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骆宾王《在狱咏蝉》原文及翻译注释 诗意解释

骆宾王《在狱咏蝉》原文及翻译注释 诗意解释

时间:2025-09-19 11:00:02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骆宾王《在狱咏蝉》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骆宾王《在狱咏蝉》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在狱咏蝉》原文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客思深 一作: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那堪 一作:不堪)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译文

深秋季节寒蝉叫个不停,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

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

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

有谁能相信秋蝉是这样的清廉高洁呢?又有谁能为我这个无辜而清正的人申冤昭雪呢?

《在狱咏蝉》的注释

曩时:前时。

将:抑或。

徽纆(mò):捆绑罪犯的绳索,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

蟪(huì)蛄(gū):一种比较小型的蝉。

缀诗:成诗。

西陆:指秋天。

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深:一作侵。

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那堪:一作不堪。

白头:这里指诗人自己。

露重:秋露浓重。飞难进:是说蝉难以高飞。

响:指蝉声。沉:沉没,掩盖。

高洁:清高洁白。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是高洁之物。作者因以自喻。

予心:我的心。

简短诗意赏析

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19—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