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整理的《夜色》说课稿(精选3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夜色》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文章是《夜色》,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的选择与学法的指导、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等六个部分进行说课,下面依次进行: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与作用:
《夜色》是20xx年部编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写“我”从前胆子很小,怕黑,后来和爸爸出去散步后发现夜晚也像白天一样美好。“我”不再怕黑。教材语言活泼,通俗易懂。《夜色》捕捉到孩子们怕黑的心理,以打动儿童心扉的文字,呼唤着孩子们亲近自然、热爱生活。从文中可感觉童年的纯真,可爱,体会成长的快乐。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胆、敢、往、外、勇、窗、乱、偏、散、原、像、微”等11个生字。会写“色、看、晚、再、外、爸、笑”等8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厂字头”、“夕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创设轻松和谐的交流氛围,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畅谈自己的生活体验。
(2)图文结合,以读为主,读中体会,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丰富情感体验,鼓励个性化的想象。
(3)利用轻柔的音乐、美丽的夜景为学生搭建一个丰富的说话平台,在轻松的氛围中师生交流感受,走进“夜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针对一年级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安排,我设定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2、教学难点: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安排的教学难点为理解课文,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
从整体上看我们班的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因此上课组织好课堂纪律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教法的选择: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欣赏法(因为学生识字、阅读水平有限,因此在学生自读后,教师进行范读或播放录音,纠正学生读音)
2、情境陶冶法(通过欣赏夜景图、联系实际夜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3、游戏法(开火车学习生字)
四、学法的指导:
1、朗读法(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能用不同语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圈点自学法(预习时,在课文里圈出会认与会写的生字,并认识这些生字)
五、教学过程:
为了巩固上节课的教学,我将利用2—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一读生字词。(学生自己领读)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夜景图)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色?(预设:晚上的景色)
师:这片星空美不美?(预设:美)
师:那晚上这么黑,你们害怕吗?(有害怕和不怕的学生,适时表扬不怕黑的勇敢的学生)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位怕黑的小男孩。
2、板书课题:《夜色》(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第一小节:
1、课件出示问题:你是从哪里看出这个小朋友胆小、怕黑的?用课文里的句子来回答。(听录音)
(1)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2)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学生读,边读边想象,读出害怕的语气。(先找两名学生读课文第一小节,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再齐读。试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过渡:妈妈是怎么帮我的?(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有作用吗?(没有)
3、思考并回答: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第二小节:
1、教师读,学生听(用手指跟着教师朗读的进度)小朋友这么怕黑,爸爸又是怎么做的呢?(用原文回答: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2、“偏要”是什么意思?根据这个意思能不能换一个意思相同的词语来说。(非要、硬要)学生读一读。(试读出撒娇而又无奈的.语气。)
3、是什么原因使“我”不再胆小,能够勇敢地面对夜色、欣赏夜色呢?用原文回答(课件配图出示句子: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4、指导朗读,要读出惊讶而又欣喜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5、小组合作学习: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6、课件播放“美丽的夜景”图片。
7、师:这里的夜色美不美?“我”没有想到,在夜晚也能看见这么美丽的景色,从此(课件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想象意境。
8、想像小鸟在月光下睡觉的情景。(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这是一幅多么静谧、安详的图画啊!小鸟在洁白柔和的月光下静静地睡着了,好像还做了个美梦呢!
9、读全文思考: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现在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不怕黑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10、指导朗读,读出自信、骄傲而又高兴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教学过程设计理念:通过指导学生带着不同的感情,以不同的语气来进行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出示夜景图,想象夜景等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夜晚的美丽,进而培养他们不怕黑的心里品质,这也达到了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三)总结全文
1、总结性提问:现在那些怕黑的同学,你们还觉得黑夜害怕吗?
2、教师总结:其实黑夜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它和白天一样温馨可爱。
3、再读课文:全体同学再带着感情来齐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在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内容的同时,以简练明了的几个字概括出本文的重要内容,高度提炼出本文主要就是讲了一个小男孩从怕黑到不怕黑的故事,因此板书设计如下:
夜色
怕黑——→不怕黑
《夜色》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胆、敢、往”等12个生字和厂字头1个偏旁;会写“色、外、看”等7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读懂句子的意思。
3.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读好长句的停顿;正确地朗读课文。
难点:
了解“我”的转变过程,从小就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夜晚星空的景象,引导学生交流。
师导入:夜晚的星空多么美呀,可是有个小朋友却害怕夜晚,不敢往外瞧。他是谁呢?我们一起去文中看一看吧。
2.板书课题:夜色。
3.学写“色”。(结构、偏旁、笔顺;下面的“巴”要舒展)
4.齐读课题。说一说你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说)
二、读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2.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或向同学请教,读准拼音,重点强调“胆、敢、往、勇”都是第三声,“窗”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散”为平舌音。
3.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1)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2)用字组词说话。看谁说的句子更精彩。
4.自己再读课文,数一数课文共分为几个小节。(2小节)
三、感知课文内容
1.认真读课文,找出从前的“我”和后来的“我”分别是怎样的。
2.出示课文插图及第1小节。
(1)指导朗读第1小节,提出“词语连读”的要求,引导学生在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准确停顿。
如,“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2)那时候的“我”胆子很小,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看图片,结合第1小节内容说一说图中描绘了什么。
(4)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分享“勇敢”的故事)
(5)带感情读第1小节,教师指导节奏。
四、学写生字“外”“看”
1.出示生字,观察占格。(“外”的“卜”部要长而宽)
2.教师讲解,范写生字。
3.学生书空,描红练习。
4.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字词认读比赛。二、朗读课文,学习第2小节
1.指导朗读第2节,重点指导长句子的停顿。如,“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2.想想“偏要”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偏要”说一句话?(指名说)
3.“我”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我”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汇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4.后来的“我”还胆小吗?为什么?
