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整理的习作5的教案(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快来看看吧。
习作5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看清四幅神情各异的画面,展开想象的彩翼,感受它们分别表示的内心情感
2.回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体验当时的情感:或喜或忧,或伤心或气愤,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维。
3.写出这件亲身经历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4.题目由自己来定,可为自己的作文配上合适的表情插图。
教学重点:
回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体验当时的情感:或喜或忧,或伤心或气愤,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维,并写出这件亲身经历的事。
教学难点:
写出这件亲身经历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诱发创作热情
1.老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人物脸及五宫,讨论概括人物表情:喜、怒、哀、乐。
2.学生纷纷上台把准备好的照片或日记、图片等张贴到相关的表情下面。
二、积极体验,调动情绪情感
1.谈话:人们常说,喜形于色。我们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被表扬了,满足了愿望,而感到开心;遇到不平,受委屈了,感到愤怒;考试成绩不理想,好朋友不理你了,感到伤心、难受
2.看照片,交流。看看照片上,某同学笑得多欢啊!问:你为什么这样高兴啊?
这是某同学被抓拍的照片。问:你为什么愁眉不展地坐在那儿,一动不动?
三、交流倾诉,表达内心体验
1.小组合作,交流各自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组员讨论事情是否真实,感情是否真挚。
3.小组代表上台来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四、激情写作,表达真情实感
学生各自回忆,提笔写作。
五、评优激励,激发新的创作动机
1.把优秀作文布置到他的图片旁,并给予奖励。
2.要求学生为自己的作文添画表情插图。
六、评讲作文
1、指名读习作。
2、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板书设计:
习作5
喜、怒、哀、乐。
习作5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观察插图,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
2.积累好词、好句子,引导学生在进行描写时,适当运用。
3、读懂例文,体会把小动物当成人来写会更加生动的好处。
教学重点:
重点:想象作画,并把想象的内容描写出来。
难点:描写时能有重点地选择小动物,有详有略。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PPT课件。课本插图,小动物Gif图片为主要素材。
教学思路:本节课基本思路为借助多媒体,特别选取了可动的gif素材图片,使整幅画面动起来,体现这儿的美丽热闹。按照“观察图画,激发想象---积累词语、说具体句子---读懂例文、把动物当成人来写”三步展开教学。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问:大家为什么喜欢把书上图画涂上颜色?引入本次看图写话主题。板书:这儿真美。
一、出示PPT1(没有颜色),按顺序观察图中景物。
1、学生说图中景物,引导学生注意听,并补充。
2、提问:能按顺序把图中景物说一说吗?
3、师板书引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
4、PPT演示先后次序。
设计意图:有顺序观察能力培养,为能有层次的写话作铺垫。
天空、白云—群山—树林—草地、鲜花—小河。
二、出示PPT2。补充想象,丰富画面。
1、引导。PPT1缺少了什么,你想加上些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颜色、动物……
2、少了它们你会觉得怎么样?(冷清、寂寞……)
设计意图:短语的训练,丰富学生的词语库。如:绿色与嫩绿色,小鱼与活泼可爱的小鱼……体味春天的色彩美与热闹。
三、出示PPT3,学生练习说话。
1、添加Gif图片格式的小动物。
说话要求:选一种动物,把它放到合适的地方,用“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练习说话。
课件使用:不处于放映状态,在编辑状态下直接拖放图片。
2、欣赏PPT4,动物动起来的画面,感知整幅画面。(热闹非凡)
3、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具体描述热闹非凡。
设计意图:动物的观察与描述是本次写话的重点训练项目,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典型句式予以规范,同时启发学生围绕“热闹”这个中心发挥想象。
4、出示好词好句,与画面中的动物进行填词练习。
五彩斑斓鲜花
清澈见底小鱼
五颜六色蝴蝶
自由自在小河
5、比较句子。
河岸边开满了小花。
河岸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
设计意图:把句子写具体,是中低年级习作起步的基本要求,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想象、积累比较,让孩子体会到写具体的方法。
四、学生自主学习例文。
1、学生自由朗读,想想例文哪里写得好?
