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投资比加密货币更具波动性。比特币在可能造成巨额亏损的同时也承诺巨大收益,其今年的出色表现让许多人忘记了它天生的不稳定性。这吸引了机构和企业的关注,他们开始筹集资金购入比特币。但在此过程中,许多公司正通过稀释自身市值来押注高风险资产。
比特币储备企业
全球投资公司VanEck近期对转向比特币储备的企业发出警告。过去一年许多公司开始积累比特币储备,但VanEck认为多数企业既未对冲风险,也未充分分散投资组合。
比特币始终保持着剧烈波动性,尽管当前处于牛市周期,但这种情况不会永远持续。当比特币价格下跌,持有比特币储备的企业市值也会随之缩水,导致每股价值降低。
Microstrategy的成功激励了许多企业。这家转型为比特币主力军的软件公司,其美元兑BTC持仓价值在过去一年创下111,000美元的历史新高。即使在撰写本文时,仍稳定维持在107,173美元左右。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比特币正被视为对冲工具和财富储存手段,更像安全港资产而非高风险投资。这一切都为Strategy公司带来巨大收益。
问题在于,许多公司使用市场股票发行(ATM)方式筹集资金购买比特币。这种方式是通过经纪商持续以市价出售股票。当企业遭遇资本侵蚀时,更多流通股将直接稀释每股价值。
什么是资本侵蚀?
资本侵蚀是指资产或企业价值在一定时期内逐渐流失的现象。公司原始资本(包括债券、利润或资产)出现贬值。
成因通常多种因素交织:通货膨胀、资产贬值、管理不善或技术淘汰都可能导致。这是个严重问题,会阻碍企业筹集新资本的能力,使其难以创收融资,最终损害长期发展前景。
资本侵蚀的主因之一就是比特币这类高风险资产投资。这类投资往往需要搭配多元化投资组合来对冲风险。若高风险资产贬值,机构的财富储备将同步缩水,进而影响公司估值和股价。
濒临风险的Semler Scientific
医疗科技公司Semler Scientific的案例最为典型。该公司效仿众多机构重仓比特币,尽管持仓价值持续上涨,股价却逆势下跌45%,市值缩水至4.347亿美元。
这使其NAV(净资产价值=资产-负债)陷入危险区域。当前公司估值已低于1倍,意味着市场对其整体估值还不如持有的比特币资产。
资本侵蚀绝非比特币储备企业的专属风险。韩国就有十分之一企业面临资本侵蚀威胁,韩国经营者总协会数据显示,37,510家企业中有4,466家处于风险中,2023至2024年间增长2.7%。建筑行业最为严重,专业科技服务领域次之,不过暂无数据表明这些企业是否持有比特币储备。
这并非比特币单方面的责任。企业始终应该进行资产多元化和风险对冲。更深层原因在于管理失当和将比特币视为暴富捷径的普遍心态。任何加密货币参与者都清楚其固有波动性,应对方式取决于各自的风险承受能力。但企业需警惕:或许只需几家公司的股价崩盘,就足以对比特币价格产生连锁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