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整理的《小小的船》的教学反思(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小的船》的教学反思 篇1
《小小的船》这一课把语文和音乐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创设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这首儿歌虽然只有三句话,但短小精炼,词语优美,描写了一副恬静美好的夜景图。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反复朗诵,体会儿歌所表达的美感。
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一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揭示课题。出示夜景图,让学生说一说“晴朗的夜空我们能看到什么”,引出课文,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练习学生的表达能力。另外,优美的`夜景图,也能帮助学生迅速进入情景,感受夜空的美,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朗读儿歌。先让学生指读课文,然后播放音乐的同时范读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随着音乐充分体验儿歌的内容,感受美的意境。有感染力的范读能让学生很快领会到儿歌中宁静优美的气氛。
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进入情境,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小小的船》的教学反思 篇2
很多音乐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我想主要原因是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过分强调识谱和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审美能力的培养。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中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把教学的注意力转向对学生兴趣、情感和创造力的培养上,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积极的心态和愉悦体验。
本课教学,我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在课堂实践中作了成功地尝试,我有意把教室布置成能反映歌曲内容的特殊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把整节课的教学内容,从听音乐进教室→导入新课→学唱歌曲→创作表演→课堂小结设计为一个整体情节,教学过程随着情节的发展而推进。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充满美感的音乐、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信息,自然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情绪、力度、速度,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获得了良好的心理感受。同时,教师辅以启发性的语言,学生脑海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种种生动的想象,激发了他们强烈地音乐表现欲、创造欲。
总之,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借助情境法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使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活动方式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有声的'音乐与丰富内在的情感活苎专机结合起来,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课堂呈现出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大家似乎感到一节课都是在“玩”,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学生已经走进音乐的殿堂,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感受了美的熏陶。
《小小的船》的教学反思 篇3
《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美妙精巧、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儿童诗。每当读到它,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学习这首儿歌的情景。我们那个胖胖的,嗓门特大的启蒙老师,拿着一本书,坐在讲台边,悠闲地挥舞着教鞭,要我们一遍一遍的读,直读得滚瓜烂熟。读着读着,我的小小的心灵里就生出了许多的想象:在晴朗的夜晚,蓝蓝的天空里有一弯月儿,周围是一闪一闪跳动的星星……时间过去二十年,此刻每当我读起这首儿歌,眼前就浮现出美妙的景象,心里就会响起美丽的'旋律,这些都得益于我的启蒙老师,那时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只靠着一张嘴,一支笔,而生发的教育魅力却能穿越时空,归根结底,让一首童谣如此根深蒂固地根植于人心的方法却只有一个――朗读。孩子在品读的过程中,品味叠词“弯弯的”“小小的”等的韵味,初步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美,并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诗句,再创设情景,我用动情的语言,引导学生闭上眼睛,随着音乐轻轻的晃动身体,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体验儿歌的资料,感受美的意境。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享受着,当我叫孩子睁开眼睛时,孩子们都告诉我他们刚刚飞出教室,飞上蓝天,我又趁势提问:“你看见了什么?”有的同学说:“看见了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有的同学说:“我看见我坐在月亮
船上。”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议论,此时我并没有让学生想象的翅膀,而是进行语言训练,“闪闪的星星像_____,蓝蓝的天空像________。”充分利用孩子的想象进行语言训练。最了后,我让学生再一次美美地诵读这首儿歌,此时,下课铃响起来了……
回顾整堂课,教学目标都比较好的到达,教学重点得到了突出,想象美读的难点也基本得以突破,但也留下不少遗憾,比如在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上,相对于识字的时间,品读的时间稍稍仓促,在引导孩子说话的时候,当孩子说到“闪闪的星星像月亮。”时,没有很好地指导孩子纠正,在教具的制作上,没有很好地注意细节,导致一些字体偏小,操作起来不是很方便。
经过这一番梳理,让我更加明白: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清晰,对教学的设计要有自我的想法和做法,这些想法和做法是适合此时此地的孩子们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围绕着教学目标,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实施都应有必须的指向性,如此,才能说是有效的课堂。
《小小的船》的教学反思 篇4
识字过程是枯燥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认识情感、激活学生认字思维,从而让学生找到识记的方法和乐趣,在乐趣中识记、主动识记。在《小小的船》教学中经过反复的修改教案,创造丰富的教学情景,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突出孩子的主体地位,扎扎实实地落实了教学目标。
首先,让故事激发兴趣。我们在开课时,设计了谜语和传说故事激趣引入。在开课环节,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开课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这样一下就抓住了学生的心,调动了他们的兴趣。
第二,注重识字教学。学生一开始就对课堂产生了浓厚兴趣,抓住这个机会,我们利用设计好了的各种认读识字的形式将知识点更好的传授给学生。首先要学生对本课的认读生字有个初步的认识。例如通过自由朗读、点名朗读、齐读课文等形成学生对生字的音和形有整体的感知。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弱,学时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天性好动。因此在学习中加入游戏、活动则是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常用的方法有:唱歌、跳舞、画画、演戏、游戏等等。在本课教学中,我们还用到了游戏和课间操,效果非常明显。在通过朗读环节后,学生对文章中的生字已经有了整体的认识,于是我们继续激发学生识字兴趣,采用“找朋友”的游戏加强学生对字音和字形的进一步巩固。虽然是游戏,但经过我们的精心安排和策划,有层次的把字的“音”、“行”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由浅入深,有梯度的为学生搭建起生命涌动和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在趣味识字中成长。游戏的运用极大的愉悦了孩子们的`情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间操表演,学生最大限度的将知识接受。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三,激发学生想象。在本课教学中,我们还不失机会地积极开扩学生的想象空间。我们设计的“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弯弯的事物有那些”、“蓝蓝的天空像什么”、“闪闪的星星像什么”等问题,让孩子积极投入了想象和思考,并鼓励他们踊跃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学生对课文内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但在此过程中还存在着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在各种形式的识字过程中,要更注重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识字、认字、读字的教学环节中来。另外教室也要多用协调、请教的口吻,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只有我们持续改进才能将我们的教学的工作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