5.体会“我”由“害怕”到“不害怕”的过程及变化。4.你晚上会和爸爸妈妈去散步吗?你看到过哪些景色呢?说一说。
三、带感情朗读课文
1.体会害怕时是怎样的`,来朗读第1小节。
2.看到夜色下的美景,不再害怕的感受,来朗读第2小节。
3.小组比赛读。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课文中的生字你都会认了吗?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
2.课件演示会写字的笔顺动画。
3.教师指导“再、晚”的结构笔顺。
再:笔顺是。注意第四笔是竖。
晚:“日”字旁,共十一画,第十画为竖撇。
五、领悟“夜色”
1.教师播放歌曲《小星星》,引导学生通过听儿歌,感悟“夜色”的美。
2.你觉得夜色怎么样?(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来板书,如“美丽、迷人”等,相机出示课文第二幅图。)
3.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谁能带领大家来读一读呢?
[教学板书]
9夜色
“我”从前
胆小散步亲自看现在
勇敢不怕黑
《夜色》说课稿 篇3
一、 说教材:《夜色》是一首儿歌,采用第一人称,写“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很怕黑。后来“我”和爸爸出去散步,发现夜晚也像白天一样美好,从此不再怕黑了。儿歌分两个自然小节。整篇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充满童趣。
二、 说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根据课堂练习,我设计了以下目标:
1、 认识“胆、敢、外、勇、事、窗、原、此、再、睡、觉”11个生字。会写“再、事、讲、拉、外、此、故、步”8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提手旁”、“夕字旁”。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三、 说重点:识字和正确、流利的朗诵课文。通过朗诵课文,使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勇敢品质。
四、 说教法: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时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整体感知,个个击破”。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发散性思维进行自主学习。
五、 说流程: 1、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大纲也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紧抓导入这个环节,课前我与学生进行一个小调查“你晚上怕黑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板书:13《夜色》 2、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自主学习。然后在全班集体交流识字方法,并通过“开火车”、“我送字宝宝到夜空”等游戏巩固学生对生字的认识。最后送生字回课文,再次整体感知课文,并提出要求:你知道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板书:害怕——不害怕 3、 细读课文,体会内容。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整体感知,个个击破”的方法让学生逐句细读课文,加上恰当的体态语正确理解小作者的心理。具体做法如下: (1) 学生从文中找出小作者害怕的句子,试读出小作者的害怕。我在这里设置了两个提问,一个情景,让学生通过阅读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提问一,怎样让老师知道你的胆子很小很小?提问二,怎样让大家听出来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情景设置:假如这时你一个人在一个黑漆漆的屋子里,你会害怕吗?通过提问和情景设置引起学生共鸣,教师这时加以范读和恰当的体态语给学生以节奏上的提示。然后通过个别读——学生自评——自由读——个别读——集体朗诵,最后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诵、背诵。 (2) 以“黑夜真的就这么可怕吗?”结束第一自然小结。 (3) 让学生在欢快的`《数星星》音乐中找答案。 原来黑夜并不可怕,那么小作者也这样认为吗?很自然的进入第二小节,学生自由读。 (4)提问:小作者感觉怎么样?让学生在书中画出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这时,我在这里设置了两个基础训练,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夜晚除了花草还有什么也像白天一样微笑?” 原来——也像白天一样微笑。 小作者在这样美好的夜晚仿佛还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发散学生的思维,这是你仿佛也看见了什么也在月光下睡觉?我也能看见——在月光下睡觉。 (5) 以赛读的形式朗诵第二小节。 (6) 总结性提问:现在你还觉得黑夜可怕吗? (7) 集体表演儿歌。 (8) 教师做课堂总结:其实黑夜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平常心看待它,它像白天一样温馨可爱。 《夜色》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夜色》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