2、小组交流。
3、小组推荐学生,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把小动物当作人来写,抓住小动物的特点,把它们写得很生动、很有趣。
5、模仿例文,同座练说。
五、写话练习。
练习写话,写完后读给家长听一听。
板书设计:
习作3这儿真美
按顺序当成人
美丽热闹
有的`……有的……还有的……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通过交流平台,学习默读的方法。
2.识字加油站认识并积累和“目”有关的字,积累识字方法。
3.通过词句段的运用,体会词语的运用方法;会给词语分类积累生活经验。
4.积累有关友善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交流平台,学习默读的方法。
2.通过词句段的运用,体会词语的运用方法;会给词语分类并积累生活经验。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全班交流默读的方法。
2.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3.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二、识字加油站。
1.回顾以前的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等。
2.(课件出示字词)你有什么发现?
3.说读词语,说发现。
4.从字形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互相交流一下。
三、词句段运用。
(一)(出示第一组句子)
1.读句子,说说句中的加点字能互换吗?
a.小组交流。
b.全班汇报。
2.用加点词各写一句话。
(二)(出示第二组词语)
1.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c.小组交流发现。
d.全班汇报。
词语都是生活用品和食品。
2.妈妈要去超市买这些东西,怎样在购物时既方便又不会遗漏?
a.小组合作交流分类。
b.汇报分类结果。
3.说说在生活中可以如何运用。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句子。
2.读句子,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a.小组交流。
b.汇报。
3.尝试背诵。
五、总结
同桌间互相讨论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此次在教学识字加油站时,我采用了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学习。学生学得快实际上也应证了我的想法是对的,其次在上完本课后,我让学生互相讨论本课学后收获,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习作5的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柿子》,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的特点来写柿字的。
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对照例文,领会作者怎样仔细观察,抓住特点,把一种植物写得形象、逼真的方法。
3.按"作文"的要求,认真观察菊花,抓住特点,由述而作,仿照例文的叙述顺序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1.抓住植物特点描写植物。
2.学会打比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天是多姿多彩的季节,柿子红了,菊花开了,这些美丽的植物把祖国大地装点的五彩斑斓。同学们想不想用我们手中的笔来描绘这大自然的美丽景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作文6《柿子》,并仿照《柿子》的写法写《菊花》。
二、初读例文
1.自由轻声读"例文",要读通读顺。
2.仔细默读"例文",思考:这篇例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3.指名分别读两个自然段。
讨论小结:这篇例文先写了柿子树叶子,后写了果实。
三、细读例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各自读、思考:深秋,柿子树的叶子有什么变化?
(映示灯片:叶子红了。叶子落了)
(2)作者怎样写柿子树叶子的变化的,再读第二、三句话。
(3)讨论小结:要学习作者抓准特点的写作方法。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各自读、思考: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怎样写的?
(2)读后讨论:作者先写柿子的形状。(第一句),再写柿子的颜色,且把柿子比成小灯笼。(第二句),最后一句把柿子比成亲密的朋友,很形象。
(3)小结:学习例文的写作顺序:先写形状后写颜色。还要学会展开联想打比方,把事物写形象。
四、讨论明法。
1.轻声读"习作要点讨论"。联系"例文"思考讨论:怎样才能写好一种植物。
a.按照一定顺序b.抓特点c.打比方
2.齐读"习作要点讨论"。
五、摹仿起步。
(一)明确"作业"要求。
(二)仿照《柿子》的写法指导说写《菊花》。
1.前几天,我们到公园去看了菊花,菊花的颜色可真多,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词语说一说。
2.自由练说。
3.(灯片映示)句式练习:深秋,公园里的菊花(),有(),有(),有(),还有()……其中,我最喜欢()。
4.出示实物(几盆菊花)
5.指导观察白菊花。
(1)花瓣是什么颜色,花蕊是什么颜色?
(2)远看像什么?请你打个比方说明形状。
(3)仔细看花瓣是什么形状,像什么?
(4)连起来说说这朵白菊花。
6.指导观察白菊花的叶子。
红花还要绿叶衬,白花也得绿叶衬。请仔细观察叶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像什么?
(1)同位讨论。
(2)指名说:墨绿色的叶子像张开的手掌。
7.连起来说说白菊花的花,叶。
8.引导学生观察其它几盆菊花:你喜欢哪盆菊花就请你仔细观察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
9.各自练说,指名说。可以展开联想夸夸菊花。
10.四人小组交流,你准备怎样写这篇作文。
11.指名说,教师随机指导。
(三)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总结:
"例文",并仿照"例文"写了《菊花》,同学们请记住要想写好植物首先得仔细观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植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描写,为了使文章形象生动我们还要学会打比方。
板书设计:
作文6
柿子抓特点形状颜色
菊花打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