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整理了小学生读后感(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快来看看吧。
《夏洛的网》读后感 篇1
第一次读完《夏洛的网》,我的心里像住进了一束阳光。那只叫威尔伯的小猪和蜘蛛夏洛的友谊,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善良。当所有动物都觉得小猪注定要被做成熏肉时,只有夏洛默默织出了“了不起”“光彩照人”的字样,用智慧拯救了朋友的生命。
最让我感动的是夏洛说的那句话:“你一直是我的朋友,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这让我想起班级里总有几个同学默默帮助别人,就像夏洛一样不声张。原来友谊不在于送多少礼物,而在于危难时伸出的那双手。合上书时,我决定也要做别人的“夏洛”。
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的不足。以前我总是计较谁先和我说话,谁借给我的橡皮更漂亮。现在明白了,真挚的友谊应该像蜘蛛网——看似轻盈,实则坚韧;看似平凡,却能创造奇迹。
《草房子》读后感 篇2
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是我读过最温暖的教室。桑桑、纸月、秃鹤这些孩子,像星星一样在我记忆里闪烁。特别是桑桑生病时,同学们轮流背他上学的场景,让我在深夜偷偷抹眼泪。
书中说“草房子的屋顶会漏雨,但漏不进阳光”,这句话像一粒种子种在我心里。我们班也有像陆鹤这样被嘲笑的同学,以前我只会跟着笑。现在我知道了,真正的勇气不是欺负弱者,而是像桑桑那样保护他人。就像书里写的:“有些光芒,不是来自太阳,而是来自人心。”
合上书页时,窗外的雨正好停了。我突然明白,为什么这本书叫《草房子》——因为再简陋的地方,只要有爱,就是最坚固的城堡。
《小王子》读后感 篇3
小王子拜访六个星球的旅程,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里的锁。那个要求鼓掌就脱帽的国王,让我想起总爱指挥别人的班长;不停数星星的商人,多像沉迷手机游戏的表哥。而最让我震撼的,是飞行员说的那句:“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我的“玫瑰”在哪里呢?也许是被我忽略的阳台盆栽,也许是总提醒我加外套的妈妈。小王子每天给玫瑰浇水、盖玻璃罩的样子,让我突然发现:爱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藏在每一天的“麻烦事”里。
现在每当我看见夕阳,就会想起B612星球上一天四十三次的日落。这本书教会我,长大不可怕,可怕的是变成只在乎数字的大人。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4
英子眼里的老北京,像褪色的老照片突然有了颜色。骆驼队叮当的铃声,胡同里“换洋火”的吆喝,还有那个总说“我们看海去”的陌生人,都让我闻到旧时光的味道。最难忘的是英子爸爸去世时,她数着石榴说“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场景。
读着读着,我想起外婆讲的童年故事。她也曾像英子一样,把槐花串成项链,在弄堂里跳房子。妈妈说这叫“乡愁”,我不太懂,但心里酸酸的。原来每个大人心里,都住着个长不大的孩子。
合上书时,我轻轻摸了摸扉页上的黑白照片。突然明白,为什么英子记得所有细节——因为有些记忆,会像骆驼的脚印,深深印在生命的沙漠里。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5
巴学园的教室居然是电车!小豆豆的故事让我笑出了酒窝,又悄悄湿了眼眶。小林校长听她说四个小时话的耐心,同学们光着身子游泳的信任,还有那首“好好嚼啊”的饭前歌,都像巧克力般甜蜜。
最触动我的是“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句话。想起上次数学考砸时,老师也是这样拍拍我的头。原来教育不是修剪枝丫的剪刀,而是托住花朵的手掌。书里说“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现在我的便当盒里,也装着妈妈的爱和期待。
当小豆豆终于不再被退学时,我仿佛看见所有“特别”的孩子头顶都亮起了灯。这本书告诉我: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只是发光的方式不同。