里,0.1摄氏度的温度波动可能意味着什么?它可能是糕点口感变硬,可能是发酵风味改变,也可能是每年数十万元电费与碳排放的隐性成本。
为了解决食品工业中存在的各类环境难题,11月21日,海尔智慧楼宇携手江南大学校友会,组织苏州稻香村、北京苏稻等多家知名食品企业代表,共同走进海尔参观交流。期间,海尔分享了其在中粮集团、农夫山泉、盼盼食品、可口可乐等的应用实践,成为食品行业TOP级企业首选品牌。
![[MD:Title]](https://www.enjoybar.com/uploads/20251121/img_69203a65ee2d030.jpg)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控温和降本难两全
作为中国食品领域的黄埔军校,江南大学培育了行业内诸多技术骨干与企业管理层,在食品行业拥有着一定话语权。现场,苏州稻香村董事长周广军提到,食品行业,尤其是传统品类,正面临着既要极致稳定,又要极限降本的双重压力。
面对这一难题,单纯的设备升级往往药不对症。讨论中,大家形成了一个共识:必须从食品生产的全场景、全流程去审视空气系统的价值。例如,生产车间需要恒温恒湿;实验室环境要高度洁净;办公和宿舍区域要同步热水供应;整个园区还要降本和方便管理。
![[MD:Title]](https://www.enjoybar.com/uploads/20251121/img_69203a6624e4331.jpg)
场景化方案:为食品工业量身定制空气
基于用户需求洞察,海尔智慧楼宇为食品工业打造的全场景智慧节能解决方案,引发与会嘉宾讨论。该方案的核心,不仅为不同建筑配备高效机房、热泵、AI多联机、空压机等高效设备之外,还打通电梯、照明等能源全流程,通过AI算法实现了自主节能运行。
其中,统一企业长沙产业园改造案例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范本。该案例最引人注目的两点,直指行业核心诉求:一是通过±0.1℃的极精密温度控制,保障了工艺生产中的高品质;二是其高效机房系统,实现了全年省电50%,单台机组年省电费约7万元,相当于减少37.68吨碳排放。
![[MD:Title]](https://www.enjoybar.com/uploads/20251121/img_69203a664925032.jpg)
这个案例的价值在于,它用可量化的数据证明了,‘高品质’与‘低能耗’可以兼得。一位与会的江南大学校友评价道,这正是我们行业所迫切需要的技术路径,海尔的方案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升级方向和落地信心。
携手共进:推动食品工业智慧低碳转型
此次交流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次简单的技术推介。它标志着食品工业的升级,正在从单个企业的单打独斗,转向产业链的协同作战。江南大学校友会将最前沿的科研动态与最一线的产业需求带到了现场,而海尔则带来了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场景化落地能力。
下午,当嘉宾们走进海尔互联工厂,亲眼见证了大规模定制下的高精度生产过程。从自动化焊接、装配,到自动化氦检、声学检测……工厂的高度智能化水平让嘉宾们方案的可靠性有了更直观的信心。这种信心,正是推动产学研合作走向深入的基础。
![[MD:Title]](https://www.enjoybar.com/uploads/20251121/img_69203a6677f6733.jpg)
可以预见,未来食品工业的竞争,将是整个产业链生态系统效率的竞争。通过此次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海尔智慧楼宇与江南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推动食品工业在智慧节能领域的创新突破,助力企业在品质与效益上实现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